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波 青島藝術學校
信息化教學設備已然進入中職學校視唱練耳課堂,為豐富視唱練耳教學手段和培養學生的“視聽唱”能力提供了明顯的助力。視唱練耳學科是中等職業學校音樂專業的基礎技能學科,內容主要包括唱譜和聽音兩大部分。其中,視唱部分以節奏視唱和單聲部旋律視唱為主,聽音部分主要分為單音、音程、和弦、節奏及旋律的聽辨聽寫五個方面。
在唱譜訓練和聽辨訓練中,音程的模唱、構唱、聽辨和應用訓練占了很大比例。筆者在《三度音程練習》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使用Musescore打譜軟件和X-piano手機APP軟件,從“視聽唱”三方面入手,完成了一次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所開展的視唱練耳公開課。
(1)Musescore是一款計算機打譜軟件,具備五線譜打譜和試聽功能,可將教材中的題目輸入計算機,學生通過看譜認識音高,通過聽旋律強化音準,一舉兩得。
(2)X-piano是一款借助智能手機(IPAD)操作的模擬鋼琴鍵盤軟件,具有音調準確、布局合理、操作容易的特點,可幫助學生模仿和校正音準,實現“一人一琴”的學習狀態。
《三度音程練習》的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大、小、增、減三度音程的模唱、聽辨、構唱和應用練習。此次公開課分為“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三個教學環節,而非傳統的課上實訓。
(1)教學目標:完成三度音程的模唱、聽辨、構唱,并應用到視唱中;(2)教學重點:準確模唱和構唱大、小三度音程;(3)教學難點:準確區分大、小、增、減三度音程的色彩,并聽辨唱名;(4)教學手段: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使用Musescore打譜軟件制作譜例及MP3音頻,使用X-piano校正音準,通過手機微信群和多媒體設備共享播放。
在“課前預習”中,筆者將《三度音程練習》的預習內容輸入打譜軟件,并將電子譜例轉化為MP3格式的音頻文件,供學生在智能手機上下載播放,實現“邊看邊聽邊唱”的三合一預習模式。
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總共分為以下三個環節。
(1)問題討論
①如何自查模唱和構唱三度音程的準確性?②如何自查聽辨三度音程性質和唱名的準確性?③如何糾正偏離的音高?
(2)自主練習和糾錯
①三度音程模唱;②三度音程構唱;③三度音程聽辨。
(3)實戰應用
傳統音樂教學對于音樂感覺的培養,需要借助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通過模擬練習后才能完成,而數字化音樂教學,由學生一人就可完成對此項目的學習[1]。教師可在課堂上借助Musescore打譜軟件調整譜例難度,實現分層次教學。
通過本課學習,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模唱、構唱和聽辨三度音程的方法技能,并會在視唱應用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傳統教學成熟經驗的基礎上,恰到好處地制作、運用好教學課件、教育資源,將會把視唱練耳的訓練水平提高到一個更新的境界[2]。
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音高更準確,音質更穩定;(2)內容更豐富,變化更多樣;(3)音色花樣多,聽力訓練更全面。
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使用Musescore打譜軟件制作的音頻,其豐富的音色和傳統的鋼琴單一音色相比,是傳統訓練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
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了視唱練耳教學的內容,構建了師生合作學習的關系,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文通過介紹和使用Musescore打譜軟件與X-piano手機APP兩款音樂軟件,結合課堂實例分析,從輔助預習、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和針對性復習等方面,探究了信息化教學手段對視唱練耳教學的輔助作用。筆者謹以此文探究信息化教學手段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探索其積極有效的輔助作用,希望為共同探索這一課題的師生提供些許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