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穎
(陜西省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教學中鋼琴伴奏淺析
南 穎
(陜西省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教學中的鋼琴伴奏是一種合作的藝術,在這個基礎上,有設計織體的經驗,和聲設計的技巧,鋼琴伴奏才有效,鋼琴的和聲性和復調性能展示作品的特點和層次,在演唱教學中,鋼琴伴奏能幫助演唱者掌控音準和調,也需要鋼琴在節奏與節拍上給予幫助,以減少失誤,使得鋼琴伴奏卓有成效。
鋼琴伴奏;織體;教學
教學中的鋼琴伴奏是一種合作的藝術,對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及與學生的默契配合有較高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有設計織體的經驗,和聲設計的技巧,鋼琴伴奏才能有成效,在音樂教學中才能卓有成效。
一般人們的認識是鋼琴伴奏比不上鋼琴獨奏水平,實際上并非如此,鋼琴伴奏在技術上要求并不低,并且與鋼琴獨奏相比,需要更多統籌和多方面的規劃意識,是在彈奏技術之下具備的有音樂素養的合作精神。它要求有較強的合作意識作為基礎,然后帶著良好積極的狀態投入到鋼琴伴奏合作中。而合作意識的前提,必須是對作品有深入的了解,最好在合作之前,與合作者及學生配合練習,討論作品中的思想精神,音樂形式和表演技巧,最好能換位思考,這樣以便抓住作品中的起承轉合,協調與呼應,音量的控制等。
具體在技術上,伴奏者需要認真研習樂譜的速度標記、音樂術語、歌詞、和聲、伴奏織體等作曲家所提供的信息劃分樂段,深度潛入音樂的內涵,多演習幾遍,用心去感受作品的情緒,達到對作品的二度創作。
而實際合作中,需要伴奏者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去烘托和突出“主角”的音效,根據“主角”的現場情況,注意聆聽對方對音樂的處理方式,不斷調整自己的伴奏姿態和音效比例,這和自己在研習樂譜時,以自己為中心的感受和領悟有些區別,除去與合作者的合作之外,還要面對許多即興和臨場的發揮,需要伴奏者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因為當今的鋼琴伴奏已經不是以往的靜態伴奏,它除了對伴奏者鋼琴技術水平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也考察了伴奏者對作品的理解和理論水平,以及伴奏者的修養,氣質,因為這本身也是合作作品的一部分。此外,伴奏者除了保持自己配角的姿態,還要在實際伴奏中做好綠葉,為合作對象修飾失誤,查漏補缺,對演出主體有一種更好的服務和呵護意識,以及對臨場出現的噪聲和觀眾的情緒,有一種應對,從而對整個演出有全局感。
上文提到的織體,原意是指紡織品的紋理,結構、縱橫經緯等之間的關系。
在鋼琴伴奏中,把音樂中不同色彩的各種聲部,按照一定的規律編織在一起,或者把音樂中的多聲部根據內容的需要,有機組織起來的形式。織體還可以指音樂作品中內部結構的組合,包括節奏型的安排,和聲詞匯方面的元素。[1]
織體的概念不僅表現在鋼琴伴奏中,它也泛指多聲音樂作品中的聲部組織形式,鋼琴伴奏織體,既適合于鋼琴彈奏,又能充分發揮鋼琴演奏的功能特點,在歌曲中與演唱部分密切配合,烘托旋律,進一步充實歌曲的表現力。在音樂作品中,織體的形態多種多樣,每一部音樂作品的織體形態各異,需要根據內容來選擇織體的表現形式。
在鋼琴伴奏中,為了音樂表現和音樂形象,伴奏部分跟隨作品中的旋律進行,他們或重復歌曲的主旋律,或有變化的重復歌曲的主旋律,有的是片段出現,還有的是出現旋律的重要單音,省去不重要的旋律音,還具備一定旋律意義,這種形式的鋼琴伴奏織體,被稱為帶旋律的鋼琴伴奏。具體的有單音形式彈旋律,這種伴奏用單音彈出一曲旋律一致的音,一般比較簡單,為少兒歌曲伴奏時,常會使用這種形式。
漸漸的,在鋼琴伴奏中,鋼琴的彈奏技術能夠強化感情表達,而許多鋼琴伴奏曲目技術上要求很高,就需要彈奏者提高技術,準確、速度和熟練,不出錯誤,這才是一個鋼琴伴奏的基本素養。
對演出鋼琴家來說,能發揮其特長的一個途徑就是職業伴奏。伴奏者必須是一個良好的視奏者,能夠將聲樂作品轉化為伴奏,有一流的鍵盤技巧,熟悉各種音樂體裁作品。
為伴奏生涯所做的準備多種多樣,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盡可能多地接觸各種各樣的合奏和聲樂文獻。能夠閱讀及使用幾種語言也很有幫助,因為它能夠促進對發聲技巧的理解。伴奏師最好能具有各種樂器的彈奏能力,因為他必須是一個全能音樂家。
鋼琴專業的學生,在一所較大規模的學校學習,在聲樂及器樂工作室上伴奏課,為歌劇研習會彈奏,為合唱隊伴奏,以及參加獨奏演出等方式,可以積累許多寶貴經驗,也可以在大型樂團謀求一個鋼琴師職位,這需要演奏20世紀的管弦樂作品,而且需要精確的節奏和流暢的手法。
在教學中,鋼琴借助其寬闊的音域,良好的性能和優良的表現力甚至震撼的音量而成為很優秀的伴奏樂器。此外,鋼琴的和聲性和復調性能展示作品的特點和層次,在演唱教學中,鋼琴伴奏能幫助演唱者掌控音準和調,而且每一部作品的節奏與節拍不同,演唱者或演奏者往往并不能完全準確把握,這也需要鋼琴在節奏與節拍上給予幫助,以減少失誤。
此外,當音樂作品達到高潮時,有時,鋼琴伴奏者應該擯棄自己綠葉的定位,把自己銜接音樂的角色升為主角地位,與作品的演唱者或演奏者平起平坐,一同把作品推上高潮,甚至大力渲染,把音樂的感染力升到極致。在有的作品中,高潮部分是鋼伴在獨自發揮作用,這使得觀眾的情緒能在剛才的高潮中緩和下來,有些則是鋼琴伴奏者與交替演出,彼此的對比,更能突顯彼此的高超技能。
[1]王文軍.鋼琴伴奏教學概論[M].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2014.
[2][美]詹姆斯·W.巴斯蒂安,湯蓓華譯.巴斯蒂安鋼琴教學成功之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
J6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