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琳
(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6)
探討朝鮮族長鼓舞藝術的特點與發展方向
唐琳琳
(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6)
長鼓舞是朝鮮民族舞蹈藝術中一朵優美獨特的奇葩,也被稱之為“杖鼓”、“細腰鼓”。長鼓舞最早起源于印度,大約于公元四世紀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演變,目前在我國國內獨成一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朝鮮族和瑤族兩種形式的長鼓舞,但均是以擊打長鼓、邊擊邊舞為主。本課題研究,重點以吉林、黑龍江地區朝鮮族的長鼓舞為例,簡要探析朝鮮族長鼓舞的藝術特點和傳承方向。
朝鮮族;長鼓舞;藝術特色
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我國境內,目前大約有180多萬朝鮮族人,集中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等地。朝鮮族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很重視。以長鼓舞為例,最早起源于印度,經絲綢之路傳入到我國境內,隨后向東傳入朝鮮。此外,朝鮮族的舞蹈文化也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長鼓舞”,在族內一般被人們稱為“杖鼓舞”。該舞蹈被朝鮮族視為舞壇上的一顆明珠,備受朝鮮族人民的珍愛。
根據《舊唐書 劉禹錫》中的相關內容記載,在唐宋時期,長鼓舞就已經開始流傳,在民間傳播也比較廣泛,之后傳入到朝鮮半島。也正是由這一時期開始,長鼓成為了朝鮮族在舞蹈表演、音樂演奏中最重要的打擊樂器。
我們先來看“長鼓”,長鼓的形狀是中間細、兩頭粗,并且鼓右邊直徑一般大于 1 厘米,而鼓的左邊較厚,鼓的右邊是薄鼓皮,是用狗皮做的,而鼓的左邊是厚鼓皮,是用獐皮做的。此外,長鼓的鼓筒主要采用木材、多層紙、薄鐵等材料共同制作而成。長鼓作為朝鮮族民間舞蹈的主要打擊樂器,在整個舞蹈表演過程中,主要是用來渲染氣氛、音樂伴奏的。大家聚在一起、翩翩起舞,身前挎著長鼓,在起舞的時候側重于擊打鼓的動作和形態。
吉林省的一位朝鮮族長鼓舞傳承人“樸圣燮”說過這樣一句話,“長鼓舞,就得舞出歡樂、喜慶和幸福,它的根就在我們普通老百姓心里。”長鼓舞脫胎于朝鮮民族傳統的農樂舞,屬于外來舞蹈藝術與地域傳統文化的融合體,也正是這種創新、發展的藝術精神,讓朝鮮民族舞蹈長盛不衰。從明清時期開始,在我國境內的朝鮮族人民,就已經建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朝鮮族舞蹈,并被收錄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列。
(一) 朝鮮長鼓舞的藝術特色
關于朝鮮長鼓舞藝術特色的探索,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了解認識:第一,長鼓舞的內容。在吉林、黑龍江地區,長鼓舞被當地人稱之為杖鼓舞,比如在吉林延邊地區,長鼓舞是當地人民自娛自樂經常跳的一種舞蹈。正如上述所言,長鼓舞使用的長鼓是兩面的,對立兩面的音色和音高不一樣,一面是高音,一面是低音。擊打演奏出來的效果也不盡相同。總體來看,這種變化多端的鼓點、音色,再加上當地民眾優美的舞姿,讓大家格外的愉悅、興奮。第二,長鼓舞的表演形式和舞蹈特點。前面已經提到了,長鼓是兩面鼓,兩邊的音色不同,所以擊打方式也不同。在表演中,男和女所使用的長鼓及特色也不一樣,例如,女性的長鼓舞蹈特色表現為優雅風格,而男性的長鼓則凸顯瀟灑歡快。在舞蹈表演與音樂伴奏的過程中,長鼓舞最大的特點特色就是舞蹈的動律,剛柔并濟是朝鮮族舞蹈獨有的風格特點,而這一特色通過長鼓舞展現的淋漓盡致。剛柔并濟、靈巧的步伐、展示出和諧之美,總體來概括,可歸納為四點,即扭、彈、矮、穩。其中,長鼓舞表演者的舞步是最大的亮點,“閃轉旋躍”、“蹲騰立跳”是主要特征。女性給人以優雅之美,男性給人以陽剛之美。第三,長鼓舞的音樂節奏感。長鼓舞伴樂與傳統的朝鮮族農樂舞一樣,傳承了之前的民歌節拍形式,即三拍系統。三拍子以及三拍復合組成的 6/8、9/8、12/8、18/8等復拍子,在長鼓舞樂曲演奏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因為在表演中,運用的是朝鮮族語言,而朝鮮族語言中的單詞分為短音節和長音節。通過前短后長的音樂節奏形式,使得整個舞蹈表演的音樂節奏自然柔和,給人一種自然美。
(二) 朝鮮長鼓舞的傳承發展
首先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朝鮮族長鼓舞的風格特征極具民族特色,與當地朝鮮族人的人文風情是分不開的。關于朝鮮族長鼓舞的研究,需要我們從朝鮮族人生活的實際出發,藝術來源于生活。一直以來,朝鮮族人民在生活中挖掘藝術、提煉藝術并加以吸收,同時也借鑒其他藝術的精髓。所以我們看到,朝鮮長鼓舞的發展不僅僅只有傳統文化韻味,還具有較強的時代性。以吉林延邊圖們市為例,這里被稱之為“長鼓舞之鄉”,以樸圣燮為首的一批朝鮮族傳承人,積極投身于傳統舞蹈文化的保護行列,結合自身幾十年的表演經歷,編寫出了《長鼓舞擊打培訓教材》。教材有助于藝術的傳承,同時還可以讓后人記住這些原生態的舞蹈技藝,讓更多的民族舞蹈愛好者去關注它,去理解長鼓擊打的內涵。目前,以圖們為代表的一些地區,包括遼寧、黑龍江等地,通過“文化大院”“長鼓舞訓練基地”等形式,不斷普及長鼓舞,將長鼓舞看作是朝鮮族人的精神,看作是歡樂、幸福的源泉。除此之外,在吉林、黑龍江當地的一些藝術院校、舞蹈院校、民族學校,長鼓舞也被作為一項舞蹈藝術課程廣為開展。
[1]陳周玲.朝鮮族舞蹈概述[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1):29-30.
[2]劉麗.朝鮮族長鼓舞的體育美[J].運動,2015(2):142-143.
[3]郭春敏.朝鮮族舞蹈長鼓的運用——以舞劇《長鼓舞》為例[J].齊魯藝苑,2016(0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