叢 文
西南政法大學,重慶 401120
股權代持
——如何保障“透明人”利益的法律思考
叢 文
西南政法大學,重慶 401120
股權代持是公司運營實踐中的一種常見現象,我國商法承認股權代持的合法效力,但是由于股權代持具有隱秘性和靈活性,其中變故較多,所以股權實際所有者—“透明人”的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既然法律上承認了股權代持的法律效力,理應保障股權所有者的利益,本文意在結合當下股權代持中的相關法律風險,對于保障“透明人”的利益提出建議。
股權代持;法律風險;法律保障
當下市場上也有很多人質疑,股權代持市場亂象叢生,法律監管難度大,為何還要承認股權代持的合法地位呢?公司具有資合性,就是資本的一種合作,從公司法可以看到,公司強調的是多少股權的表決通過即可,既然是一種資本的合作,那么人的作用就相對弱化了,不論你資本后面站的是誰,只要資本對外一致的意思表達即可,從資本的角度講,股權代持是具有合法地位的,隱名股東的利益理應得到法律的保障。
股權代持協議的相關法律關系有三種:
第一種:委托人與代持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一般為合同關系。
第二種:委托人與代持人分別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
第三種:委托人與代持人分別與公司外部第三人之間的關系。
從上述關系可以看出,股權代持中法律關系較為復雜,所以當代持協議產生問題的時候,法律認定存在困難,隱名股東的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
(一)關于股權比例的約定;公司的股權存在多種變化的可能性,比如:代持股權的比例并非一成不變,公司的增資擴股將導致股權比例的稀釋。
(二)“透明人”難以確立股東身份的風險;雖然司法解釋肯定了股權代持協議的效力,我們都知道投資權益并不等于股東權益,委托人雖然享有投資權益,但是這個只是相對于代持人來講,這一權益并不能向公司主張。
(三)名義股東侵害實際出資人利益的風險;委托人在幕后,名義股東在臺前代為行使股東權利,面對各種誘惑,可能出現名義股東侵害實際出資人利益的情形。
(四)代持股權被第三方強制執行,股權代持都是隱于幕后的,法律上將該股權視為代持人的財產。如果有第三人獲得針對顯名股東的法院生效判決,該代持股份可能被強制執行。
(五)未來股權轉讓的稅務風險;當條件成熟、實際出資人準備解除代持協議時,稅務問題就隨之而來,通常,稅務機關對于當事人辯稱因為股權代持關系,并未發生股權轉讓的說法并不認可,要求按照公允價值計算繳稅。
股權代持的相關問題應該依據上述的法律關系區分之后,再分別對待。
(一)當委托人和代持人出現問題時,屬于合同關系,適用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根據雙方的意思表示結合合同法進行處理。
(二)當委托人的股東身份不被認可時,這屬于委托人、代持人和公司的關系,可根據構成股東身份的實質要件、形式要件等綜合判斷。
(三)當代持股權涉及第三人糾紛時,屬于第三種法律關系,應堅持商事外觀主義原則,優先保護善意第三人的相關權益。
(一)關于股權比例的問題,在簽訂代持協議中應該主動商定,一旦公司出現股權變動的行為,隱名股東與代持人簽訂新的股權代持協議,確定股權比例。
(二)關于股東身份的確立問題,在簽訂代持協議之時,隱名股東可將股權代持協議向公司的主要股東予以披露,爭取要求過半股東出具相關的聲明。
(三)關于名義股東侵害實際出資人利益的問題,此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較多,在簽訂代持協議的時候應詳細約定。
明確股東權利的行使方式,可以要求代持人將股東權利委托給實際出資人或其他出資人認可的第三人,保證股東權利的行使是在傳達出資人的意愿。
排除顯名股東的財產權,這樣該部分股權就明確不屬于代持人,這樣可以保證這部分股權的安全性,不能作為代持人的遺產或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在委托人和代持人簽訂協議時,約定嚴格的違約責任,增加其違反代持協議的成本,減少其實施侵害隱名股東利益的行為的可能性。
(四)關于代持股權被強制執行的問題,在簽訂協議時,增加一份股權質押協議,代持人將其名義上的股權質押給委托人,在法律上該部分資產在遇到第三人財產糾紛時也不能被強制執行。
(五)關于未來股權轉讓的稅務風險,隱名股東可以通過訴訟請求法院判決確認其對投資權益的權屬和實際股東身份,避免負擔本不應負擔的所得稅負。
股權代持在經濟活動頻繁的現代社會是十分普遍的現象,由于其隱秘性和靈活性給很多中小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這種發展符合經濟社會進步的規律,從法律上講,任何合法的行為都理應得到法律的保障,因此我國應該著力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給股權代持提供更多的法律援助,保障股權代持各方關系人的利益,這對于我國法律的發展,以及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陳淑賢.關于股權代持會計核算的幾點思考[J].財會通訊,2003(11):30-49.
[2]鄭瑞平.論隱名股東利益之法律保護[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0(05).
D922.291.91
:A
:2095-4379-(2017)26-0226-01
叢文(1995-),女,漢族,遼寧大連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