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琳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論視唱練耳教學中運用實際音響進行旋律聽寫
代 琳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近年來,實際音響的聽覺訓練已逐漸走進課堂。根據我國視唱練耳學習狀況來看,除各音樂學院附中或普通中學的特長班以外,大多是從大學階段才開始系統地進行學習。因為在視唱練耳課上進行實際音響的聽覺訓練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必須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音樂審美為目標來進行教學設計。
旋律聽寫;實際音響;教學設計
音樂的讀寫是從事音樂活動最基本的技能和知識,他能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音樂體驗活動。因為音樂不同于圖畫,圖畫是視覺的藝術,能看得見摸得著;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看不見摸不著。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聽覺只能在通過讀和寫的音樂體驗中得到開發……不能對讀寫熟練掌握,音樂就只能是神秘的、難以理解的、抓不住的東西。只有依靠堅實的讀寫技巧,才能使掌握音樂實質變成可能。”
視唱練耳教學包括“視唱”、“練耳”和“樂理”三個教學內容。練耳內容包括“聽寫”與“聽覺分析”兩部分訓練,是獲得良好音樂記憶力、促進內心音樂聽覺形成與提高的有效途徑。旋律聽寫又是練耳課重中之重的部分,掌握好旋律聽寫對培養將領會到的樂曲變成準確清晰地印象并將其以樂譜的形式精確地記錄下來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視唱練耳課集中體現了音樂“聽覺藝術”的基本特性,并具有音樂教育及美育共同的性質與特征:通過聽音——用耳朵和心靈感受音樂;再通過視唱(奏)——用聲音表現音樂;最后通過音樂基本理論——創造和欣賞音樂。因此,聽覺訓練不應該停留在傳統的技術訓練中,這里的“傳統聽覺訓練”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鋼琴作為教具,通過單獨提取音高、節奏、和弦、節拍、旋律的聽寫等等音樂基本元素作為具體的教學內容,這樣的訓練很大程度上偏重于技術層面,使學生掌握的大多是孤立的、與作品相脫離的知識技能。而采用音樂作品中的實際音響進行聽覺訓練,能夠彌補傳統聽覺訓練所帶來的問題,實現聽覺能力的拓展,使音樂成為“激動心靈”的過程體驗。
(一)選材應豐富多彩
帶有實際音響的作品,所指的包括除鋼琴作為教具以外的各種樂器獨奏;交響樂;藝術歌曲;歌劇選段;帶歌詞的民歌;打擊樂器(包括民打與西打)等等。這些的選用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們從作品中豐富自己的知識,讓聽覺得到滿足。
如:聽記打擊樂器所演奏出的節奏型。可是單一聲部,也可雙聲部,更甚可多聲部。學生容易分辨各聲部音色,同時感受立體節奏的效果;聽記交響樂片段,分辨各樂音色器,感受其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聽記聲樂作品,尤其是帶歌詞的民歌,注意其中的裝飾音(倚音,滑音)、詞與曲相互對應的音值組合法、詞曲結合時拖腔的連音線和呼吸有關的句逗等。可為以后采風,收集各地方風格曲種做出快速記譜,打下很好的基礎。
(二)選材應與時俱進
聽寫教材選用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學質量,必須明確聽寫選材的要求:用于音樂聽寫的曲例,一般應該是篇幅不長、音樂形象鮮明、風格具有典型性和旋律富于邏輯性、規律性的樂曲。
示例:卡通片《芭比娃娃之真假公主》配樂:由于時代不斷發展,聽寫選材也應與時俱進。如卡通片配樂、動漫音樂、流行音樂等。通過實踐,這類選材可引起學生極大興趣,使其容易掌握音樂的特點和規律。
真假公主抱怨自己的生活但又對生活充滿希望:分析該片段節拍、調性并記寫旋律。

壞仆人出場:聽辨表現壞仆人音樂形象所使用的樂器音色。

假公主賣唱;真假公主描述自己生活:分析兩個片段節拍、調性及速度變化并記寫旋律。


真假公主碰面:分析該片段節拍、調性并記寫旋律。

(三)出題方式應量體裁衣
由于專業不同,學生們的程度有所不同,那么出題方式就尤為重要。
如程度稍淺:可采取把所聽寫的旋律音高或者樂曲的節奏組合提示出來,然后彈奏或播放樂曲,再由學生憑聽覺將樂曲完整地記錄下來。
如旋律稍長:可采取填空的方式。或者采取在彈奏或播放之前,給學生們一些提示說明(拍子、速度、調式調性等)。
如程度比較不錯:可強化學生的寫譜技能,讓他們將正確的旋律直接移調或變換譜號記譜。這樣不僅鍛煉同一旋律在不同調高、不同譜表上的寫譜技能,同時也大大鍛煉了學生對于旋律記憶的能力。或者采取聽夠固定遍數后,直接唱出或在自己所學樂器上奏出樂曲,甚至進行即興伴奏,培養學生默記能力。
針對不同專業學生,如作曲專業可多安排帶有和聲功能布局的聽寫;聲樂專業可多安排歌劇選段、中國民歌等題材的聽寫;管弦專業可多安排交響樂隊片段的聽寫……總之,調動積極性,讓各類學生取長補短。
(四)要求記譜完整
過去我們的聽記只局限于譜號、調號、拍號、具體音高及準確的節奏型組合,這是遠遠不夠的。隨著大量帶有實際音響的作品進入課堂,我們應完善記譜。除保證音高及節奏組合的準確外,應加入表情術語,如力度,速度,大致風格,樂句劃分等。使作曲家的思想在所記錄的譜面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五)提高旋律記憶能力的方法
音樂聽寫能力是以音樂的記憶力為后盾的。音樂記憶力的好壞無疑決定著聽寫能力的高低。因而我們應該重視發展邏輯的音樂記憶法(指無論是單聲部音樂,還是多聲部音樂,都要從其本身所呈現的規律和特點中發掘可供記憶的線索和依據,使音樂的記憶有線索可依、有規律可循)。
1.注意把握各種旋律中的節奏特點
尤為需要重視現代音樂中節奏的訓練。西方現代音樂中有許多繁復多變的節奏形態。
示例:梅西安是運用附加時值節拍創作的。他復雜而有創意的節奏系統,是二十世紀音樂創作觀念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對于現代音樂中節奏訓練,筆者不多做談論,在此推薦兩本書:《現代樂理教程》(童忠良著,湖南文藝出版社)中第二章;《論梅西安的節奏系統》(鄭中教授)。
2.注意掌握旋律音高的組織方式
抓住調式的骨架音(非裝飾性音高),尤其要分析樂句的首尾音級。這需要具備良好的調性感,一般調式和聲的骨架音會落在強拍位置上。
3.注意熟習音樂旋律的結構特點
學會劃分樂句,加深旋律的理解與記憶。這需要具備良好的音樂結構感。通常選取的旋律為方整結構,上下句有平行關系和對比關系兩種,共同點:上句采用半終止,下句采用完全終止。平行關系就是我們常說的同頭異尾,記憶更為簡單。
[1]王光耀.視唱練耳教學法論集——論音樂聽寫[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8.
[2]陳雅先.視唱練耳中旋律模唱訓練法[J].福建藝術,2005(03).
[3]童忠良.現代樂理教程[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
[4]凌娜.從音樂審美心理學談音樂作品中的實際音響聽覺訓練[J].西安音樂學院,2009.
[5]鄭中.論梅西安的節奏系統[J].音樂研究,2004(03).
J613.1
A
代琳(1988—),女,遼寧,碩士研究生,西安音樂學院視唱練耳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視唱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