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君
甘肅政法學院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淺論我國民事執行立法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劉 君
甘肅政法學院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執行難”與“執行亂”問題使得民事執行程序處在嚴峻的環境之中,同時也損害司法公信力與司法權威。近幾年關于執行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此形勢下對《強制執行法》進行探索,具有必要性與可行性。
民事強制執行立法;必要性;可行性
民事案件的執行情況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被執行人銷聲匿跡、隱匿財產,具有執行協助義務的人員及單位不愿配合的“執行難”問題,以及法院濫用執行終止權等“執行亂”問題,在實踐中并不少見。這不僅嚴重影響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而且損害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筆者認為,基于民事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上述現狀,我國需要通過立法來規制執行程序。這一設想學界已經有很多學者提出了較為成熟的觀點。最高人民法院從2001年開始,先后起草了六部民事強制執行法草案①。民事執行立法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國目前將民事執行的內容規定在《民事訴訟法》中,執行制度只涵蓋了34個條文,僅規定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可操作性不強,還存在面對新情況“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司法實踐中民事執行的進行經常舉步維艱。此外,由于法律規定的不完善,給了執行人員較大的自由裁量權。目前的法律規定已經無法成為人們行為的底線,也無法面對越來越多特殊情況的發生,更無法適應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這些問題告訴我們,很有必要制定一部獨立的《強制執行法》,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支撐,也為執行人員的行為提供準則,更為執行當事人的權益保駕護航。
民事強制執行是債權人權益的救濟途徑,能修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一部完善的《強制執行法》會讓民事強制執行的制度運作有法可依,也讓執行人員有了操作依據,無法再濫用執行權。因此,在我國進行《強制執行法》的立法探索很有必要。
我國多年來的審判經驗和大量的學術研究成果,都可以為制定單行的《強制執行法》提供寶貴的參考經驗。首先,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有學者進行了理論研究,隨著執行難、執行亂問題的日益嚴峻,對理論的研究也呈現出更加繁榮的趨勢,立法過程可能遇見的疑難問題以及需要特別注意的核心內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論證,強制執行單行法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黨和國家的重視,也為強制執行立法鋪好了道路。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明確提出“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這些理論研究成果的日漸成熟,以及司法實務部門的改革、試點,都說明我國目前已經具備制定《強制執行法》的條件。
這里有個問題值得注意。中國政法大學楊榮馨教授主持擬定的《中國強制執行法(試擬稿)》的第1條,對于立法目的的規定是:“為規范強制執行行為,完善強制執行程序,健全強制執行機制,保護執行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尊嚴,維持社會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據憲法,總結我國強制執行工作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法。”最高人民法院擬定的《民事強制執行法草案(第四稿)》第1條的規定卻是:“為了保障人民法院及時、公正地執行生效法律文書,公平保護執行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信用和市場秩序,制定本法。”這兩個草擬稿對《強制執行法》立法目的的規定不甚相同,筆者認為,《強制執行法》不能僅關注維護法院的利益,更應當追求規范執行程序、保護執行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
我國關于民事執行的實踐已經走過了許多個春秋,近代長期的立法探索,也為《強制執行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礎②。民事執行制度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向我們表明,民事強制執行工作是“實現訴訟正義、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強制執行法》。
[注釋]
①2000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即成立了<強制執行法(草案)>起草小組.起草小組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于2001年12月形成了<民事強制執行法草案(第1稿)>.此后,又反復進行修改論證,已經形成草案第6稿.
②“…北京政府于1920年制訂了<民事訴訟執行規則>并頒布施行,成為我國歷史上首部正式頒布實施的民事執行法規.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之初,核準援用前北京政府的法律,<民事訴訟執行規則>成為辦理民事執行事件的法規,在<強制執行法>制定之前,發揮了重要的功效.后來,南京國民政府司法部又出臺<補訂民事執行辦法>,對<民事訴訟執行規則>進行補充.”田茵.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強制執行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
[1]張磊.民事案件執行難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4.
[2]王曉華.論民事強制執行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學,2012.
D925.1
:A
:2095-4379-(2017)26-0244-01
劉君(1993-),女,甘肅平涼人,甘肅政法學院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