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國華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麗江 674100)
探究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規律及發展形態
常國華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麗江 674100)
本文簡要闡述了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有關問題,強調了傳承民族民間舞與傳承民族精髓之間的關系,重點針對文化的傳承規律及發展形態進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使民族民間舞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擴大其影響力,使其精髓得到更好的傳承。
民族精髓;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發展形態
各民族生活方式不同,民族歷史背景以及文化背景也不同,在不同的環境下,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逐漸形成。民族民間舞蹈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其在生活以及勞動中,通過經驗的不斷積累,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是各民族的瑰寶,在世界文化逐漸滲透與融合的今天,傳承民族文化,是對民族獨特性的保護,對民族與國家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民族民間舞蹈并無明顯源頭,屬于廣大勞動人民在總結生活經驗的過程中,用以表達民族特色、文化信仰以及生活特點的一種方式[1]。在民族民間舞蹈中,動作、眼神等,都是一個民族綜合文化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偉大遺產[2]。不同民族的發展歷史不同,居民生活環境、風俗習慣等,均存在差異,因此民間舞蹈的表達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蒙古族民間舞蹈以大氣、遼遠、豪放為主要特點,而傣族的孔雀舞,則以嫵媚、柔美為主要特點。民族民間舞蹈往往為群體性舞蹈,在舞蹈的表達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逐漸增強,人與人能夠逐漸形成一種羈絆,對于提高民族的融合性以及向心力具有重要價值。
(一)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世界在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逐漸連成了一個整體,外來文化逐漸滲透到民族文化中,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地位產生了極大的沖擊[3]。文化多樣性水平的提高,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促使文化進步的關鍵,但需認識到的是,文化的融合不應消除文化的獨特性。我國需加強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重視,使各民族的獨特性得到長久的流傳,使其成為民族的標志,這是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二)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規律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具有一定的規律,而社會的經濟與政治等發展現狀,便是影響其傳承規律的主要因素。
首先,從經濟方面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規律主要表現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對文化的傳承越有利。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就越高,在該環境下,人民無需為了生存而謀求過多的利益,社會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無需過度關注物質生活的前提下,人們往往會將精力用于對藝術以及文化的研究,受其影響,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必定能夠獲得更加肥沃的土壤以及更加良好的環境。
其次,從政治方面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規律主要表現為:社會越穩定,對文化的傳承越有利。一個國家的政治環境,是該國家政府治理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體現。與戰亂年代相比,在政治穩定,社會和平,沒有戰爭的環境下,人民安居樂業,其思想的開放程度會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對于文化以及意識的研究,也會更加深入,體現在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方面,便是對文化的進一步剖析與研究,這對于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4]。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形態,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藝術與生活的結合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為藝術的一種,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同樣應體現出這一特點。分析傳統舞蹈文化的特點,是對一個民族人民生活特點的真實體現,是促使其吸引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民族民間舞蹈文化,需加強與生活的結合,同時應與時代相結合,使舞蹈的表演,能夠成為各民族人民真實生活特點的體現,這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十分重要。各民族人民需認識到這一點,在文化多樣性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應樹立保護民族文化的理念,避免其受外來文化影響過于嚴重,使舞蹈能夠保持原汁原味,使其獨特性與象征性得到體現。另外,舞蹈的發展,同樣應高于生活,在真實體現生活情境的基礎上,應在舞蹈中,加入對于生活的感悟,從動作、眼神等角度出發,使生活中的場景放大化、夸張化,使其藝術性得以表達,使舞蹈的靈魂與精髓得以形成,進而促使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二)舞蹈與自然的結合
舞蹈應與自然相融合,這同樣屬于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形態之一。自然即指大自然,又指原生態的生活。
首先,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應以體現自然規律為主,在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理念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的今天,舞蹈應充分體現出其時代性特點,在提高自身整體表達水平的基礎上,提高舞蹈的時代識別性。
其次,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應體現出民族人民原生態的生活,需將其分為節日舞蹈、宗教舞蹈等不同類型,體現出人民最為古樸的愿望,在體現舞蹈現代性的基礎上,使其傳統性得到保留,為民族文化精髓的傳承提供保證。
各民族應加強對保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重視,應在體現舞蹈現代化水平的基礎上,充分保留其傳統精髓,使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1]馮玲玲.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其發展趨勢探究[J].黃河之聲,2015(06):117.
[2]尹晶.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發展趨勢[J].黃河之聲,2014(10):116-117.
[3]熊曉輝.土家族民間舞蹈形象的文化人類學闡釋[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76-80.
[4]方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淺談民間舞教學中文化內涵的滲透[J].海峽科學,2009(09):71-73.
J61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