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正
鄲城第一高級中學,河南 鄲城 477150
試論依法治國方略下我國刑事法學的發展
張昊正
鄲城第一高級中學,河南 鄲城 477150
眾所周知,對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已經成為我國實現中國夢的一大國家治理方略,而這一偉大方略的提出是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提出的。關于依法治國的精神內涵,其實它的精神涵蓋了包括在國家治理和我們日常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依法治國的最集中體現是在嚴格執法、全民守法等方面,特別是體現在對各自管轄領域內的法治精神的維護方面,因此我們必須在依法治國的精神下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達到為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的目標,我們也應當時刻為實現公平正義這個目標而不斷的努力奮斗。刑事法學在我國的國家治理的地位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刑事法學的研究者來說,如何在具體的刑事法學的研究過程中,以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來指導和推動刑事法學的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使命和政治任務,因此本文基于對我國依法治國的法理解析,來闡述依法治國方略下我國刑事法學的發展情況。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刑事法學
我們都知道,目前我們國家正積極圍繞“全民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旗幟,在此旗幟之下,依法治國方略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而“全民推進依法治國”的實質便是對我國的法治建設的規劃進行全面的戰略部署。而對于刑事法學的發展來說同樣也是如此,對我國來說,刑事法學的健康發展必須在刑事領域內貫徹和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對于世界上任何一個法治文明的國家來說是其治理國家的一個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對于國民來說必然是要充分體現該國國民的意志和對該國國民的人民的絕對保障。對于任何一個現代文明國家來說,在治理國家的時候,能夠擁有絕對權力的就只能是法律,其他任何個人都不能擁有絕對的權力,在進行國家治理的過程中國也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的規范來進行治理,而絕對不能夠受到任何外界力量的干擾和破壞。按照中國共產黨黨的報告文件的精神所規定,依法治國就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嚴格按照我國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來對國家的國家事務進行管理,并且逐步實現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與法律化。
依法治國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國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總結與歸納:第一,對于司法機關來說,它必須做到公正司法嚴格執法而不能有半點的不作為;第二,對于人民來說,依法治國的本質目的便是要確保我國的人民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當家做主的權利,各個各家機關都必須嚴格遵循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第三,對于各個行政機關來說,它必須嚴格依法行政。這就要求在政府工作的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要求來形式法律賦予其的權力,政府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處理國家各類事務;第四,對于依法治國的主體來說,毫無疑問,依法治國的主體必然是我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群眾;第五,對于立法機關來說,我們國家的立法機關必須嚴格按照立法法的相關規定來制定我們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一步一步慢慢建立起屬于我們國家的完備的法律體系,從而使得我們國家的各項事業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在我們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曾提出,我們國家的法治建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的法治建設還無法達到人民群眾的期待;我們國家的法治化建設與我們國家依法治國方略的根本目標和理想追求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我們國家的法治化建設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我們國家的法治化建設與我們國家對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的目標相比還有很長的距離。目前我們國家法治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違背社會主義法治原則以及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等各個方面,而法治化建設的不完善也已經嚴重的妨礙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花大力氣加以解決。
從上文的闡述來看,在我們國家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下,國家治理的各個層面都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必須充分實現法治化建設,法治化建設對于任何一個國家機關或是社會團體或是廣大人民群眾來說,都必須嚴格規范自身的行為準則。所以,對于刑事法學的發展來說,只有在依法治國的偉大方略下,充分堅持法制化建設的路徑,才能夠逐步實現我國刑事法學的健康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充分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不因領導人的個人好惡而受到任何的干擾和破壞。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我國改革開放的條件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我們國家的社會文明進步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我國刑事法學的發展設既符合法治化建設的基本規律,又契合當前刑事訴訟現狀與未來國家治理法治化的基本國情。在我國刑事法學非法治化的問題依然突出的情況下,在堅持實體與程序并重的原則下,應謹守刑事法學底線,不越權不逾規,堅決維護證據、程序與法律適用的司法權威,注重程序正義的獨立價值,規范相關行為,嚴格遵守相關程序,杜絕違法現象,讓刑事法學在依法治國方略下得到健康的發展。
[1]劉偉.論依法治國方略下刑事偵查法治化建設[J].知識經濟,2015(22):33-34.
[2]張開駿.新中國六十年刑事法治的發展——以政策法向罪刑法定的歷史嬗變為脈絡[J].理論界,2010(12):80-81.
[3]韓松太.“依法治國”方略下罪刑法定原則之再審視[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5(4).
D924
:A
:2095-4379-(2017)26-02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