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群
(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實驗中學,浙江 金華 321200)
對于初中生來說,對新鮮實物有著很強的接受能力,只要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并投身到其中,必須會取得不錯的學習效果而在音樂教育中,融入詩歌,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其感覺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從而真正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當中。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突出音樂教學的重點部分,制定合理的音樂詩歌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詩歌教學前,一定要合理將音樂教育滲透到其中,并讓學生先對詩歌與音樂間的互通性進行了解和認識,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思想上接受運用音樂來講授詩歌的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傳統運用音樂形式展現的詩歌講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與音樂間的關系。如“琴歌”就是古希臘抒情詩當中,最具成就的詩體形式,可以運用吟唱的方式來進行表達,也可以跟隨音樂吟唱的形式。通過一些案例和故事來讓學生明確詩歌與音樂間具有互通性,從而讓學生更快地接受這樣的教學形式。
在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具有歷史色彩的詩歌與音樂間的互通性,也要對語文教材中的詩歌與音樂間的互通性進行挖掘和講解,并且運用帶有韻律的節奏吟唱詩歌,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來運用自己的歌唱形式來吟唱,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音樂并理解詩歌。通過運用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使學生在詩歌課堂上更好的感受到詩歌和音樂的魅力,并且也能讓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表達自己情感,并與詩歌參數情感上的共鳴,真正理解音樂的內涵。例如在學習古典音樂課時,可以融合詩歌《天凈沙·秋思》,將詩歌意境音樂融入其中,讓學生對詩歌﹑音樂都產生興趣,讓學習通過對音樂的理解去閱讀詩歌﹑吟唱,以此來提升整體教學氛圍,增強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掌握。
對于音樂來說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作曲者創作時都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個人經歷來進行創作的。而且音樂在發展中也逐漸有了時代的烙印。而古代詩歌要比現代詩歌要更難理解,而詩人都會將自己的情懷和思想結合到詩歌當中,以此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不要脫離音樂創作背景來開展教學,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音樂詩,以保證學生能夠與音樂創傷者產生情感共鳴,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音樂歷史背景進行了解,從而真正是學生理解詩音樂的內容。
在讓學生了解音樂背景的同時,開展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音樂內容和其表達的情況,從而真正提升學生學習水平,增強教學效率。但初中生年紀小,生活閱歷以及理解能力等因素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很難對音樂背景進行定位,而這一點與傳統的教學形式有著很大的關系。對于以往的音樂教學當中,很多教師都是運用語言或是PPT等設備開展教學活動,而對于這樣的教學形式非常不適合學生發展,也無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音樂內容。而在教學中運用音樂教學來優化語言教學的缺憾是最有效的形式。在教學前教學要在備課時間內選擇與教學內容相符的詩歌,并在詩歌的作用下使學生更好的體會和感受音樂情感,從而更好的理解詩歌內容。例如在學習《外婆的澎湖灣》時,教師可以引入《鄉愁》等有關家長的詩歌,對音樂進行深度挖掘,明確其背景,并伴隨低沉﹑緩慢﹑典雅的音樂,也可以運用鋼琴曲或是沙克斯曲等。并且在教學音樂時,要對其音樂的發音進行調整,必要出現發音不準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情,迫切想回到家鄉的懷抱,以及離鄉多年的遺憾。
音樂的魅力能夠通過其語言﹑聲音進行體現,也能從其本身的意義上感受出來,并且可以從音樂內音韻美來表達。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詩與音樂的魅力逐漸被淹沒,而且在課堂上向學生學習音樂的目的也逐漸從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欣賞能力轉變為目的化和應試化的形式。而對于這樣的思想也對學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使學生認為學習詩歌只為了拿高分,對于音樂的美并不重視。導致很多學生喪失了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對學生未來發展與成長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當中,教師應將詩歌教育滲透其中,修正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真正有效地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真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詩歌的伴隨下更好的感受音樂的魅力,真實感受到詩歌的音韻之美。
例如在學習《水調歌頭》的歌曲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設計教學活動,教師也可以將其歌曲融入到教學當中,通過讓學生對歌曲進行欣賞,使學生初步對詩歌進行理解,并談一談自己對詩歌及音樂的感受,之后在結合自己的想法來吟唱詩歌,進而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真正有效優化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增強自身學習能力,進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融入詩歌是一種創新的方法,教師必須要重視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并在教學中將詩歌教育滲透到其中,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并在詩歌的伴隨下真正理解音樂內容,科學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水平,為促進學生未來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