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毅
(湖北省十堰藝術學校,湖北 十堰 442000)
鋼琴教育中藝術審美特性的體現
周曉毅
(湖北省十堰藝術學校,湖北 十堰 442000)
鋼琴是一門的藝術教學課程,屬于素質教育范疇,鋼琴教育不僅要進行鋼琴教學,更要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培養的關鍵。在鋼琴教學當中,讓藝術審美特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對鋼琴審美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鋼琴教育中藝術審美特性的體現進行了論述,希望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鋼琴教育;藝術審美特性;體現
鋼琴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具有浪漫的特性,在國際當中,鋼琴也是一大藝術潮流,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選擇學習鋼琴藝術。在進行鋼琴學習過程中,學生想要提高自身的鋼琴涵養,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還需要對技巧進行不斷地訓練,在鋼琴教學當中,藝術審美能力的水平尤其關鍵,需要以此為出發點對優秀鋼琴演奏者進行進一步的培養。我國鋼琴的教育發展還不夠成熟,在實際教學當中依然存在諸多的不足。
鋼琴并不是我國的產物,它起源于西方國家,很多非常經典的鋼琴曲也誕生于西方國家,有許多被人們所熟知的一些非常著名的大音樂家,比如肖邦、貝多芬等。中國學校的鋼琴課程,很大程度受到西方鋼琴文化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當中多會運用西方作品。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會對鋼琴課程教學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很多的學生認為西方作品才是最優秀的。這樣,是很難短時間內對學生藝術審美能力進行相應的培養的[1]。
在當今發展迅速的社會當中,功利主義越來越突出,這也是一大社會問題,一味的追求自身想要達到的目的,卻對一些道德行為不予考慮的,過分注重行為的結果,可以說,這樣的風氣的盛行,給鋼琴教學也帶來極大的影響。
例如在教學當中,學生在進行鋼琴的學習,一些學生卻不是因為愛好或者是興趣去學習的,只是為了追上特長生的步伐;很多學生的家長有一種攀比心理,使得鋼琴教學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色彩,這對鋼琴藝術化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所謂的技術主義概念,是在西方國家誕生的,鋼琴技術在西方國家當中的發展更為成熟,西方國家本身對鋼琴的研究非常早,技術發展方面更強于中國。西方國家對鋼琴技術的研究,更傾向于為藝術性的表達,對其物理實踐并不是很重視。鋼琴技術理論在中國滲透的同時,很大程度上也發生了變化,對于鋼琴技術,我國將其認為是一種彈奏鋼琴的技巧。長期下去,中國學生雖然能夠對鋼琴曲目進行熟練演奏,卻不能對進行進一步的突破。
鋼琴教學工作和其他教育工作有著很大的差別,充滿了藝術魅力,作為教學者自身的演奏技巧越高超,就能更好地將其中的藝術魅力全面展現。作為鋼琴教學者,在實際教學當中,不僅要對自身進行嚴格要求,更要對自身的專業素養進行不斷的培養。教師應該有著很強的演奏技巧,不管是手、還是心,都能夠熟練的掌握鋼琴的速度、節奏等;教師應能夠深刻的體會作品藝術審美特征,從而在演奏當中讓其可以更好的發揮,教師在給學生進行鋼琴教學課程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視奏、視覺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強化,讓學生有良好的基礎,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
長期的教學當中,存在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水平也沒有得到提升的現象,一方面是學生不努力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本身以及教材的缺陷所致。可以說,通過音樂教育的開展,是鋼琴教學事業發展的關鍵,更是培養人才的首要途徑,然而,一些學校在進行鋼琴教學課程的開展方面,未對專業的教師進行針對性的配備,很多都是音樂教師進行鋼琴課程的教學。
例如學校設置了鋼琴教學,卻未對教材資源進行及時更新,給教學質量方面帶來極大的影響。作為學校,想要讓鋼琴教學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應該對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組建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及時更新教材資源,促進鋼琴教學事業的有效發展[2]。
想要有效地開展鋼琴教學,選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以鋼琴藝術審美教學基礎要求為出發點,對曲目進行精心篩選,在本身的教學曲目中,將國內的一些民族曲目進行適當的增加。當然了,在教學當中,教師還應該對人文精神理念進行恰當的引入。
例如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將人文精神概念引入,并將其作為教學理念,幫助教師和學生正確的認識到鋼琴演奏的內涵。
在鋼琴教育當中,充分了體現藝術審美特性,對鋼琴教學事業的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意義重大。作為教學者,應該真正的認識到藝術審美特性及教學意義,對學生的藝術審美特性進行有效培養,這樣才能更利于鋼琴教學效果的提升。促進學生藝術品格形成。
[1]王琳琳.談高師鋼琴教育在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中所起的作用[J].大舞臺,2016(09):89-106.
[2]梅寒.研究性教學理念在高師鋼琴教育的運用[J].音樂探索,2017(02):9-18.
J6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