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維 何余海 江西科技學院
近年來,市場環境不斷轉變,專業化人才需求逐漸增加,而干擾人才提供的主要因素則是當下我國院校藝術設計的教學形式。就藝術設計的教學而言,其單調的教學形式已無法順應現代學生的發展,學生缺乏積極學習的熱情,缺少創新意識,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不能有機結合,提高優質藝術設計教育勢在必行。
從我國院校藝術設計的總體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高校缺少有較多實踐閱歷的專業型教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國內各高校,尤其是本科類院校在師資招納的進程中僅重視文憑與學歷,致使藝術設計的教師團隊中擁有較高學歷且兼具豐富實踐閱歷的教師非常有限;第二,師資團隊中大部分教師講解的知識難以和實踐有效融合。不難發現,院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總體環節中,師資力量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1]。
伴隨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提升,藝術設計相關專業逐漸變成焦點專業,從宏觀來看,我國教育部門在相關高校全力推行開設此專業;從微觀來看,莘莘學子開始擇選藝術設計專業。在此種大背景下,藝術設計教學固然會存在一些隱藏問題:
首先,學科的區分不夠明確,藝術設計所涵蓋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若是無法劃分藝術設計專業的分支專業,大部分學生貌似掌握了大量藝術設計要點,實則在步入社會工作崗位中并沒有高效利用。
其次,學科區分不夠細化,容易導致人才定位精準性嚴重降低。21世紀所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對人才的定向栽培就變得非常關鍵。
現階段我國院校的設計專業因為課程內容單調,普通的高校通常是三年的理論知識,一年實習期。而此專業最關鍵的特征便是全面性,和其余科目的交叉點眾多。比如:工藝設計、設計材料、設計信息技術等,因此藝術設計的所有流程均要緊隨時代的腳步。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大部分高校對藝術設計的教育并未給予高度關注。
新時代下的教師,要在職稱與學歷方面有所提升,并且要重視對專業構造與學源的科學性,學校不可固守以往理念而輕視對專業教師的需求。尤其是在學歷上要充分和職稱評級聯系起來,要和其余科目相同。此外,要創造良好、健康的用人氛圍與條件,在積極留住內部人才的同時,還要加強引入外部人才,盡量改善師資團隊的學源構造,提高學歷綜合水平。還要及時運用各種教學環境與教學觀念,進而全面提升師資團隊的總體能力。
在師資方面,相關高??蓮钠溆嘣盒;蚴茄堃恍I人士等兼任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這樣不但能改善高校師資力量匱乏的現狀,還能完成各個院校間的人才資源同享,有助于合理分配教師資源與開發教師的主動性。在現實教育過程中,針對技術性與專業性要求較高的課程,例如,印刷工藝、材料、專業攝影等,不但可邀請一些專業人士來傳授,還可邀請一些企業中生產一線的技術精英來講解,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大大調動,同時為學生供應了實習空間,是塑造社會所需專業型人才的重要舉措。學校還要為廣大教師提供進修、再教育和培訓的契機,讓其不斷提升自我,學習先進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2]。
課程安排要緊緊貼近實際的人才塑造目標展開的。藝術設計不但是一門邊緣科目,還是一門綜合科目,其要將其余有關科目的知識作為根基,抑或是理解成通過其他科目的知識來擴充設計人員的素養。設計藝術需要相關人員在重視專業技巧的塑造之上,還要重視學生的理論素質,創新意識的塑造,包括組織能力的培育。相關院校要依據自身的專業定向塑造目標,建設科學的課程系統,改善課程構造,科學布置專業課與公共課的占比。在公共課程安排方面,要合理添加和設計專業有關的理科、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工科等方面的教育內容,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視角廣闊的知識環境?,F階段高校各種各樣的學科資源對提升學生科學的知識構造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這為塑造高素養的設計人員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專業課程的布置中要重視相關理論課程,尤其是能良好反饋學科進步歷史與展現學科人文修養的課程,提升學生對此專業的好奇心,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創造水平與社會順應水平[3]。
另外,還要全方位獲得社會創學資源。高校不可僅依靠常規的財政撥款來創學,還要開辟社會化渠道。大部分院校要積極推進設計教學社會化的腳步,堅持貫徹產教結合的制度,加強多方協作,與實習、實操等流程緊密相連,這樣不但能擁有先進的設計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效率,還能提升設計教學的社會效益。
實踐教學是所有科目教學的關鍵流程與核心構成部分。藝術設計是一種實踐操作性較高的專業,學生在理解所學知識的前提下,一定要強化實踐操作鍛煉,這便需要各個院校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進程中重視相應的實踐教學。首先,關于實操課與理論課的課時搭配要科學;其次,要提升實操課教育條件。這方面的提升可使用不同途徑:第一,院校要加大相應的成本投入力度,提升創學條件;第二,院校要強化和社會的溝通,積極運用社會中各個單位、企業等,為學生打造和諧的實踐氛圍;第三,學生專業的實習環節必須要全面加強,其不但是專業實際的應用一環,并且還是實習時期學生主動向社會引薦自己的主要渠道,高校要有效創建實踐基地,為學生將來就職提供有利條件。
針對教育來說,講解的內容雖然關鍵,然而如何監管同樣不容小覷。教學和監管中的不足,大大制約了人才塑造品質。監管中產生效益,教育同樣如此,藝術設計專業更要加強管理。各個院校要積極實現監管規范化、教育標準化,將教育常規當作突破口,對廣大學生和教師加大要求,創建較為健全的教學監管規范和評判方法,確保執行到位。在此基礎上,才可切實提升教育水平與人才塑造品質,才可讓藝術設計專業更好地滿足社會要求。
綜上所述,伴隨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往的藝術設計教學早已無法滿足社會要求,要想扭轉此現狀,有關高校一定要強化師資團隊創建、科學運用學科資源優點、改善課程構造、重視實踐流程、加強教學監管,從而全面確保學生實現學以致用,讓更多學生成為社會和國家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