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娟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上海 200020)
綜合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研究
馮 娟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上海 200020)
紀念館的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承擔著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職能,文章對綜合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進行了分析,核心目的是通過紀念館的合理建設促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設計,從而為紀念館的綜合發展提供良好支持。
綜合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研究
伴隨社會文化的創新發展,《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設計的背景下,為了完善教育體系的優化創新,需要按照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展館的設計。
1.1 紀念館展覽工作的完善性相對較弱
在現階段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展覽項目設計過程中,專題展覽及基本陳列的主要問題,是管理制度單一以及內容設計緩慢,而且其基本的陳列方式相對陳舊,給現代展館工作的設計造成了嚴重的制約。同時,專題展覽在設計過程中,通常會將圖片式、粗線條等作為基礎,基本的材料及專題材料呈現出種類不多、數量不大的問題,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另外,在整個展覽流程活動優化的背景下,需要重視展品的展示,故將基本流程作為重點,但展覽前期的宣傳工作相對較少,且投資的力度不大,這同樣會嚴重制約紀念管理工作[1]。
1.2 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與外界合作不深入
紀念館的建設需要主動與院校、企事業單位以及社區等進行良好的對接,并與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性工作,同時保持其在紀念館合作工作中的穩定性。但在現階段紀念館愛國主義工作宣傳過程中,沒有將合作性的管理工作作為重點,缺乏長久性、有計劃的項目設計,導致合同項目內容不能到深入地開展[2]。
2.1 加強對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愛國主義作為動員及鼓舞中國人民團結發展的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會推動各族人民的精神團結,可以繼承并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的精神。同時,紀念館作為法定性的紀念管理機構,其歷史紀念的信息資源是其他機構無法比擬的。因此,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部門,需要加強對紀念管理工作的進一步拓展,注重紀念工作的教育功能性,通過紀念館的優化設計,提升紀念資料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3]以及紀念館的展示與宣傳效果。
2.2 有效提升紀念館愛國主義基地的教育效果
為了提升愛國主義基地教育的效果性,需要注意展示水平的穩定提升。因此,在展廳布置過程中,要注重以下幾點內容。
第一,構建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式,為紀念館愛國主義基地的文化建設提供良好支持:①運用聲、光、電等技術實現多元化的項目互動;②重視紀念館建設的完整性,有效提升展廳設計的風格性及樣式性。
第二,需要實現展覽項目的合理統籌規劃。針對不同展覽內容的不同定位,進行特色化展示方案的設計,增強展廳設計的特征性及亮點性。在展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可回收性高的材料,并在裝飾造型設計的基礎上滿足展覽的核心晉升,實現傳統裝飾與載體設計的穩定提升。
第三,需要通過三維動畫、3D全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優化技術的創新,增強展覽項目設計的生動性及吸引性,保證館藏珍品紀念項目設計的核心意義,為信息的采集及收集提供穩定支持[4]。
第一,紀念館管理工作要想實現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特色化,需要將內容作為根本,通過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環境的優化,改變教育內容的單一性問題,形成特色化的教育體系,從而為展廳的設計以及教育功能的提升提供穩定支持。因此,在現階段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功能優化的背景下,需要從教育活動角度出發,在開展教育活動的同時,打造紀念館自身品牌形象,貼近群眾的生活文化,吸引觀眾的關注度,為紀念館歷史工作的構建及文化內涵的提升奠定基礎。
第二,在各級紀念館管理體系優化的背景下,需要堅持以大局為基礎的服務創新理念,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基本需求。通過文化創設,堅持貼近中心、貼近實際以及貼近群眾的文化創設原則,實現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合理構建,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維護黨和國家的基本原則,把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建設作為核心,充分利用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進行紀念館文化內涵的構建,從而保證紀念管理工作的穩定設計。與此同時,需要按照單位、政府的基本需求,進行中心工作、重點任務的核心設計,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充分滿足紀念管理工作建設的基本需求,弘揚良好的道德風尚文化,促進文化的有效傳播,提升受眾群體的道德體系,為針對性專題項目的研究提供穩定支持,通過作品的創作及優化,豐富紀念館建設的本地化特點,促進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機制的個性化創新[5]。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社會經濟運行的背景下,需要強化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的文化建設,通過愛國主義基礎性文化的建設及開展,將教育作為基礎,充分保證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的穩定優化。在多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文化設計時,需要豐富紀念教育基地的穩定性及協調性,通過建設體系的優化,進行豐富項目活動的開展,減少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形式的單一、教育片面等問題,使紀念館教育基地在理念上有所轉變、在內容上有所創新,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從而不斷提升文化內涵及教育效果。
[1]王丹娜.關于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問題的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
[2]謝永憲,張利,孟慶慶.國家綜合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研究[J].北京紀念,2014,12:25- 27.
[3]朱萍.新形勢下加強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思考[J].黑龍江紀念,2015(3):43- 44.
[4]趙弘邁.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幾點思考[J].紀念與建設,2012(2):68- 70.
[5]蔡慧娟.綜合紀念館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思考:以漯河市紀念館為例[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49- 5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of Comprehensive Memorial
FENG Juan
(The Memorial Site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Social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Shanghai 200020,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morial bears the basic func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Memorial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core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memorial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core purpose through the design, so as to provide good support for the comprehens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morial.
comprehensive memorial;patriotism;education base;construction research
G26
A
馮娟(1986-),女,助理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博物館紀念館宣傳教育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E- mail:5143919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