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嵐
(上海市浦東新區建平實驗小學,上海 200135)
唱歌課堂教學評價在小學音樂中的分析
王 嵐
(上海市浦東新區建平實驗小學,上海 200135)
現在的小學音樂課程已經得到了整改,課堂教學形式已經變得不再那么單一,教唱形式也開始變得多種多樣。所以,課堂教學評價也要隨著教學形式不斷更新,實現評價的科學化和完善性。教學評價體現了教師教學成果的價值性,其是否公平代表了一種對老師教學工作的肯定,不僅如此,它還關乎著小學音樂基礎教育的穩定發展。
唱歌課堂;教學評價;小學音樂
雖然現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已經進步了不少,但是仍殘留著一些原有體制的缺點,比如只做外表文章,脫離實際問題和本質問題;教學評價方法過于單一;評價層面不全,這些關于小學音樂教學評價的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那么這定會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發展留下隱患。
(一)基礎知識及技能的鍛煉
小學音樂教學分為唱歌、唱游、欣賞、讀譜知識和視唱、聽音這幾大版塊。其中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育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尤其強調了對聲音的訓練。[1]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唱游音樂教學應結合在游戲中開展。器樂教學也是音樂教學的一大重要內容,它主要是鍛煉學生的音律感及其讀譜能力,在學生原有的能力上加強音樂的素質。各地學校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器樂的特點將課內外結起來。
(二)傳授內容要科學、思想化
學生在平時的知識技能培訓中,學會自主把握規律,學會臆想并揣摩作品中的音樂形象,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內容能夠被學生緩慢消化吸收并做到自身利用,學生的音樂素養也能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三)教材組合之藝術性
不管是針對教學過程的安排還是教材的組合都要有藝術性,整個課堂教學應該要營造一種美的享受,而不是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的輸灌。從組織教學開始到綜合訓練,復習鞏固,導言過渡、新課練習都應合理巧妙地進行安排和藝術處理。[1]
第一階段主要是情境和意境的創設,為的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第二階段主要是培養挖掘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階段主要是通過讓學生模仿體驗,感受音樂的魅力;第四階段開始鼓勵學生協作交流,并正式開展學唱歌曲的教程;第五階段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階段,它實現了學生的歌曲編創,通過自我創新,打造出表現自心的歌曲;第六階段是一個拓展延伸的過程,它主要是讓學生從更深層次上探究音樂本身和相關的文化。[2]
(一)教師教學的評價要全面
進行教師評價的時候,教師都會選擇從大量的公開課入手,但就僅憑幾節所謂的“優質課”就對教學能力、專業素質等進行論定的話是不是過于草率,對教師的評價應該結合學生評價、同事評價、教學業績評價、領導評價、課程評價等,從多方面來綜合考慮,這樣的教學評價才更公平、真實、更有說服力。[3]教育評價,從根本目的出發,可以分為“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這兩種類型。形成性評價最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評判。它主要是針對學生認知能力及情感、行為能力封面的評價,它可以督促學生自我完善與自我提升,幫助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而總結性評價,又有別名終結性評價、事后評價,是在教學活動完成后,需了解教學活動的成效而做出的評價。在每學期末或年底進行的各種測試考核都屬此類,就是為了對學生進行一個整體的檢驗,作為了解教學是否達到要求的基準。唱歌課堂的教學評價時刻指導著課堂的教學行為,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中,一個合理的評價,能幫助教師更完美的改進教學模式,堅持并發揚自己的教學優點,進而從根本提高小學音樂的教學水平,達到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審美提高的要求。
(二)注重多元評價,從評價方式上提升教學評價水平
教學評價的方式正在向多元化發展,除師生評之外,還可通過學生互評、小組交流、學生自評等。比如,在歌曲《田野在召喚》的教學演唱中,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自主找出學習的難點,通過啟發和探究的方法,設置出問題,并讓學生用彈跳和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指導學生唱好二聲部合唱,并經過聆聽歌曲的范唱、動畫等深度了解該歌曲的感情特色。接著就是歌詞的演唱,教師可以用琴帶學生完整的慢速演唱歌詞。因為該歌曲速度較快,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練習急吸急呼的技巧,在第一段歌詞中著重指導學生的音準問題,在第二段中首先要練唱二房子,重點把握高音的音準問題。
1.生生評
完成這首歌的課堂教學后,可以請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演唱,小組唱、個別唱,然后讓學生模仿教師對同學的演唱進行評價。可能剛開始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并不太好,說話模糊,語意不明,如“不太好”、“比較差”、“走音”等等,但經過鍛煉和指導,他們的語言會更生動明確,會更懂得欣賞,并擁有充分的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有的同學可能會像這樣評價:“剛才演唱的同學能準確傳達歌曲中蘊藏的感情,不同聲部的同學演唱配合完美,發音和諧……”經過指導,學生的評價會由只找缺點變為客觀評價。從生生互評里可以分析出,其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客觀地給自己定位,學會尊重,肯定他人,同時提高鑒賞、分析、表達的能力,不僅如此,還能促進學生之間關系的融合,課堂氣氛的融洽。教師也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引導,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2.自我評價
在每次的評價中,可以讓學生各自組合,進行演唱。教師可以發現這樣的效率是比較高的,可以讓不同的組向大家介紹經驗,剩下的組員可以合作補充。這是由概括性評價向具體性評價的發展。
總而言之,音樂教學評價的方式已經開始向多元化、主體化、開放化發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它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綜合素質,是一種新型的教育評價觀念,課堂上的師生配合狀態、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度還有學生學習深入層面的狀態都是考察的標準,此外,學生的創新發展思維、內心的情感、個性表達等方面也能得到良好的鍛煉。
[1]王英奎.關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探討[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0(01).
[2]徐洋.唱歌課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音樂天地,2014(10).
[3]袁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探究[J].音樂時空,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