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河
(三亞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流行音樂趨向合唱背景下流行合唱的風格特征
黃 河
(三亞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流行音樂發展至今,形式多樣。而合唱這種表現方式具有兼容性,這二者的融合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音樂形式——流行合唱。流行合唱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機制,同時具有特殊的藝術感染力。本文簡要分析了流行合唱作品存在的現實意義,同時提出傳統曲調,新穎曲風以及節奏靈活律動跳躍等幾種流行合唱的風格特征,以及為日后的作曲改編工作有所裨益。
流行音樂;流行合唱;風格特征
流行音樂是深受人們喜歡的一種音樂形式,發展時間較長,傳唱度較廣。如今,流行音樂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與合唱形式融合形成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即將單線條的流行歌曲轉化為多聲部合唱曲。流行合唱這一形式得到發展,且逐漸形成特殊的風格特征,受到許多聽眾的認可以及青睞,不僅豐富了音樂的種類形式,也促進了流行音樂的發展與進步。
相比傳統流行音樂,流行合唱融合了更多的音樂元素,不僅包含有流行音樂元素,同時融合了其他多種音樂元素,而流行合唱本身所形成的多元化發展同音樂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基本一致。流行合唱的創作是基于傳統流行音樂注入的新鮮血液,其表現方法以及作品也逐漸受到聽眾的喜愛,音樂形象得到轉變,為傳統流行音樂帶來新的生命力,一定程度豐富了音樂形式。
流行合唱作品最為明顯的特征體現于和聲與非平穩節奏之上,樂感良好的人不僅具備精確且穩定的節拍感,同時還需要兼具較為復雜的節奏感。此外,其還需要細微且靈敏的音準以及復雜且內在和聲感。流行合唱作品能夠幫助演唱者掌握大量不同的節奏類型,是對演奏者樂感的一種培養方式,對演奏者音樂素養的提高而言具有積極意義。
合唱追求通過和諧形成藝術,借此令演唱者形成集體主義以及團隊榮譽感,可見,合唱這種形式不僅能夠提升藝術水平,同時有利于社會發展。流行合唱作品適當放寬藝術欣賞對象,進一步縮短聽眾與流行合唱藝術之間的距離,令群眾在演唱流行合唱作品過程中,能夠體會和聲等其他聲部所帶來的美感,實現以音樂引導人與感化人。
隨著流行音樂的發展,許多流行音樂作曲家明確創作流行歌曲的特征,將其他音樂元素引入流行音樂當中,進而形成流行合唱作品。如許多流行音樂家將布魯斯、爵士、拉丁以及民謠等音樂類型的元素融入流行合唱的創作當中,形成基于傳統流行音樂曲調,但曲風多樣的音樂創作風格。
以作品《軍港之夜》為例,該作品屬于我國內地流行歌曲的初步階段的作品,突破了“文革”背景下,以革命歌曲為主的統一局面,同時也象征著我國內地流行歌曲開始進一步發展。合唱編曲將布魯斯風格融入旋律當中,形成具有布魯斯風格的合唱作品。原有作品營造了一種夜涼如許、悄然無人的夜色。而合唱改編隨著布魯斯風格的引入,仿佛寧靜的夜晚平添了水波涌動的感覺,也令原作品嚴肅的水兵形象變得更為生動形象與活潑。
提到改編,就不得不提到織體結構。流行音樂改編的合唱形式的織體結構以主副旋律為主,再以和聲層、節奏層、低音貝司加以輔助,讓整體的肢體結構更加明快、動感。
流行合唱從調式和調性上來看具有極強的融合性,是集西洋大小調式、民族調式、移調、布魯斯大調等調式于一體的藝術表達形式。其中移調在流行歌曲的改編過程中出現的頻率較高,且經常連續出現。因此,流行合唱是一種多元化且調式復雜的藝術表現形式。
我國傳統合唱作品多使用平穩和聲搭配樂曲,而如今音響較為豐富,傳統的方式無法為聽眾營造更具吸引力的音樂。故而,許多作曲家開始講色彩性與和聲引入流行合唱當中,即通過合理運用副屬和弦、替代和弦以及移調手法令音響的效果更為豐富,而音樂也因此變得更具張力。
周杰倫的《菊花臺》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究其原因在于其靈活運用了極具民族特色的“變宮六聲宮調式”,且合理運用級進的旋律。該歌曲屬于中國風歌曲,演唱方式傾向于唯美式,音節的提升頗為平穩,令聽眾感到歌曲的流暢,同時也體會到歌曲當中自然的意蘊。金巍對《菊花臺》進行了新的改變,改變方式較為簡單、新穎,金巍更為關注該歌曲的抒情性與色彩性的融合,并搭配豐富的和聲,給觀眾以獨特的音樂感受。金巍與歌曲第18小節第三拍中應用了屬導向和弦VⅡ2/V,使得該部分發生離調,轉變為關系小調,將原本帶有民族調式樣的五聲音階和聲鮮亮的色彩變得較為幽暗,更為契合歌詞當中的“菊花殘、滿地傷”所表現的情感。此外,金巍自20小節的關系小調直至第21小節首拍應用重屬和弦使得音樂的色彩再度鮮亮,自第17小節至21小節合理運用副屬和弦以及重屬性和弦而令音樂起伏變得更為明顯。
流行音樂深受聽眾喜歡,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形成了新的演唱方式。流行音樂未來發展必然融合多種音樂元素,逐漸形成合唱形式。流行音樂作曲者應明確流行合唱的風格與演唱方式,以便創造更多符合大眾審美的音樂作品。■
[1]許夢.淺析中國流行合唱的風格特征-以阿卡貝拉演唱形式為例[J].大眾文藝,2011,04:18-19.
[2]陸徽.流行風格合唱作品的藝術表現手法探析[J].藝術評鑒,2017,08:80-82.
[3]韓淋,周躍峰.淺談流行音樂節奏在合唱節奏訓練中的作用[J].音樂教育與創作,2015,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