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競
(江蘇省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江蘇 靖江 214500)
主體思辨 激活高中音樂鑒賞課堂
朱 競
(江蘇省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江蘇 靖江 214500)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引入主體思辨意識,符合新課改基本精神要求,促使學生音樂素質的快速成長。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主導者,需要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點撥,創設主體思辨教學情境,展開多元音樂鑒賞質疑活動,以拓寬音樂鑒賞訓練維度,提升學生音樂鑒賞品質。
高中;音樂鑒賞;主體思辨
所謂主體思辨,是指學習主體主動展開的思考論辯行為,是凸顯學習主體地位的學習意識。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引入主體思辨,讓學生在多元思考論辯中形成鑒賞認知基礎,以全面提升音樂綜合素養。音樂鑒賞教學要突破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思想束縛,需要充分啟動學生學習主動思維意識,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適時調度,引發學生展開積極想象和聯想,順利實現音樂鑒賞教學任務。
主體思辨發動需要遵循一般規律,教師利用多種教法,創設主體思辨情境,發動學生展開思辨行動,促使學生展開想象與聯想,實現理性認知成長。在教學情境創設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教學研究,針對學生音樂鑒賞基礎展開教學設計。教師講述音樂故事、展開多元示范展示、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演繹、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信息材料,都可以有效調動學生音樂鑒賞主動性。特別是發動學生自我體驗式思考,可以給學生以更為直接的學習反思機會,以矯正學習方向。
音樂鑒賞課導入階段,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民歌《茉莉花》,課堂氣氛熱烈和諧,此時引入音樂鑒賞內容《漢族民歌》。教師給出教學引導:我們漢族民歌資源浩如煙海,說明我們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自選一首最熟悉的民歌,唱給大家聽一聽,如果唱不了,也可以進行重點推介。學生聽說要獨自演唱,都顯得有些緊張,大多都選擇重點推介。有學生這樣介紹民歌:《沂蒙山小調》旋律優美,音調高亢,充滿自豪感,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這首民歌一經傳唱,便獲得熱捧,說明歌曲具有極強感染力。也有學生推介:我很欣賞《茉莉花》這首江蘇民歌,其旋律溫婉柔美,給人帶來閑適安逸的感覺……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民歌,順利激活學生音樂鑒賞熱情,學生紛紛參與歌曲推介活動,為課堂教學創造良好氛圍,教學發動呈現高效性。
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音樂鑒賞學習也是如此,教師發動學生展開主動質疑活動,讓學生在充分理解音樂作品基礎之上展開問題探究活動,學生對音樂鑒賞呈現個性化特征,其音樂審美觀自然形成。面對同一音樂作品,每一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音樂感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不同的音樂見解,避免出現傳統“求同”式教學,以激活學生音樂創造力。
《梨園百花》涉及不少傳統劇目,學生大多有一定認知基礎。如黃梅戲《天仙配》、京劇《空城計》、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在探討傳統戲曲特點時,教師讓學生展開質疑活動:根據個性認知,你對傳統戲曲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學生快速進入熱議之中。有學生提出問題:中國戲曲是綜合性藝術,講究“唱念做打”,這“做”是什么意思呢?戲曲大多屬于舞臺劇,虛擬性特征明顯,這樣是不是脫離了生活呢?也有學生說:戲曲有專門的伴奏,這樣安排是不是太過繁瑣呢?教師針對學生提問,和學生一起展開探討,并很快形成了學習共性認知:“唱念做打”的“做”是一種泛指,是指演員“唱、念、打”以外的所有行為,我們常說的“做戲”,就是說的這個“做”。戲曲是舞臺性藝術,與電影電視劇等表現形式有很多差別,有虛擬性是演出實際需要,這叫“做比成樣”,觀眾也會接受的。伴奏是戲曲的重要組成部分,觀眾不僅要看舞臺演員表演,也要聽伴奏。
教師發動學生展開質疑活動,并與學生一起探究質疑問題,給學生創設思辨機會,學生在具體操作中獲得的學習感知是非常深刻的。
音樂鑒賞訓練設計時,教師不僅要緊扣教材和經典音樂作品,還要根據學生審美取向進行多元拓展。高中學生對流行音樂有獨特嗜好,教師不妨結合學生喜歡的音樂作品展開音樂鑒賞訓練,以充分激活學生音樂學習主動性。為提升音樂鑒賞學習品質,教師還可以發動學生針對音樂鑒賞展開辯論活動,通過爭辯完成學習認知構建。學生對課堂演繹有一定敏感性,教師組織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演繹式鑒賞,其學習感知效果會更顯著。
《動感地帶通俗歌曲》學習時,教師引導學生梳理中國流行音樂發展歷史,對各個歷史時期的流行音樂代表作品進行整合性分析,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比較熟悉,課堂互動順利展開。在課堂訓練設計時,教師讓學生自由選擇一首自己最喜歡的流行歌曲展開深度賞析,而且沒有時代限制。學生聽說要自選流行歌曲,都積極行動起來。音樂鑒賞展示開始,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有學生說:我最喜歡《小蘋果》這首歌曲,旋律火爆,節奏感極強,現在已經成為廣場舞的首選歌曲。歌曲以自我表白形式展開,因為綜合品質較高,迅速贏得不同年齡段群體的青睞。從其流行程度來說,音樂欣賞價值度極高。也有學生說:我很喜歡《李白》,歌曲展示了個性解放訴求,非常適合年輕人的審美情趣。雖然歌曲表達情緒有些消極,但心理解剖到位,依然贏得不少人的情感共鳴。
教師讓學生自選流行歌曲進行鑒賞活動,給學生提供難得展示機會,不管學生解讀是不是深刻準確,其思辨價值度都是很高的。
高中學生有一定音樂基礎,為音樂鑒賞提供良好條件,教師要站在認知高度展開教學引導,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思維的啟動,積極展開信息搜集、問題解讀、互動討論、個性評價等學習活動,以提升學生音樂思辨品質。音樂鑒賞方法眾多,教師不僅要給出科學篩選,還要發動學生展開主動探索,形成自己的鑒賞學法。
[1]彭愛華.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培養方案[J].戲劇之家,2014.
[2]劉紅.主體思辨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之應用[J].音樂時空,2013.
G63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