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潔
(大同大學音樂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琵琶快速演奏技巧訓練之探究
王欣潔
(大同大學音樂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快速演奏不僅是琵琶演奏的重要技巧之一,更是評價一名演奏者快速演奏能力的重要標準,因而也間接反映出一名琵琶演奏者的綜合演奏能力與水平。本文著重從右手、左手來探究琵琶快速演奏技巧訓練方法,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琵琶的快速演奏技巧。
琵琶;快速演奏;技巧訓練
琵琶是我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彈撥樂器之一,因其多樣的演奏技法支撐下演繹出了許多傳統以及新時代的琵琶樂作品。由于大多數的彈撥樂器,均是以“點”為基礎,且大多數的樂曲中,點與點之間的連接相當緊密,因而形成了快速演奏技巧。在琵琶演奏方面,快速演奏技巧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樂曲整體的張力及其所想要表達出來的舞臺效果,因而快速演奏水平成為了評估演奏者整體演奏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亦是琵琶演奏者最難以掌握和突破的琵琶演奏技巧之一[1]。關于琵琶快速演奏技巧的訓練涉及到許多方面,包括右手手指與手腕之間的配合、右手手指過弦、左手換把與跳把、左右手的配合等等。本文著重從左手、右手、左右手系統三個方面對琵琶快速演奏技巧的訓練進行了探究。
首先是右手技術動手方面,其在演奏過程中,需注意手指前端動作復合功能的運用,此為右手指法需掌握的基礎,其對之后快讀彈挑與其他動作的運用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練習者需先對相關動作進行體會,進而悟得快速演奏需幅度小、力度大的道理,然后結合自身所悟展開實踐練習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訓練的效果。此外,在右手技巧訓練中,演奏者需注意在演奏過程中,手臂的力量不宜發生大的變動,要從始至終保持最初的感覺[2]。琵琶樂中的快速彈奏大都需要快速彈挑執法來完成。因而掌握最基本的指法在琵琶快速演奏技法訓練最為關鍵,其將直接影響到琵琶演奏質量的高低。
(一)彈挑訓練
手型、力度、過弦與耐力是掌握琵琶快速彈挑技巧所必然面對的四大關卡。
1.手型關
任何樂器或樂曲,其在開始階段的基礎的動作均是擺正手型。若手型擺放出現差池,不僅會影響到演奏之音,更會讓彈奏著感到十分別扭。因而要想彈奏出好的琵琶樂作品,首先必須掌握正確的手型。正確的琵琶演奏起手型應是左右兩手在握琴時,需保持手心中空,手指完全呈半握拳狀。右手拇指與食指指尖要緊貼,框出小圓型,這便是琵琶技法中常見的龍眼指法。該指法的優點在于指尖距離相對較小,便于轉換,從而加快了彈挑的速度。除龍眼指法之外還有雞眼指法與鳳眼指法等等,但由于該兩種指法指間距離相對較遠,不利于快速轉換,因而不適用于快速彈挑[3]。
2.力度關
人的手指處于神經系統的末梢,加之在琵琶演奏過程中,因反彈作用力的存在而常常令演奏者感到手指軟弱無力,進而影響了彈奏速度。因此,要想琵琶快速演奏技巧,便需加強對手指力度的訓練,而關于手指力度的訓練應首先從慢節奏的樂曲入手展開聯系,當指尖有了一定的力量后,便可逐漸加快訓練節奏,即選擇快速與慢速演奏結合的方式,以提高手指指尖活力。當然,手指力度的訓練重在堅持,唯有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提升個人的琵琶演奏能力水平。
3.過弦關
所謂過弦,即彈挑多條琴弦。而關于琵琶快速演奏技巧中的過弦訓練,其要求是要在彈挑多弦時向彈撥一條弦一樣的快速準確。要想做到此點,首先需始終保持規范的龍眼指法,做好手指交替的準備,其次,要準確區別順向與逆向轉換時的過弦走向關系,即要清楚何時該彈弦、何時該調弦。手指的轉換要及時,在前音將要抬起前便要按下下一音,不能等前音完全消失時再按,否則將拖延手指轉換速度[4]。
4.耐力關
部分琵琶樂曲中有著極長的段落,且要求演奏者需以較快的演奏速度完成演奏,方能表現出樂曲的整體效果,因而對演奏者手指的耐力有著一定的要求。關于手指耐力的訓練也應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則,且在練習過程中,即便手指出現酸軟無力等癥狀也不應停止練習,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手指的潛在耐力。當然,在開始練習前,可提前做做手操,鍛煉手指的靈活度,為之后的手指耐力訓練做足準備。
