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榮 深圳市羅湖區文化館
形體語言源于生活,人們通過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和對事物的態度。在影視和話劇作品中,形體語言在經過加工以后,被演員用于表現人物內心和性格。形體語言包括演員的形態、神情、動作等,相比語言表達的蒼白,形體語言顯得更加生動形象,往往能夠在不經意間觸及人物的靈魂。演員通過形體語言可以表現出人物細微而復雜的心理狀態,觀眾通過形體語言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因此,作為演員,要提高自身的形體語言運用能力,就要從生活入手,觀察形體語言,分析形體語言,從中總結出形體語言的共性特征,進而掌握形體語言的規律,并將其運用到表演中[1]。
就現階段而言,形體語言的表現形式可以劃分成空間語言、身勢語言和情態語言三類。無論哪一種語言,都是從實際生活中總結而來,和生活中的形體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接下來,我們就分別對這三種形體語言形式進行分析和探討。
空間語言是一種通過空間來表達內心情感的無聲語言。人們對于空間和距離的感覺往往是很微妙的,舉例來講,領導和不同的訪客之間距離不同,如果訪客小心翼翼,下意識地保持和領導的距離,并且以站立的姿勢進行交談,說明訪客地位相對不高,或者與領導不熟;反之,如果訪客毫無顧忌,直接坐在領導對面與領導對話,說明其與領導地位平等,或者與領導關系親近。演員在表演中加入空間語言,可以自然而然地傳達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收到良好的表演效果。
身勢語言主要指的是肢體動作語言,也就是演員通過頭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動作來傳遞某種信息,表達某種情感的語言。身勢語言和生活的聯系更加密切,最常見和最簡單的身勢語言就是點頭和搖頭,不僅如此,身勢語言在很多成語中也有所體現,如搔首弄姿、捶胸頓足、垂頭喪氣等。研究表明,身勢語言在很多時候往往是下意識的,比如緊張的時候咬嘴唇,焦急的時候來回踱步等,人物的內心情感在不經意間會通過某個動作表現出來。因此,演員在表演中加入身勢語言,可以使表演更加凝練、傳神,提高藝術感染力。姿態語言是身勢語言的核心和關鍵,尤其是對于話劇作品來說,其藝術表現效果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姿態語言的運用,話劇舞臺所能展現的內容有限,因此姿態語言在話劇表演中往往有著豐富的內涵,觀眾只有讀懂了演員的姿態語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話劇作品。
情態語言是三種語言形式中難度最高的一種,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種。演員要依靠面部表情的變化來反映人物內心的復雜情感,而非單一的人物情感。從生活中的情況來看,人們內心情感的復雜性使得面部表情也常常呈現出多樣性、不確定性的特點,甚至存在矛盾,如哭笑不得、悲喜交加、怒極反笑、五味雜陳等。相比空間語言和身勢語言,情態語言的表現內容更加豐富,對演員表演提出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演員要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提升演出效果,就要在情態語言的錘煉上多下功夫。
形體語言是演員必須具備的表演技能,也是影視和話劇表演專業的課程內容,然而很多演員在實際表演中都不擅長運用形體語言,其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首先,演員的表演知識不足,表演功底也不夠深厚,在藝術方面缺少相應的造詣,對于生活中的形體語言缺少觀察:挖掘和探索;其次,一些演員沒有表演經驗,盡管學習過如何使用形體語言進行表達,但是在表演過程中由于過度緊張,很難把握好形體語言的運用,從而使得表演過于刻板和機械,表現力大大減弱。其次,場地、道具和角色等外在因素有時候也會對演員形體語言的運用造成一定的限制。
首先,形體語言源于生活,只有貼近生活的形體語言,才能吸引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也只有貼近生活的形體語言,才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與接受。因此,演員要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總結生活,對生活中的形體語言進行提煉加工,變成適用于影視和話劇表演的形體語言,在表演中進行運用。其次,演員要在基本功的錘煉上多下功夫,改變重對白輕形體的錯誤思維,加大身體訓練的力度,使形體更具美感、四肢更加協調,形體動作靈活豐富,為提高形體語言的運用能力奠定基礎。復次,演員要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和藝術造詣,根據自身的條件,逐漸形成個性化的形體語言,使形體語言在表演中產生獨特的魅力。再次,演員要在演出中不斷積累形體語言運用的經驗,豐富自身的形體語言,提高形體語言運用的熟練度。最后,形體語言的運用效果,與觀眾的審美也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演員要結合觀眾的審美來設計形體語言,避免形體語言的運用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五、如何更好地將體態語言運用于話劇表演
為改善話劇演員本身基礎薄弱的問題,必須做好培訓和學習活動,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培訓和訓練,除了練習基本的發聲和表演技巧外,還應該不斷地培養表演人員的個人藝術素養,從根本上提高其綜合素質,以便更好地將體態語言運用到話劇表演過程中。
實踐經驗的積累對于話劇表演人員來講十分重要,表演人員如果能夠熟練和靈活應用體態語言,才能使話劇語言精髓及體態語言本身的藝術價值最大化,將其展現給觀眾。大量的經驗積累往往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話劇人員表演的自信心,更好地掌握話劇表演的節奏,更加靈活地運用體態語言。
體態語言能使觀眾更好地了解話劇劇情的發展,真正體會人們性格的特征,所以,在進行話劇表演時,必須真正了解觀眾的性格及話劇情節的發展,通過運用體態語言保證話劇藝術價值的實現。在運用體態語言時,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必須結合自身實踐經驗不斷完善和創新體態語言,從而真正體悟出其藝術價值。另外,體態語言在話劇表演中的運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要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積累,并且要善于思考,與當地的實際進行有機的結合,從根本上提高話劇表演的審美價值。必須要結合新時代的發展不斷完善和創新話劇體態語言,不斷從根本上提高話劇表演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從根本上提高話劇本身的藝術價值,最終為觀眾呈現越來越精彩的話劇表演,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
形體語言是演員傳情達意、與觀眾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演員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牽動觀眾的心,讓觀眾融入表演中,與演員產生共鳴。一部影視或者話劇作品之所以精彩,正是因為演員表演中使用了大量的形體語言,才使得表演流暢完整,一氣呵成,帶給觀眾以美的體驗和心靈的震撼。因此,作為演員,一定要重視形體語言,在表演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形體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