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紅 任鳳國
(吉林省蛟河市文化館,吉林 蛟河 132500)
關于群眾性聲樂輔導的探索
沈玉紅 任鳳國
(吉林省蛟河市文化館,吉林 蛟河 132500)
社會在進步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文化也呈現出不斷繁榮發展的狀態。在這一背景下,人們也開始追求精神享受。所以各級文化館的相關干部、聲樂輔導老師就要全力出動,全面開展群眾性聲樂探索,將聲樂輔導進行社會性大范圍的普及。正確開展聲樂輔導不僅可以使音樂在人們群眾中傳播開來,也提高了大眾的審美情趣,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樂趣。如何進行群眾性聲樂輔導是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群眾性;聲樂輔導;特點;注意問題
目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可見人民群眾的精神追求呈現出越來越高的形態。物質文化在發展,溫飽問題得到解決,所以人們的生活就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普通的物質形態,而是應該追求精神享受。群眾性聲樂是一項符合大眾的文化活動,可以豐富群眾的生活,增添其樂趣,提高審美情趣和生活質量。對于聲樂老師來說,就要考慮到如何才能對群眾進行有效的聲樂輔導,提高學習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聲樂老師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能夠很清楚地了解群眾性聲樂的特點,這樣才有利于群眾性聲樂水平的提高,下面我們來進行具體分析。
聲樂的通俗唱法最早源于海外,大陸還未盛行。以改革開放為分水嶺,此后,海外的通俗唱法就蔓延到大陸,掀起一股聲樂風。在流傳的過程中,歌唱的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由傳統的以單一的“唱山歌”和“樣板戲”為主的形式融合了由國外引進的流行歌曲,這樣的流行歌曲在大陸非常受歡迎,被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都廣泛接受,可謂是老少皆宜。但是,正因為人群的廣泛性,也導致了群眾行性聲樂輔導的特殊性。不同群體的聲樂基礎、文化程度和嗓音的差異,使他們能接受的范圍也有所不同。和專業的院校聲樂輔導不同,群眾性聲樂輔導不具有專一性,沒有專業的老師進行專業輔導,且專業院校的輔導針對的群體差異小,減少了輔導阻礙。但群眾性聲樂老師必須要在教授前期做好調研,了解群眾的聲樂基礎以及聲樂愛好者的聲樂問題,在教授的同時,要著力提高群眾的聲樂素養,加大他們對聲樂的了解程度。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熱情和興趣,最終提高學習者的聲樂水平和音樂素養。
(一)聲樂學習群體存在廣泛性
聲樂學習群體非常廣,不管是從年齡、聲樂修養還是演唱風格來看,都具有很大差異。首先是年齡的廣泛性。在專業聲樂院校,學習主體主要是青年學生,教師在教授過程中不用過多的考慮主體的聲帶及音色問題,但是在群眾性聲樂輔導中,它面對的主體是所有年齡階段的音樂愛好者。其次是聲樂修養的廣泛性。部分學習者有聲樂基礎,而部分學習者沒有聲樂基礎,甚至沒有聲樂修養。但是在專業性的聲樂學校就不一樣了,他們有扎實的基礎,對口的教學。所以在面對群眾性的教學中就要注意整體的差異性,要照顧到所有學習個體。最后就是演唱風格的廣泛性。聲樂分為很多種,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等等,但是面對不同的種類,群眾性聲樂老師不可能做到專業性教學,也即為對口教師。在聲樂學校,不同聲樂會有不同教師,但是社會上的群眾文化輔導單位師資力量匱乏,不可能為其配備專業性教師,這就要求群眾聲樂教學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盡可能掌握更多的輔導方法,滿足不同群體的聲樂學習要求。
(二)輔導方式多樣化
群眾性聲樂不像專業性聲樂,有很多規矩,群眾性聲樂主要以娛樂性為主,在進行聲樂演唱的同時,可以愉悅身心,獲得享受。所以,群眾聲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需要運用技術性手段來進行教學,要通過通俗易懂,易于大眾理解的方法,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總結來說,主要有這三個要求:要求學生能夠說、要求學生想要唱、要求學生寓學于樂。首先,要想能夠唱的好,就要能夠說好。說是唱的基礎,唱是說的升華,說和唱都需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完成。通過對“說”進行不斷練習,使聲帶可以慢慢打開,為“唱”這個狀態打造一個良好的基礎,在“說”的過程中咬字,在“說”的過程中放松。所以,唱歌之前進行“說”的練習是很有必要的。其次,興趣是學習的前提,如果沒有興趣,就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學生要想著該怎樣去發聲,如何發聲,怎樣唱,如何唱,這樣才能打開興趣的大門。最后就是寓學于樂。群眾性聲樂本身就具有娛樂性質,沒有專業的如此嚴謹,而且進行群文體輔導的目的是為了讓群眾能夠放松,能夠在學習中得到快樂,享受聲樂帶來的幸福感,陶冶情操、健全身心發展。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去“玩”聲樂,給學習者給多的機會去實踐,進行自我探索,相互學習。比如,通過義務演出來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
群眾聲樂教師應該具有多面性和復合性,這樣才能滿足不同群體的學習要求。聲樂包含很多種類,由于群眾性聲樂的特殊性,教師更應該具備多種素質和能力,在理論上,不光要精通中外聲樂,還要精通音樂理論,除此之外,要重視文化修養,了解和輔導相關的一些知識,了解心理學、教育學等等一些方面的內容,這樣在輔導時難度才會降低。對于復合性,主要針對業務、組織和科技這三方面來說。輔導教師自身的知識能力一定要過硬,要能夠組織大家去學習、去聯系,否則在人員多的場合下,就不利于教學開展。再加上目前科技發達,計算機遍及各個角落,輔導員應該合理利用這些資源,不但可以減輕教學負擔,還能夠不斷更新聲樂知識,兩全其美。
所以,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要將眼光放的更加長遠,不能僅僅追求物質享受,還要注重身心的培養,目前自娛自樂的文化精神已經遍及全國,且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所以,聲樂教師肩上的擔子會更加沉重,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從而培養群眾的聲樂素養,提高群眾的審美情趣,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1] 陳國宏.群眾聲樂輔導的多樣性淺談[J].戲劇作家,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