(二)輪指訓練
輪指的訓練看似繁瑣,但若能掌握其中關竅與技巧,便會輕松許多。關于輪指的訓練,首先需擺正手型,手指盡量放松,以找出手指關節發力的感覺。之后的觸弦動作應在找到手指關節發力感覺后再進行。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需注意控制手指的力度與速度,且需盡量放開手指關節。在此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輪指的訓練不宜以彈曲子的方式來進行。
針對以上關竅,若能找到其中的感覺,再克服急躁的毛病,終能達到一定的訓練效果。當然,要想切實提高自身的快速演奏水平,還需輔以專業的訓練方法,如針對右手五指,為讓每一根手指都像食指一般具有彈挑與滾奏的能力,便需打破常規彈撥方式,改用中指、無名指或小指進行彈撥聯系[5]。且在實際的練習過程,需有意識克服傳統常規彈撥定式,優先以其他手指展開練習,其中尤其以無名指與小指更需加大訓練力度,以克服人體的“先天性不足”。當然,在此過程中,仍需堅持由慢及快的原則,先從慢節奏的樂曲開始,著重訓練弱指,直至每一根手指的力度與速度均達標為止。其次,是在五指訓練過程中,需注意每一根手指所彈出的音質要統一均衡,并注意傾聽每一根手指的發音情況,以保持聲音的連貫與飽滿。
左手快速技巧的訓練主要要掌握按音和換把技巧。
(一)按音
按音主要包括抬起與落下兩個動作,當然,手指的抬起與落下需做到干凈利落才能達到快速演奏的要求。在手指按音過程中,需將四指保持拱立狀態,不得出現彎指。左手的按音主要有如下三種方式,即師音按法、動音按法和靜音按法。此外,按音還有常態、斷音與虛按之分。而按音色則分為泛音和吟音。其中泛音所考驗的是演奏者左右手的默契程度,其在演奏之時,左手泛音完需立刻抬起,右手則需及時做出簡單的指法。在此過程中,一定要用指尖觸碰琴弦,這樣才能讓泛音顯得干凈利落。
(二)換把
換把需注意的事項在于觀察前音的落處并找準下一音的位置。在換把前,一定要讓最后一音彈出滿拍,留下余音之后再松手。然后在余音將消未消之際快速換把。在此過程中,原本按住琴弦的手需微微隆起,避免塌陷,否則將不利于換把時手的移動。然后盡量抬高手腕,待手指能可在琴弦上無阻礙的滑動時再適當的壓腕并同時保持手指的快速與準確。當然,換把練習重在熟練,且要以平穩的心態來面對換把練習,切忌練習時的焦躁。如此手法便能運用自如。
掌握快速演奏技巧的關鍵在于一定要經過大量的慢速訓練,唯有先從慢速訓練入手,才能逐漸積累演奏的經驗。進而提升自身的演奏速度,并達到快速演奏的要求。在此過程中,輔以節拍器展開有針對性的訓練無疑是一種非常好的訓練方式。在節奏器的幫助下,不僅能讓演奏者演奏出更加準確的節奏,且在經過每一次的訓練后,演奏者能清楚的掌握自身哪些地方仍有不足,這將對演奏者起到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敦促其不斷向前。
在進行左右手配合默契度練習時,演奏者便可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琵琶作品片段來展開訓練,如在《流浪者之歌》與《琵琶行》中的快板段落便是極好的聯系材料。演奏者在訓練過程中,掌握好其他的指序與弦序便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總之,快速演奏作為琵琶演奏的重要技巧之一,是每一位演奏者所必須掌握的基本功。當然,要想掌握這項基礎演奏技巧,關鍵還是在于擁有扎實的基本功。因此,演奏者在練習過程中,務必潛心靜氣,先從慢速練習入手,待慢速演奏駕輕就熟后,快速自然水到渠成。此外,演奏者無必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絕不中途退縮,長此以往,必將掌握琵琶的快速演奏技巧,進而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與水平。
[1] 魏薇.琵琶快速演奏技巧訓練之探究[J].北方音樂,2014,05:90+96.
[2] 陳爽.傳統琵琶演奏技巧的文化內涵——論傳統琵琶演奏技巧(續二)[J].中國音樂,2012,01:104-110.
[3] 譚媛媛談琵琶彈奏中快速技巧的訓練[J].音樂生活,2012,06:55-56+65.
[4] 陳爽.傳統琵琶演奏技巧的文化內涵——論傳統琵琶演奏技巧(續二)[J].中國音樂,2012,02:38-43.
[5] 李貴昕.如何掌握琵琶快速彈挑技巧[J].小演奏家,2011,0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