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娜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龐 娜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國藝術歌曲是音樂與詩歌的有效結合,不管在本身的藝術性和思想性還是在歌唱技巧方面都有著很高的價值。特別是在現代聲樂教學中的應用,中國藝術歌曲更是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廣大聲樂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中國藝術歌曲的應用。本文針對當前聲樂教學中藝術歌曲的有效應用價值進行了探究,并對其在應用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進行了說明,以希望能夠對后期的聲樂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中國藝術歌曲;聲樂教學;應用價值
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著國家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國藝術歌曲也逐漸呈現出了一種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這樣一種時代發展背景下,也逐漸出現了一系列新教材、新媒介的演唱專輯,同時一系列“藝術歌曲”字樣的作品也陸續在聲樂教學課堂中應用開來。不難發現,藝術歌曲的有效融入,促使聲樂教學課堂得到了進一步豐富,發揮出了巨大的應用價值[1]。那么在聲樂教學中,藝術歌曲的應用又都發揮出了哪些具體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如下探究,希望能夠對后期的聲樂教學工作有所借鑒意義。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興趣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失去興趣的支持,那么學生們的學習也會顯得蒼白無力,只有具備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好地保證教學質量。在之前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下,教師所采取的也是一種單一化的教學手段,單純地讓學生針對曲目進行反復練習,教學內容枯燥無味,漸漸的學生也會失去聲樂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而嚴重制約到了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中,伴隨著藝術歌曲的有效融入,借助其藝術歌曲所具備的結構簡單、歌詞優美等諸多特點[2],短時間內便成功地激發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受到了廣大學生們的喜愛和追捧;而且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一種良好的學習自信和成就感,由此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也發揮出了積極的促進性作用。比如《梅花吟》這首歌曲,對于其歌詞“一枝梅花踏雪來,懸崖上獨自開……”整首歌曲節奏歡快,朗朗上口,不失為學生進行發音標準和演唱技巧學習的有效選擇。借助這樣一首簡單歡快的藝術歌曲來進行聲樂教學,學生學習起來也會變得很輕松,由此也能夠成功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首先,通過藝術歌曲的學習,能夠有效鍛煉學生氣息控制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在唱歌過程中有效地調節氣息。在最初的聲樂學習階段,大多數學生對于氣息調節方面的認識程度還比較粗淺,對此,教師就可以在聲樂教學中,有效地利用一些藝術歌曲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培養。
比如趙元任的《聽雨》這首歌曲,不論是歌曲的歌詞還是音樂對照都比較簡單,整首曲子音域僅為十度,歌詞為七言詩。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通過這首藝術歌曲的有效引入,特別是針對初級聲樂學習的學生而言,能夠有效降低其聲樂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掌控和調節氣息。
除此之外,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還能夠促使學生的聲樂基本功得以有效強化,并促使學生音色和情感表達方式得以有效的美化和優化。
比如《小河淌水》這首藝術歌曲,其所展現出的就是一種“在皎潔的月色中,阿妹在深山中,伴隨著涼涼的夜風,傾聽著潺潺的流水,期待著與阿哥相見的畫面”。在這首歌曲的演唱過程中,學生為更好地彰顯出這個歌曲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就需要不斷地去對自己的音色進行調整,使其更加輕柔清透。在這樣一種訓練過程中,不僅促使學生們的音色得到了有效的美化,而且也促使學生情感得到了升華,進而也實現了學生聲樂基本功的進一步強化。
針對我國藝術歌曲,很多作品的歌詞都是古今著名詩詞人的佳作,這些詩詞本身就具有一種突出的審美價值,富有哲理。也正是由于藝術歌曲歌詞這種“亦詩亦歌”的獨特特點以及我國古詩詞“唱誦”的獨特風格,學生們在“吟誦”過程中也能夠深入地學習和研究作品的創作背景,由此不僅促使學生對于歌曲作品的理解程度得到了進一步加深,也使得學生們的思想情感受到了歌曲的熏陶。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案例表明,由藝術歌曲學習所產生的這種情感影響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樹立起一種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影響是可持續的,也是潛移默化的[3]。
從我國豐富的藝術歌曲資源來看,無論是哪一首歌曲,都有著其各自的思想性和時代性,而且也都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現象和歷史風貌。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應用這些藝術歌曲,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專業的聲樂技巧,而且通過對歌曲創造背景的學習,還能夠幫助學生去了解歷史,從而更好地把握今天,強化學生對國家與民族的使命感與責任心。
總之,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發揮出了巨大的價值,其不僅能夠激發起學生們的參與興趣,強化學生聲樂基本功,從而提升教學質量,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發揮出了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聲樂教學中,藝術歌曲的應用價值有目共睹,所以在后期的聲樂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藝術歌曲的應用,保證其價值能夠全面高效地發揮,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我國聲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1]肖玥.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評鑒,2016(12):167-169.
[2]宋超,趙秀彥.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價值探微[J].戲劇之家,2016(15):195.
[3]夏小玲.論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音樂創作,2012(03):192-194.
J616
A
龐娜(1980—),女,漢族,山東泰安人,博士,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教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