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玲芝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藝術學院,云南 臨滄 677000)
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運用研究
羅玲芝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藝術學院,云南 臨滄 677000)
音樂的誕生時間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能夠對人們的身心產生極為奇妙的影響,從古至今,一直都對人們有著獨特的吸引力。而奧爾夫也是對音樂極為癡迷的一員,通過其一生的研究與實踐,創造出了“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該教學體系倡導原本性教學,強調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動能動性。通過對該教學體系的研究,探索出該體系在高校公共音樂教學中的開展方式,旨在提高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水平,強化學生音樂能力。
原本性;考核系統;高校;公共音樂教育
國內各大高校都在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著改革,并加大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音樂課程作為公共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自然也是教學改革的內容。于是各大高校開始將“奧爾夫教育體系”引入到了公共音樂教育之中,希望通過這一教學體系的優勢,對現行的公共教育現狀進行有效的改善,切實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為了能夠將該體系的教學價值在音樂教學中完全發揮出來,各音樂教師首先應對“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進行全面的認識。
奧爾夫認為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要盡量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應使其能夠獨立對音樂進行設計,并對動作進行伴奏。[1]所以由他所創作的音樂教學體系,是以學生的表演與節奏為主的,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增加他們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學生的音樂能力培養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該教學體系受到了世界各地音樂教師的推崇。
該體系具有著原本性和即興性兩種主要的特征。原本性是該體系的核心特征,是該教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奧爾夫認為音樂是與舞蹈、動作以及語言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進行音樂活動時,學生并不只是聽眾,應選擇一種方式參與到音樂之中。這一特征不會受到時間和其他因素影響,會始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而即興性是在原本性的基礎之上演變而出的。奧爾夫認為老師在音樂教學時,應加強對學生即興能力的培養,倡導“自由式”的學習方式。認為老師應使用創造性的教學方式,來對音樂素材進行合理的運用,從而帶動學生的創造力,使他們能夠在音樂與節奏中及即興進行創作,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能力。
(一)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即興創作
當各專業的學生對樂理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師可以通過討論以及提問的方式,來對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進行引導,帶領學生使用樂器演奏以及自身發聲等方式來對樂曲進行即興演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創造出一套對于樂譜的記憶方式。[2]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必須要對自身的引導方式進行不斷的完善,要為學生創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在這種氛圍下,對各種音樂進行模仿以及即興創作等活動,有效吸引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注意力,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老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音樂或者音響效果,來使學生的多感官受到刺激,從而激發出他們的表演欲以及創作欲,使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之中。
(二)逐步改變教師自身教學觀念
想要在高校公共音樂教育課程中對奧爾夫教音樂教學體系進行有效的運用,老師就必須要對自身的教學觀點進行適當的調整,要按照奧爾夫教學體系的特點,對以往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進行創新,讓學生從以往的知識被動接受者,變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提高學生音樂獨立學習的能力。同時還要對音樂教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改變,要加大對學生綜合音樂能力以及文化素養的培養,改變以往單一進行樂理知識、技能傳授的方式,平衡好各科目之間的教學比例,確保學生全面性的發展。[3]同時為了保證我國教育我國音樂教育的特色,繼承和發揚本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各高校老師還應在進行公共音樂教育時,將本民族音樂文化特點與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教育風格與內容,切實提高我國高校公共教育的整體水平。
(三)建立配套的教學考核系統以及評價方式
在使用該教育體系進行公共音樂教學時,應建立配套的教學考核系統以及評價指標,來確保該課程的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教學時,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音樂能力差異,所以學生創作出來的即興音樂作品往往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問題,老師要避免對學生音樂作品的直接點評,而是應將每位同學的音樂作品完全記錄下來,并通過師生共同討論的方式,來對每部作品進行完善。這樣的考核評價方式,不僅能夠及時對學生的樂理知識進行查漏補缺,而且還能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積累自身的經驗,對于學生的音樂能力培養而言助益極大。所以老師在進行課程評價時,要改變以往分數評定的單一方式,要善于利用評價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實現高質量的公共音樂教育模式。
各高校音樂老師必須要對奧爾夫教育體系進行全面的研究,并結合學生實情制定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音樂教學改革方案。要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參與到公共音樂課程的教學之中,從而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鞏固自身的音樂理論知識,提高自身音樂實踐能力,從而確保公共音樂課程的教學效果,切實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以及音樂創造能力,使他們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1]李夜雪.談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我國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困難及相應對策[J].藝術教育,2010(01):60-61.
[2]岳亞瓊.淺談音樂教育中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構建及應用[J].黃河之聲,2014(05):31-32.
[3]呂媛媛.普通高校音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應用探尋[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0(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