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湘慧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關于高師鋼琴教材06版《鋼琴》的幾點建議
鄒湘慧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由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組織編寫的全國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教材——2006年首次出版的《鋼琴》(共四冊),在高校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中得到廣泛推廣及使用,其新穎的編排方式及與時俱進的創作思想受到了廣大師生的親睞。但是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參與音樂教師教育研討會交流發現,06版《鋼琴》仍有可改進之處。此文對合理地編排使用教材,提出一些建議,以充分延伸教材的教學意義。
06版教材《鋼琴》;音樂教育;建議
“音樂的教學內容很重要,教材本身更體現著音樂教學的理念,并且是對教學目的的具體安排和落實,它直接影響著教學方式方法的采用。音樂教學的學說和理論都要落實和體現在教材上,沒有高質量的教材,再好的教學理論和理念也只能是紙上談兵?!?/p>
教學內容和教材本身都體現著不同時代教學理念的變更。而高等師范音樂學的音樂教材有著很大的隨意性和不穩定性,只有規范了高師音樂教材,并制定嚴格合理的課程體系,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才能有長足穩定的發展。本文所分析的音樂教材,主要是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由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組織編寫的全國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教材——2006年首次出版的《鋼琴》(以下簡稱06版《鋼琴》)。鋼琴是高等師范音樂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它不僅是聯系音樂學科中各科知識的最佳橋梁,也是提高學生音樂素質和綜合音樂感的必要手段。全國各高校對音樂教育專業中的鋼琴技能學習都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措施,而大學本科音樂教育鋼琴教學的發展在各方面亦隨著改革的浪潮在不斷的完善中。
筆者在2013年《歌海》2月刊中發表了論文“音樂教育職業特色的彰顯——評06版教材《鋼琴》”,重點論述了該教材的四大編排特點:(一)迎合市場需求的教學理念;(二)貼合青少年學琴特點的曲目編排;(三) 凸顯“師范性”的教學元素;(四) 不同的教學內容適應于不同的教學形式。不可否認,2006版《鋼琴》與之前的幾套高師鋼琴教材相比有了長足的發展,其編寫理念、基本框架、教學內容等方面都迎合了鋼琴教育發展的腳步。該教材從2007年在高等學校音樂學專業廣泛推廣以來,反響熱烈。這套教材在高師音樂教育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參與音樂教師教育研討會交流發現,2006版《鋼琴》仍有可改進之處 :
(一)增加師范性內容
師范性內容應該是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走向中小學課堂后最受用的知識,其中鋼琴即興伴奏是備受關注的,2006版《鋼琴》中即興伴奏的教學內容比較豐富。而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師范性內容則是視奏能力,雖然在中小學音樂教材中極少遇到需要復雜的五線譜視奏的情況,但是過硬的視奏能力能更好地適應教學和課外排練的需要。另外,針對音樂師范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音樂學專業的畢業生從事了琴行、高考音樂培訓甚至是步入了高職院校工作,對于這一部分人來說視奏能力的訓練是極其重要的。良好的視奏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能迅速地把握音樂作品的整體結構和樂曲的重難點,方便教師教學。整體來說,2006版《鋼琴》教材的師范性內容不全面。對于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來講,掌握實實在在的中小學教學必備技能是遠遠重要于單純的鋼琴演奏的。
(二)充實創新性內容
高師鋼琴教程的編寫越來越強調多功能性,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創新性思維。
