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東
(德州學院音樂學院,山東 德州 253000)
聲樂,是音樂藝術的形態之一。作為聲樂藝術,它是一種以人的嗓音作為創造工具,以聲音的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抒發豐富思想感情的藝術。唱歌呼吸的基本原理就是:呼吸是唱歌發聲的動力基礎,氣息由人體肺部經氣管呼出時,喉頭的兩片聲帶閉合起來,由于呼吸的作用,使聲帶產生振動而發出的聲音,聲波又在各共鳴腔體內得到擴大和美化,進而經過造字器官的調節和組織,以及聽覺神經的指揮,從而發出準確﹑響亮﹑優美﹑動聽而又具有語言特征的聲音出來。
在聲樂學習中,我們主要用胸腹式呼吸法。這是一種運用胸腔﹑橫膈膜的腹部肌肉共同運動來控制氣息的呼吸法。這種呼吸方法易于全面調節呼吸器官的聯合能動功能,使胸腔﹑橫膈膜和腹部肌肉調節作用,共同完成控制呼吸的任務。在吸氣時,由于橫膈膜下降,并與張開的肋骨同時進行,使胸腔全面擴大,不僅 增強了氣息的容量,而且易于控制氣息的呼出,使氣息呼出時平穩﹑均勻﹑深沉﹑飽滿,便于氣息在運用時的把握與調節。這種呼吸方法目前被公認為是一種有助于提高聲樂演唱與教學質量的歌唱呼吸方法。
呼吸實際上是呼與吸有機協調的生理運動。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原本是無需訓練的,但歌唱的呼吸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經過嚴格的歌唱訓練形式的一種呼吸?,F在我將吸氣,呼氣與呼吸綜合訓練要求和方法介紹如下:
要求訓練深吸氣的方法,做到位置深,氣量大。如“聞花香”一樣自然輕柔,感受腹腔擴大,橫膈膜下降的感覺。吸氣訓練要求有節律﹑有控制平穩均勻自如的呼氣。如練聲時發長音“si”一樣,感受氣息從腹腔流出的感覺。
唱歌呼吸與一般呼吸一樣,都是聯合整體的循環活動,所以將呼與吸的動作進行整體機能的綜合訓練是十分必要的,我將它分為以下幾種訓練方式:
1.緩呼急吸(基礎),這是一種最基礎的呼吸方法,只有練好這種呼吸方法,才可以進行其他的方法。
2.急吸緩呼,這種訓練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在唱歌過程中,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呼吸,所以就要急吸緩呼,并且要保證吸的質量,所以學好聲樂這種呼吸方法必不可少。
3.急吸急呼,這種方法就像狗吐氣一樣,可以增強橫膈膜的彈性,對演唱的頓音有很大的幫助。
4.緩吸急呼,這種呼吸方法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和結尾部分常用,這是一種高音,強音的訓練方式。
5.有聲的呼吸訓練,這是一種自然的呼吸聯系形式,像平時說話,打哈欠﹑呼喊等都是有聲呼吸的表現形式。
6.哼鳴練習,又名哼唱,俗稱閉口音練習,這種方法,是讓聲音從鼻腔發出來,從而帶動頭腔共鳴,俗話說能哼多高就能長多高,所以這種方法是使歌唱者獲得聲音高位置的有效方法之一。
為了要唱完一個樂句,有時甚至是一個比較長的樂句,呼氣的時間就要延長,這個延長就要依靠呼吸肌的幫助。也就是腰部的力量,從呼吸開始到結束,腰部要一直保持一個非常緊張的狀態。想要演唱好一個樂句就要把氣吸的深,吸的到位,從而才能支撐一個作品成功演出,并且可以控制它,要想練好腰部的肌肉就要把橫膈膜變得很有彈性,可以讓氣充分進入腰部從而完成一個較長的樂句。對于這種訓練我們在平時就可以訓練比如搬鋼琴,向下彎腰九十度,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氣息全部進入自己的腰部,只有把氣吸夠了才能夠作為支撐,才能夠控制。站姿也是歌唱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當你站立時,也要時時刻刻記住彎腰和抬琴時的狀態。
演唱低音時,就是將氣息灌入胸腔,產生胸腔共鳴從而產生渾厚,低沉的聲音,這種聲音讓人聽了之后很厚實,就像水牛的叫聲一樣低沉有力,胸腔震動的幅度越是大,聲音就越是有力,越是渾厚,聽男低音演唱的時候,就像一排排音浪,直沖向你,讓你無法閃躲。就像歌劇《弄臣》中的貴族蒙特羅內伯爵的唱法一樣,他的訓斥,沒有人能夠躲得開,也是一種權利的象征。而高音卻跟低音有很大的不一樣,高音的唱法就是將氣息從胸腔灌入頭腔和鼻腔,從而達到高位置吐字,這種方法可以使聲音更加的有穿透力,使所有的聲音都集中在一個點上,然后拋出去。如果說在聽低音演唱時是一排排的音浪,那么高音的表現方式就是一個無孔不入的音柱,直擊你的耳朵,讓你的耳朵不會再有第二個聲音進入,很是霸道。就像莫扎特著名歌劇《魔笛》中夜后的唱段《復仇的火焰在我胸中燃燒》很完美地演出了夜后的憤怒。所以不同的共鳴腔體也會產生不同的戲劇效果。
在聲樂學習中,氣息的掌握與使用至關重要,好的呼吸方式可以讓聲音更加完美。在練習時發出的聲音要盡量使聲音自然﹑圓潤的發出來,只有找到正確的呼吸方式才能才使演唱更加自如。
[1]聲樂基礎訓練教程第一、二冊[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
[2] 林逸聰.音樂圣經[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3]聲樂表演基礎教程[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