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青
(安徽省宿州市第三中學,安徽 宿州 234000)
淺析當代高中音樂教育的時代創新與文化傳承
汪 青
(安徽省宿州市第三中學,安徽 宿州 234000)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當代高中音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高中音樂教育發展緩慢的問題仍然存在,這主要和教育理念陳舊、教學模式落后有很大關系,當代音樂教育要想取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要強調時代創新和文化傳承,這就要求高中音樂教育要創新教學觀念,創新音樂教學模式和手段,選擇合適音樂教學教材緊跟時代潮流,同時要重視中華民族優秀音樂和文化的傳承,真正實現推動高中音樂教育大步向前發展。
高中音樂教育;時代創新;文化傳承
音樂在整個人的發展階段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個人綜合素養,而且也可以幫助我們排解煩惱,提高生活品質,高中音樂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隨著近年來教育改革,高中階段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音樂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受到舊的教育傳統思維的影響,音樂教育的理念和方式都還存在一定問題,制約著高中音樂教育的發展和前進。
首先,高中階段音樂理論學習相對枯燥。[1]高中階段的音樂教育中開始涉及部分音樂理論,而學生在之前的教育階段很少接觸音樂理論的學習,這就造成音樂理論無法很好地進行相互銜接,形成有連貫性的教育體系,這也就導致許多學生反映音樂理論聽不懂,在學生看來高中音樂教育理論學習十分枯燥,沒有學習樂趣,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目前,高中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方面,傳統教育觀念沒有完全轉變過來,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都一定程度上缺少了課堂互動性,無法帶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師的音樂理論講授成為了傳統的文化課教學模式,也就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
此外,雖然教育改革的推進使得音樂教育地位有所改觀,但是在高中教育階段,音樂教育沒有受到重視,升學率和文化課學習成績仍然占主要地位,[2]這就必然造成文化課擠壓和占用音樂課的時間,學校整個教育理念和教師也都不會在音樂教育上投入太多精力,而這樣,就使得本就發展緩慢的高中音樂教育更加步履維艱。
要想實現學生素質的提升,歸根結底首先就是要從教育理念入手,改變教師主體教學地位,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時,注重學生的情景和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在理解音樂理論的基礎上,領會音樂本身的背景前提下,在有情感共鳴的基礎上進行音樂學習,從而提升高中音樂教育的教學質量。
高中音樂教育要實現教學突破,就必須要重視時代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給予高中音樂教育新的生命力,而創新不僅要在理念上,更多要付諸實踐。這就要求學校要重視音樂教材的選擇,選擇適合本學校學生音樂素質水平以及音樂特點的學習教材,保證學生水平能夠在與教材內容水平標準相符合的情況下進行音樂學習,從而最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此外,要創新音樂教學模式和手段,運用多元化和現代化技術,在增強學生音樂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強化音樂學習效果。這就要求在高中音樂教育階段要加強利用網絡媒體和信息化技術,為高中學生提供新的音樂學習陣地,利用新媒體和網絡進行音樂教育創新,利用網絡音樂信息量龐大以及教學資源豐富等特點,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開闊學生的音樂眼界。
最后,就是要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模式,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發揮學生在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教師更多起到引導作用,讓學生自主遨游在音樂學習的海洋中,尊重學生個性發展要求,進行正確的引導。這要求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在教學中加入通俗音樂的相關內容,通過通俗音樂來進行音樂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在積極向上、具有時代特征以及有音樂魅力的音樂作品中讓學生能夠有鑒別高雅低俗音樂的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音樂的情感共鳴中真正提高個人音樂綜合素養。
高中音樂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音樂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音樂教育作為藝術學習的一種類型,不僅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在時代的發展中賦予鮮活的生命力,而且更要重視音樂教育的歷史和民族的文化傳承,文化是音樂背后的本質,音樂只有真正賦予民族和文化的內涵,才能夠真正有了生命,也只有真正傳承傳統文化,音樂才能夠走向世界。
首先,高中階段音樂教育就是要重視音樂本身以及音樂背后的文化部分,強調音樂教學與音樂文化教學兩手抓,既能夠讓學生在理解音樂文化背景的基礎上進行音樂學習,從而在理解和領會的前提下,產生音樂的情感共鳴,更加有利于音樂理論和音樂本身的學習,又能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理論的同時體會音樂文化的魅力,樹立正確的音樂學習理念,在感受音樂與文化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展開音樂學習。
其次,就是要強化民族和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民族音樂以及傳統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通過優秀民族音樂作品講解和賞析,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理,強化學生對民族音樂和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學習,將音樂教育與中國文化教育相銜接,讓學生更好地在音樂學習中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在文化課程學習的同時對音樂學習有更深的認識,從而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音樂學習。
隨著高中教育體制的改革,音樂教育也會逐漸恢復其應有的教育地位。但是,中國高中音樂教育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現問題,革新理念,以多元化方式為高中音樂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
[1]陳常臺.論高中音樂教育的現狀與創新發展[J].黃河之聲,2016(03):18.
[2]彭華闖.高中音樂教育現狀分析[J].戲劇之家,2016(10):176.
[3]閆穎.新課程觀下高中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9:46.
G632
A
汪青(1982—),女,安徽宿州人,任教于安徽宿州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