大學的學習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年,比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學生們學會對于音樂作品有自己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2006版《鋼琴》教程中已經編排了一部分創新性的內容,例如移調、配彈、改變伴奏織體、為樂曲編配指法等等。筆者認為還可以以課后作業的形式,適當地充實以下內容,教師可以在鋼琴數碼集體課中進行選擇性的教學:1)為短小的主題創作鋼琴旋律,并為這一旋律編排不同風格的伴奏;2)給出頭尾的曲目片段,讓學生根據曲目風格、節奏特點、旋律走向完成中間空缺的曲目等。
(三)豐富學生鋼琴曲目信息庫
這是一個龐大的信息工程,是豐富學生音樂知識的一個強有力的手段。鋼琴藝術文化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優秀的音樂家和優秀的鋼琴作品不計其數。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該涉獵更廣泛的曲目及基本的鋼琴藝術知識,為自己日后走上中小學音樂課堂做良好的鋪墊。編者可在教程后面的附錄例舉些許西方音樂史各個時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并配備相應的文字說明和音頻資料,這將成為學生課余學習的最好教程。
(四)完善教學輔導資料
教學輔導資料有利于剛步入鋼琴教師行業的青年教師統一教學進度及教學方式。對于高師的學生來講,有利于明確學習目標和選擇最佳的學習方法。例如:2006版《鋼琴》未出世之前,大多數音樂師范類院校所選用的鋼琴教程——《鋼琴基礎教程》就配有《鋼琴基礎教程學習輔導》(李曉平著,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這一本輔導教程的內容大致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鋼琴技巧的集中訓練,例如,怎樣練習帶有連線的和弦、靈活快速地彈奏篇幅稍長的十六分音符,怎樣做到一只手彈好兩個聲部等等;另一方面是實例輔導,這一部分例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樂曲進行教學輔導,以便明確學習的目的,例如:柴可夫斯基《甜夢》——手腕在彈奏歌唱性連音時的作用,舒伯特《行板》——怎樣彈奏好奏鳴曲的慢板和行板樂章等等。2006版《鋼琴》至面世以來,還沒有出現關于此教程教學輔導的類似書籍,所以教師的教學方式會呈現不可預知的多樣性?!坝捎谥袊€沒有系統專業的鋼琴教育體系,年輕的鋼琴教師們只是從鋼琴演奏專業畢業,沒有專門學習過如何去教鋼琴,因而在如何使用鋼琴教材方面的引導,就顯得特別需要?!诮虒W中,除了教材使用,還有教學方法這一重要課題,這兩個方面就是教育學科中的教材教法。”
(五)建議配套教材的使用
練習曲、復調、樂曲是鋼琴技巧性學習的三大塊。練習曲主要讓演奏者練習手指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復調可以練習多聲部思維、樂曲則是在音樂的基本要素都正確掌握的情況下,突出情感和音樂性的練習。這三個部分在鋼琴演奏練習中是缺一不可的。另外作為高師音樂學本科的學生,與其他音樂學科產生聯系的和聲連接、調性轉換、歌曲伴奏等也是不容忽視的學習板塊。社會需求對于高師音樂學的畢業生提出了與時俱進的高要求。一套2006版《鋼琴》雖然囊括了專業要求的大部分內容,但是學生對于這些內容掌握的度,是一套教材無法控制的。哈農手指練習、車爾尼599初級鋼琴教程、車爾尼849流暢練習曲教程以及簡單實用的伴奏教程都是高師鋼琴教學中比較常用的輔導教程。至于復調和樂曲的練習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程度選擇不同的曲子來強化練習。
國家教育部針對各學科頒布的多項文件中也提高到了“課程資源”這樣一個新概念,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前只使用規定性教材的做法。在高師音樂類的鋼琴教學中,應該把有助于提高鋼琴演奏技能和音樂綜合素養的課程資源都有效利用到教學中來,例如配套教材的使用、音響資料、報刊書籍、網絡資源等等。
教材作為不可或缺的課程資源,是聯系教師和學生最重要的媒介。鋼琴教材的編寫與選用,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效。我國著名鋼琴教育家周廣仁先生曾指出:“教學質量的高低,在某種意義上,首先取決于教材質量的優劣?!?006版《鋼琴》教程以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鋼琴技能為目的,區別于鋼琴演奏專業“高、精、尖”的教學理念,不僅要具有基本的鋼琴演奏技能,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上所需要的實用性技能的培養也是不容忽視的??傮w而言,高師鋼琴教育的教材還處于探索與發展的階段,2006版《鋼琴》教材在內容選編上與之前的鋼琴教材相比也有突破性的革新。此文提出的編寫、使用建議,希望能為高師鋼琴的教材建設貢獻綿薄之力,共同推進鋼琴教育穩定、健康的發展。
[1]于漪.現代教學概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3]劉沛.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4]捏高茲.論鋼琴表演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