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娟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0)
試分析柴可夫斯基《四季》的創作風格與特色
毛玉娟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0)
鋼琴藝術作為音樂表現形式的一種,在人類音樂歷史長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時優美的鋼琴曲又推動人類對音樂不斷探索和深入。柴可夫斯基是在全人類歷史上都享有盛名的一位優秀的音樂家,其作品《四季》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鋼琴曲。基于此,本文對柴可夫斯基《四季》的創作風格與特色進行了探討。
柴可夫斯基;風格;特色
在整個音樂體系中,鋼琴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受到了大眾的喜愛。在人類歷史上,柴可夫斯基是將鋼琴曲發展到一個新高度的重要人物,對鋼琴曲的整體發展與創新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有必要對柴可夫斯基這一作品進行分析與探討。
柴可夫斯基經典作品《四季》是在俄羅斯的傳統詩歌與季節特征相結合的基礎上創作的,該作品既有民間舞曲的節奏,又充滿浪漫主義,音樂詞匯也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是難得的將民族與流行完美結合的作品。鋼琴曲主要描述了一年中的十二個月份,每一個月份都有不同的主題,例如二月的主題是狂歡節、五月的主題是五月之夜,而十二月的主題則是一年一度的圣誕節日,借助輕快的圓舞曲節奏,充分渲染了圣誕節愉快、輕松的節日氣氛。這一作品充分發揮了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想象力,同時還體現了豐富的音樂色彩與聲音,為聽眾展示出了一幅生動而又壯觀的俄羅斯風情畫面。總之,這一作品不僅有簡潔的結構美,還實現了將民俗風情與浪漫主義的有效結合。
(一)音樂形式的創作風格
在整個作品體系中,《四季》包括了十二種不同的音樂形式,具有明顯的多樣化特征,比如十一月主要通過E調表現出這個月的朝氣與歡快,但其中仍舊滲透著淡淡的憂傷,這樣的音樂基調處理使得作品更加生動,細節也更加豐富,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時,在體裁方面也體現出了一定的多樣性,該作品中大致包含了夜曲的體裁形式、船歌以及圓舞曲等形式。不同的體裁形式表達了不同的心情,也是不同音樂流派的體現,使得作品更加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結構形式的結合,使得該部作品的內涵愈加豐富,為聽眾帶來的感情渲染更加深刻,進而促使這一作品的內部結構與審美價值更加豐富。
(二)音樂內容的創作風格
在這部作品中,內容創作風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具有明顯的戲劇性。從整體上來講,柴可夫斯基的主要創作源泉是當時窮苦人民的生活現狀,因此具有一定的悲劇色彩,但不同的月份與季節又有不同的感情基調,所以體現出了充分的戲劇性。二是作品本身的民族性。作品創作是在借鑒傳統詩歌與季節特色的基礎上實現的,所以當時俄國的民族特色與風俗文化等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成為這一作品獨特的創作風格之一。三是作品的現實性。作品自身并沒有體現出強烈的主觀意志,而是將作者的感受與實際想法進行充分地表達,具有一定的現實性。
(三)表現手法的創作風格
表現手法的創作風格具有鮮明的柴可夫斯基的特色,一方面,作者將鋼琴曲的內容與旋律進行有效結合,在傳統舞曲與音樂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豐富。可以說,是傳統音樂內容本身決定了這一作品實現了將內容與旋律的充分結合,使得作品自身的價值也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該作品有鮮明的俄羅斯風格,這與作者自身受到的音樂熏陶與教育離不開。由于取材于傳統詩歌,作品中含有大量的當地音樂特色與元素,使得這一作品體現出了獨特的魅力。
(一)結構簡潔、體裁多樣
從創作特色方面來講,這一作品的結構簡潔,體現了多樣化的體裁特色,更實現了民歌與舞蹈的結合,在演奏過程中,既能表現出典型的俄國底層人民的生活現狀,在季節的變換中又體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待。在結構方面,作者采用起伏的手法表現出了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細節,卻又保證整體結構的簡潔。從鋼琴曲的角度來說,這一作品實現了簡潔的結構與豐富內涵的結合,充分表達了俄羅斯民族的優美風情。
(二)詩意和豐富的標題
《四季》這一標題本身就體現出了明顯的主題性與規律性,而在每一部分的次標題中,更是充滿了濃濃的詩意,例如六月的主題是《六月——船歌》,通過標題,我們就能夠充分了解這一部分的主題,并能夠感受到作品本身的詩意和內涵,讓聽眾在正式進入之前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與感情基調,使得作品在演奏過程中能夠更加打動聽眾。在傳統的俄羅斯音樂中,對和聲以及配器法等的協調都需要能夠完善和描述出旋律的思維。
(三)浪漫主義和民族主義并存
浪漫主義與民族主義并存在柴可夫斯基的這一作品得到了充分體現,也正是這一特色,使得《四季》這一作品具有獨特的魅力與風格。通過鋼琴的演奏,作品中詩情畫意般的浪漫場景不僅得到了充分展現,還流露出了真摯的情感,進而促使作品本身的音樂價值與審美價值都得到了提升。從美學角度來講,這一作品也體現出了明顯的地域美學,在體現了民族主義的基礎上,將東、西方不同的美學觀點進行了有效結合,使得作品具有了豐富的情感。
鋼琴曲《四季》的誕生將鋼琴曲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也是作者最為經典的作品之一。這一作品不僅具有明快的節奏美、簡潔的結構美,還在運用民俗文化的基礎上,實現了地域美學文化的結合,以及浪漫主義與現實意義的結合,將大自然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
[1]陳蕾.柴可夫斯基《四季》的創作風格[J].黃河之聲,2014(04):56-57.
[2]任紅軍.柴可夫斯基鋼琴套曲《四季》研究述評[J].民族音樂,2014(04):106-107.
[3]孫一達.論柴可夫斯基鋼琴套曲《四季》創作風格[J].才智,2012(1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