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沙
(長江大學藝術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曲式與作品分析的教學內容與要點分析
張廣沙
(長江大學藝術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曲式與作品分析作為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能夠有效的將樂理、和聲、復調等音樂理論課程結合起來,擴展學生對音樂的綜合分析能力,是高校教學中能夠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提高對音樂作品的認識、理解和表現能力的重要課程。本文從分析目前高校音樂課程現狀出發,探討音樂課程中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點分析,探尋高校音樂曲式與作品分析教學的模式創新。共同行借鑒。
高校;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音樂曲式
高等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即具備高精尖專業能力又具備創新、合作、道德高尚的綜合素質的人才。因此,高等院校音樂教育要培養具有音樂理論知識、歌唱大師、合唱指揮、指揮指揮和簡單歌曲編排能力的綜合性、全方位的人才。也就是說,高等教育要從基礎入手,構建合理的學生知識結構和體系,不僅要為學生的提供理論知識學習的課堂,還要為學生提供音樂實踐的條件。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的設置充分體現高校音樂教育的基本理論性和實踐性。
曲式,通俗的講就是音樂的結構和設計又稱音樂形式。相比較最初時期的音樂歷史來看,二十一世紀的音樂形式規則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目前,高校在音樂教學內容設置上,曲式分析課程的內容遠遠沒有包括更多的音樂形式。高校音樂教育不僅傳授音樂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礎上還開設欣賞中外古典音樂作品的課程。
不同專業的學生在曲式與作品分析上有不同的用法。例如,樂器專業的學生在曲式與作品分析的學習過程中加深了對音樂理解的深度;音樂理論專業學生通過曲式與作品分析目標在于探索分析音樂風格,為他們的理論研究提供參考。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理解曲式的基本結構,對學生進行專業學習起到輔助性作用。二是幫助學生完成建立分析知識框架的工作,這樣以理解曲式結構為基礎,加強相關人文基本知識的了解掌握,進一步加深對音樂的理解。由此看來,高校音樂教育有必要加強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發展和個性專業特長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發展會關系到這種不同學科的興趣愛好,高校應該為學生的不同需要提供條件。從而實現高校音樂教育能夠努力培養優秀的音樂人才。
十九世紀末以來,音樂理論界有這樣的看法,認為我國高校學生的音樂知識結構缺乏科學性,我國傳統音樂知識和西方音樂知識不均衡,提出了一種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增設我國傳統曲式課程的建議,同時提出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近日,教育部選取一定比例的傳統劇目、專業經典和優秀新作選入《全日制義務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當中。因此,合理的在教學內容中添加中國傳統音樂形式,是高校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的當務之急。當然,填充進去的傳統曲式也應因地制宜的進行選擇,充分利用當地的音樂資源。例如,沈陽是嗩吶的故鄉之一,在沈陽高校學習的學生也以東北地區的人居多,因此,在教師進行曲式與作品分析教學時,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內容應該和東北的音樂結構類型相關聯。
在音樂形式上,中國傳統音樂曲式課程不應過分強調區域性,因為高校音樂教育強調綜合性。傳統音樂的教學不能是單一的、純粹的地域音樂,課程設置應該加強對多種形式的傳統音樂的解讀和對相關術語的認知。而目前的教材的教學內容大多數西方音樂結構是主線。在這條主線中,傳統音樂形式的合理整合是關鍵。常見的中國傳統音樂形式有單牌體、聯曲體、變奏曲、循環體和套曲體[2]。在筆者看來,傳統音樂形式的引入應該把比較講解與單獨講解方式進行結合。比較講解就是把西方音樂形式與中國傳統形式進行對比講解。
目前,好多高校的音樂教育由于教學目標不明確,還是停留在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為主上,忽視了學生的教學能力和整體的音樂素質。因此,建議對初入學的不具備曲式與作品分析基礎或基礎較差的學生設置曲式與作品分析必修課。以基本專業技巧,音樂鑒賞為主要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曲式與作品分析,掌握曲式與作品分析專業的基本技巧。
目前,很多高校音樂院校的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的教學內容,還是沿用專業音樂院校的教材或任課教師挑選一些練習曲目充當教材。這些教材缺乏對音樂素養和文化的培養,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所以建議新教材應該具有這樣幾個特點:①具有科學性: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適當選擇難度。②具有系統性:為了讓學生對曲式與作品分析的歷史、流派、特點等有全面的認識,應該適當增加音樂鑒賞和音樂感受方面的內容。
音樂是一個國家精神的體現和情感的表達,是我國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學對于陶冶中職學生的情操、弘揚傳統文化、提高中職學生的音樂素養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為了學生能夠更多了解繼承我國的音樂,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音樂人才,針對我國目前音樂教學現狀提出,要突出曲式與作品分析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音樂元素與音樂教育的融合,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并真正領悟音樂曲式結構的內涵。
[1]彭志敏.無形的變化,有限的更新——關于《曲式學》或《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內容的擴展與選擇[J].黃鐘,2006,04.
[2]黃輔棠.音樂結構分析與教學隨筆[J].人民音樂,2002,01.
張廣沙(1983-),湖南長沙人,長江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作曲技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