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晶
(黑龍江省工業學院,山東 膠南 266400)
音樂教育發展的時代策略
莊 晶
(黑龍江省工業學院,山東 膠南 266400)
隨著社會的不斷改革與社會經濟的發展, 世界各地的教育服務越來越繁榮,所呈現出的趨勢愈發良好。但也存在著一些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從中國的音樂啟蒙教育與國際音樂啟蒙教育的階段對比分析,可以體現出美國音樂教育思想與理念對于整個世界音樂教育的深遠影響,而世界音樂發展到現在多元化已經滲透到各個學科領域,在這么一個大的跨越中,我們應該構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樂語境,找出一條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音樂教育之路,這才有助于音樂教育的發展。
音樂教育;發展現狀;多元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改革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內市場經濟也隨之獲得了相應的發展,而且文化出現于改變,往往會隨著社會經濟受到社會發展的變化而變化。針對國內緊張的社會發展趨勢,我們應該如何發展我國的音樂教育和音樂文化,如何發展和傳承民族的傳統文化,這是當代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現在的音樂教育在全球發展的角度看,它的教學思路狹窄并且單一,所以我們要讓更多的人關注和重視音樂教育,探索音樂教育多元化之路。
民族音樂在我國一直具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獨特的民族特色,是民族共同創造出來的珍貴財富,同時也對世界音樂文化有著重大的貢獻。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不計其數的音樂工作者不畏艱險、不懼困難,在如何發展繁榮、繼承和傳承傳統民族音樂的過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社會市場化傾向日益見增、現代化的進程需求不斷加快,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生態發生巨大變化,比如:現今流行的大多是符合商業或者是市場規律的流行音樂。傳統音樂文化理念的繼承、發揚以及保護需要面對更多機遇與挑戰。特別是當下傳統音樂文化難以生存。回溯以往,國際文化的進入,直接影響到國內傳統音樂文化形式,甚至讓更多傳統音樂無法在教育體系中體現其主要的價值,相比以前,國內的傳統音樂教育似乎失去方向。
應試教育制度下,在這種教育的影響下,我國大多數的中小學普遍忽視音樂教育,有些學校甚至直接將音樂教育換成其它科目。學校缺乏的正是音樂教育的教學設備,考核制度也不完善。中小學對音樂教育的忽視嚴重導致了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使得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就當下而言,國內的音樂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育部門開始重視音樂教育,擴大了辦學規模,以前的音樂教育被稱為“藝術教育”已經逐步轉化為“一般德育教育”。而基于以上條件,很多院校專門創設專業從而滿足音樂藝術教育需求,同時也對學生招收流程進行了相應的改造,擴大了藝術的招收人數和范圍。隨著音樂教育的發展藝術規模的不斷擴大增加,國內藝考生人數雖不斷增加,卻也呈現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大多數學生音樂文化素質較低,對相關專業技巧熟練度掌握不夠,所造成的后果是到了大學以后,不能明確樹立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并且不具備最基本的學習觀念。同樣的,繁重的教學任務也會讓教育專業的教師失去自我充實和提高的機會。
換個角度說,對于音樂教育的發展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音樂教育者對他們的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在當今新型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中,我們所注重的方向一定是創新,這正是音樂的靈魂,但是在實施音樂教育中面臨著許多未知的挑戰。所以轉變“歐洲音樂中心論”的思維觀念在現代的教育事業中是重中之重,與此同時,社會人民應呼吁教育機構和社會藝術教育機構更新思想觀念,中國自己的音樂教育體系應由自己創新和構建。以中國音樂教育為中心,汲取歐美國家音樂教育的精華,以中國音樂教育為中心,使得東西兩方聯合,共同讓傳統的音樂文化觀念在學校音樂教育和社會藝術教育中根深蒂固,以徹底地改變中小學音樂教育在之前不受重視的局面。音樂教育工作者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還應該樹立較高的文化素質觀念。在教學實踐當中以傳統音樂文化為主,外來音樂文化為輔。推進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對引進的教育體制和機制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要想促進教育事業的巨大飛躍。則必須推動音樂教育的發展和傳承,
在國內,想要良好的發展音樂教育,就必須掌握并實施正確的教育方法。這點就需根據學生的心理與性格特點改變或者改進音樂的教學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教育工作者應該尋找和創新多種途徑,以此培養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創新發展的音樂教學方式將會涌現一批具有正確道德觀念,獨立實踐能力的音樂人才。
市場經濟的有效發展與和諧社會的有效構建,可以說為音樂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想要音樂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必須努力開拓新的創新領域。作為與社會和自然溝通的一種手段,音樂教育一定會促進社會成員之間的密切合作,給予社會他人更多的關愛,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進步。
國家和人民賦予了音樂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和殷切的希望,他們身負重責,新時期為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寬廣的舞臺,歷史使命呼喚音樂教育工作者在教授傳統音樂文化的同時不忘創新思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我們還是學生,應該牢記民族文化特色,把握民族,把民族放在主體地位,在緊抓民族的同時也把握世界,吸取世界各地域的精華,從音樂文化小國做成音樂文化大國。
[1]張帆,楊思帆.國際視野下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趨向與啟示[J].文教資料,2011.
[2]韋蔚.對美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形成的反思——兼及中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對比與思考[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7(03).
[3]管建華.國際音樂教育學會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2).
[4]管建華.文化策略與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思考[J].中國音樂,2015(02).
G420
A
莊晶(1987—),女,漢族,山東膠南人,黑龍江省工業學院,本科,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