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付渝濤
(成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想象力是世界進步的基礎,更是世界發展的源泉。世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想象力,沒有想象力世界就會停滯不前,沒有想象力世界就不會進步,甚至就會倒退。如此一來,萬事萬物的發展都與想象力息息相關,有了想象力就會有創新和創造發明,聲樂學習和演唱也是如此。
從古代的歌舞音樂逐漸發展,不斷以多種形式存在,在歌唱方面人們越來越追求演唱技巧和歌唱音色的視覺和聽覺的美感。演唱者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何以談美感?目前聲樂演唱風格大致分為三種:民族風格、美聲風格和通俗風格。不管何種風格演唱者都不能缺少豐富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就能幫助演唱者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加強情感表達、使聽眾能隨著優美的歌聲產生豐富的聯想,感受歌聲的美感。
想象力存在于不同的歌唱之中,能表現不同的演唱風格和不同的民族特色,特別是民族唱法以偏向民歌和帶有民族、地域特色的音調為主。比如:北方民歌的旋律顯得豪放粗獷,南方的民歌則委婉柔美。當演唱者演唱歌曲的曲調和歌詞時,會從歌曲的背景著手,產生豐富的想象力,做到歌中有情、歌中有畫、聲情并茂,身臨其境;也有的歌唱演員根據不同的地域特色、少數民族、地方民俗等表現不同的特點產生不同的聯想,表現不同的風格等達到展示歌唱技巧,完美的表現作品。當然,不僅僅是在舞臺上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在教學練聲的過程中也可以產聯想,如想象自己的聲音就像線條一樣簡單細化、飄逸,也可以想象其它細膩柔美的畫面等,使聲音技巧能完美表現。
美聲唱法也不例外,一首歌曲的歷史背景怎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畫面怎樣以及作品人物形象怎樣等等,在歌唱之前都要深刻的理解,在腦海里想象出大概的情感畫面,做好歌唱前的準備。聲音的高低強弱,歌聲流暢與否、松弛、圓潤等以及呼吸、咬字、吐字、共鳴方面的技巧在美聲唱法中占著重要的地位。每個演唱者在沒有掌握好歌唱技巧時練聲可能會出現破音、或是高音唱不上去、或者聲音嘶啞等現象。如果此時歌唱者能產生豐富的聯想,根據老師所提示的比喻去想象調整歌唱呼吸或者共鳴等方法就會緩解此現象,歌唱時就容易掌握和運用技巧達到較好的效果。呼吸技巧可以想象聞花香的感覺;在發聲咬字的時候,可以想象聲音的位置在頭頂或者眉心等豐富自己的想象力來完善歌唱技巧,當歌唱想象力出現偏差時還可以加以糾正,讓歌唱聲音得到更加美妙的轉換。比如,在運用共鳴腔體時可想象自己是一個鐘,發聲時就敲擊鐘發出共振產生共鳴,當自己發現歌唱位置偏低時立馬調整腔體和呼吸,發揮想象力,使歌唱位置提高和完善演唱技巧。
在通俗唱法中,也強調歌唱的呼吸和保持、聲音的力度及歌唱吐字、咬字等,它不同于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是它的共鳴和聲音的位置以及伴奏的不同等,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主要是以鋼琴伴奏為主。通俗唱法則以伴奏音樂和樂隊伴奏為主,它的演唱不要求音量有多大,而是通過音響共鳴去美化聲音、營造氣氛,根據歌曲的節奏和音樂歌手在演唱中加上舞蹈動作,發揮不同的想象,觸發情感,豐富歌唱的想象力,使演唱更加流暢,與觀眾互動產生聯想,引起共鳴,達到理想的演唱效果。
樂感在聲樂演唱中尤為重要,一個歌唱者如果沒有樂感就等于歌曲演唱沒有了靈魂。樂感是一個演唱者音樂修養、水平高低的體現,需要從小培養,平時多聽音樂,提高音樂素養,培養豐富的想象力。任何一首歌曲都要表達一種情感,不管是高興的、憂傷的、還是委婉抒情的,演唱前都要反復朗讀歌詞、理解歌詞并結合旋律表達歌曲的情感,產生豐富的聯想。否則,演唱就沒有樂感和美感,很難吸引聽眾并產生美感。在聲樂教學中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想象力歌唱者就很難做到輕松愉悅的演唱,自身就不會體驗到歌唱的美感,與此同時就有可能產生一些聲音毛病,使歌唱者情緒不夠興奮,進而造成了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共鳴器官等三大器官緊張、不能完全協調導致聲音破裂和沙啞。所以,歌唱中產生豐富的想象力、巧妙的運用想象力對于歌唱的情感表達和培養樂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聲樂演唱是音樂與情感的相互融合。思想情感是聲樂藝術的靈魂,是歌聲和音符存在的目的,歌唱是運用人聲來充分體現這種思想和精神的最好表達方式。當然,情感表達的方法有很多,一首歌曲由樂段構成,樂段由樂句組成,而樂句有長有短,樂句的中間不能隨意地停頓呼吸,否則就會影響歌曲的情感表達和歌曲完整性。聽上去就會不夠圓滿、不能完全表達作品的畫面和情感,就會表現得不自然。所以,想象樂句帶給自己的感覺或大腦構造相應的畫面,樂句應該到什么地方結束,想象就到哪里。在演唱時豐富的想象會使樂句連貫、自然而優美。
