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謹
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勞動力權的保護問題探究
——兼論經濟轉型發展新動能
吳 謹
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的經濟發展要尋求新動能就必須重視勞動者勞動力權的保護,勞動力權的實現不僅關系到勞動者個人的權益,更是解放經濟發展內部桎梏的鑰匙,勞動力權的實現使勞動者勞動能力持續提高得到了保障,意味著經濟轉型發展獲得了源源不斷富有創造力的高質量新動能。
勞動力權;勞動能力;新動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和水平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狀態,這種增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生產要素的解放和我國龐大的人口紅利,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受到阻滯,經濟形勢開始表現疲軟,國內的人口紅利呈現增速消耗態勢,我國經濟發展也開始進入到新常態時代。新常態下,我們通過加大對勞動者勞動力權的保護研究力度,有效保障勞動者勞動能力轉型升級,最終將激發出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不竭新動能。
勞動力既包括體力也包括智力,是屬于勞動者個人天然所擁有并且后天能得以不斷提升的一種能力。而且這種勞動能力的不同直接關系到生產效率的優劣,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也起到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隨著勞動能力的質量提升,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也就源源不斷的涌現。而勞動力權則是指,勞動者對于這種天然存于體內的勞動力,擁有為滿足自身存在及發展而獲取價值回報的權利。
(一)符合供給側改革的發展需要
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要素就是勞動力,要提高供給側一方的供給質量,離不開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提高,只有勞動者勞動能力提高了,才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加的對高質量產品的需要。我們保護勞動力權,就是促使投資者進行更多的剩余價值分享,這種分享可以是企業為幫助勞動者提高自身勞動技能而支付有關技能培訓、知識儲備等方面的費用。企業重視勞動力權的保護,愿意分享剩余價值,不僅提高了勞動者的勞動能力,提升了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同時將有益于產品結構的調整升級,這無疑給供給側改革注入了重要活力。
(二)符合社會主義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
天然孳息歸所有權人,法定孳息原則上按照交易習慣取得。而勞動者的權利不應只是局限于投資者所付出的雇傭費用,這是因為,勞動者在生產中創造的剩余價值即利潤,它并不是單純的天然或者法定孳息,這部分剩余價值的產生是源于勞動者勞動力的耗費,它是一種集合勞動力的創造,創造出的價值遠高于受雇傭的成本。此外,按照經濟學理論,投資者如果不愿意分享剩余價值,雖然短期會保留更多的利潤,但是從長期來看,一方面不利于勞動者積極性的提高,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企業擴大再生產。所以,只有從勞動力權的保護著手,保障好勞動者逐步參與企業剩余價值分享的權利,才能提高勞動者的收益和消費能力,從而為勞動者勞動能力的主動提升提供物質上的保障,最終倒轉為企業擴大再生產提供牽引和動力,達到勞動者和投資者的雙贏。
(一)立法上予以保障
目前,我國已經有相關法律的內容涉及到了勞動力權的保障問題,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它們都對勞動者的若干權利做出了較為明確的規定,也對那些損害勞動力權的行為做出了限制,但是在剩余價值分享部分,它們所涉及到的內容還比較簡單,無論是在宏觀和微觀領域的立法工作仍然有待完善。一方面,我們要通過立法來制定標準,進一步明確企業保護勞動者勞動力權的具體責任尺度,突出投資者幫助勞動者提升自我勞動能力的責任意識,為勞動者自我學習和素質提高,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另外一方面,我們還要重視積極的獎勵法,對于愿意積極分享剩余價值,致力于幫助勞動者勞動能力提高的投資者,我們還應當給予諸如稅收減免等相應的激勵措施,刺激投資者保護勞動者勞動力權的積極性。
(二)執法上更加嚴格
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價值,投資者往往會不自覺的加強勞動者的勞動強度,傷害到勞動者的勞動力權,國家應對拒不執行法律規定的企業加強懲罰力度,同時對投資者的用工安排進行有效的監督。如現實中存在的,長時間加班加點現象,這實際上會對勞動者本身的勞動能力產生一些不可逆轉的消耗和損害,這種行為雖然會帶來短期的經濟效益,但從長期來看則會對整體利益進行傷害。
(三)政策上提供依托
勞動能力的提質升級,離不開國家行政力量的引導和支持。筆者認為,基于對人才培養不同定位的考慮,今后我們可以有區別的開展大學教育,一種為傳統型大學,它著重培養學術人才和科研精英,可以延續現有的大學舉辦模式;另一種則專業性較強,它著重培養為生產服務的職業技術人才,這種模式的大學則可以采取寬進嚴出的辦學模式,為更多想提升勞動技能的從業勞動者提供一個可以有效學習的再教育場所,這種普適性大學的建立,會極大的促進勞動者勞動能力的進步,長遠影響到勞動力權的保障問題研究,同時也將為我國經濟轉型和戰略發展提供強勁的新動能。
[1]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賀代貴.論勞動力權——微觀經濟法權利范疇研究[D].湘潭大學,2003.
[3]黃婷,陳乃新.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勞動力權法律保護制度的完善[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
D922.1;D923
:A
:2095-4379-(2017)26-0255-01
吳謹(1989-),男,漢族,湖南長沙人,法學碩士,湘潭大學法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經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