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蘭
江西應用科技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8
關于實踐性法律教學的困境及突破策略
陳新蘭
江西應用科技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8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了全國人民十分關注的主題之一。目前我國的法律教學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現階段必須改善此類情況,分析問題所在,尋求突破。本篇文章將對于實踐性法律教學進行探討,分析其自身的意義與所面臨的困境,并對于未來的突破提出合理的建議。
實踐性法律教學;困境;突破策略
當前我們國家的法律人才培養通常只注重知識傳授,在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因此現階段的法律教學必須要從實踐入手,改變原有的單一化模式。
(一)應對社會需求
由于我們國家多數地區經濟程度一般,現有的法律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自身的需求。因此,加強法律實踐教學能夠有效改善此類情況。
(二)順應改革模式
現階段我國提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政策,因此加強實踐教學能夠加強學生們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能力,從而響應國家政策。
(三)滿足學生的需求
由于法律知識的內容過于抽象化,因此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高。開展實踐教學能夠讓學生將知識與實際結合,加深知識理解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一)缺乏實踐課程
現階段我們國家法律教學中的法庭模擬只存在于個案之中,導致法學學生對于法律的認識缺乏具體化,不能更好地從實踐方面了解法律真實的意義。而且多數課程盡管具有實踐的特色,然而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形式,因此實際課程內容缺乏針對性,從而很容易造成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出現混亂。
除此之外,由于法學學生在畢業時將會面臨司法考試。該考試更為注重實務層面的知識內容,同時也對于法律實踐進行考查。然而目前我國多數學校無法將實踐性教學融入課堂之中,從而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礙。
(二)教學模式單一
盡管現在多數學校已經開展了法庭模擬的課程,然而實際卻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該課程僅僅體現于教學方法,卻沒有有效實現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而且許多教師在實際課堂模擬的過程中,只是對于學生的表現僅僅從宏觀的角度提出了意見,而且對于其他學生也只是單純組織實務研討。如此便忽略了細節方面的指導,對于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很難起到幫助的作用。此外,部分學校為了完成法醫課程的內容,從而建立了法律診所。然而卻沒有制定相關制度,同時管理工作也沒有落實到位,導致診所教學的內容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
(三)師資結構存在缺陷
現階段多數學校的師資結構主要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本校內部的教師,此類教師有著深厚的基礎知識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實際授課方式過于傳統,通常只注重知識教學,對于實踐的培養有所忽視。甚至有些教師由于其他原因,不愿組織開展實踐教學課程。
第二類是學校外聘的教師,此類教師多數畢業于師范院校,年紀輕輕,因此實際教學經驗有所欠缺。此類學生原本便缺少實踐學習的經驗,因此教學組織能力普遍較差,所以很難自主開展實踐教學課程。
(一)設置體系化課程
設置體系化課程需要以傳統教學作為基礎,不但要完成教材知識的講解,而且還需要完成實踐教學的課程內容,具體內容還必須基于我們國家的相關法律,以此進行推動課程教學的開展。
同時,還需要對于現有的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編寫,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課程和考試重點進行結合,并引進近期發生的具體案例。以此更能貼近真實生活,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知識點。
(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模擬法庭對于學生的實踐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改善此類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實踐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幫助。首先,學校需要組織學生們進行真實庭審視頻的觀看,從而對于真實庭審有著初步的了解。之后,還需要組織學生們參與真實庭審的旁聽,使其在實踐中理解到庭審的具體內容。最后,進行法庭模擬,促使學生能夠真正做到法庭實踐,通過自己的理解完成法庭流程的模擬。另外,法律診所也需要進行優化。學校可以阻止學生對于真實案件進行實踐操作,同時安排教師予以指導以及考核。
(三)改善師資結構
改善現有的師資結構,通常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其一,教師的聘請需要以實踐經歷作為首要標準。不僅要有足夠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夠獨立完成實踐教學課程。如此使得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隨之提高。
其二,學校需要將師資隊伍進行固定。同時進行相關培訓,安排其到相關實務部門進行實習,以此提升其業務能力。
綜上所述,目前我們國家多數法律教學忽略了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便需要分析當前的現狀,改善現有的教學制度,豐富教學模式,同時改善當前的師資隊伍結構,從而能夠有效開展法律教學實踐的課程。
[1]冉明仙,蒲鑫.從“學生為中心”到“關聯為中心”——傳媒藝術生理論課教學低效困境及突破策略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4):10-11.
[2]張福臣.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困境及其突破策略[J].校園英語,2016(10):116.
G642;D90-4
:A
:2095-4379-(2017)26-0294-01
陳新蘭(1983-),女,江西應用科技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法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