演唱者的音色與演唱力度、速度及作品的風格都有較大關系,有的人適合唱美聲風格的歌曲、有的人適合唱民族歌曲、而有的人適合唱通俗歌曲。適合唱什么歌曲要根據不同的嗓音條件來決定,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把任意一首作品都唱好的。細膩、清脆、明亮的音色能表達天真活潑、開朗、奮發積極向上的感情;聲音色彩圓潤、厚重的能表現出贊美、理想;聲音柔美抒情,能表達憂傷、祈禱的情緒。只有將演唱力度、呼吸及控制、共鳴技巧、咬字吐字等協調結合,加以豐富的想象力,才能讓歌曲的情感表達淋漓盡致,展現藝術的靈魂美。
想象力是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大腦想到其他類似的事物。音樂便是音和樂的結合,音是每個學習音樂者一開始便會接觸到的,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在聲樂中,我們通過聲帶的振動而發音,所以不同的人演唱同一首歌會有不同的效果,那是因為每個人的音色不同,對歌曲的理解不同,想象力也不一樣,所以唱出來就會有很大的區別。有的人聲音干凈、明亮、柔和甜美,聽起來就會很優美;有的聲音色彩渾厚有力,聽起來鏗鏘有力;也有的聲音明亮高亢,聽起來很有力量。但也有人聲音嘶啞、暗淡,聽起來很特別或者低沉壓抑等,無論是什么樣的音色,它都與想象力有關,當你想象高興愉悅的事物時,聲音則會表現出歡快明亮的色彩;當你想象優美抒情的畫面時,聲音則會表現出抒情甜美的音色;當你想象悲傷憤恨的畫面時,音色則會表現出渾厚低沉的色彩等,總之,豐富的想象力與歌唱的音色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故鄉的小路》,想象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把周圍的環境想象成故鄉的景色,回到童年的時候,自然而又深情的情感就出來了,第一段在回憶美好的童年時光,第二段是深深的思念之情,每句歌詞和旋律都飽含著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每一段都描繪著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面,不僅對于演唱者,對于聽眾也仿佛身臨其境。由此,我們的思維空間擴大了,想象力也更加豐富,歌唱樂感也加強了。歌唱的音色也得到了美化,使作品能得以完美的展現。
聲樂的演唱是音樂與情感的相互結合。思想情感是聲樂藝術的靈魂,是歌聲和音符存在的目的,歌唱就是運用人聲來充分體現這種思想和精神。聲音是某種物質作品的內容和思想性情感性是精神。情感表達的方法有很多,從樂句的分句來說,一首歌曲樂段構成,樂段由樂句組成,而樂句有長有短,樂句的中間不能隨意地停頓呼吸,否則就會影響歌曲的情感表達和歌曲完整性,聽上去就不夠圓滿、表現不自然。想象樂句帶給自己的感覺或大腦構造相應的畫面,樂句應該到什么地方結束,想象就到哪里,在演唱時加入想象就會使樂句連貫、自然而優美。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的源泉”。想象力不僅是一種能力,它更是激發我們思考的源泉。隨著時代的進步,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的發展也呈現一片繁榮景象,聲樂演唱的創新都與想象力息息相關。有了豐富的想象力,聲樂演唱二度創作才有新意,才會更好的表現作品,聲樂藝術才會不斷的進步,才能體現時代特色,讓聽眾更好的感受到歌聲的美感,總之,想象力在聲樂演唱中對于表達歌曲情感、培養創新和創造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俞子正,田曉寶,張曉鐘.聲樂教學論[Z].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3.
[2]石惟正.聲樂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