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微謹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福建 福州 350000)
高職院校傳承福州方言歌曲的可行性分析
郭微謹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福州 350000)
高校是傳承福州方言歌曲重要途徑,其中,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音樂專業以及音樂專業院校相比,更加具備有效傳承的可行性。主要體現在高職院校音樂學生能力全面,傳承效果更佳;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多樣就業方向以及豐富的實踐活動等都適合福州方言歌曲的傳承。
高職院校;福州方言歌曲;可行性
福州方言歌曲主要通過大眾傳媒途徑進行傳承。這一方式優點是快速、廣泛,但缺點是持續性短、傳播效果不夠持久。而高職院校因其學生能力更為全面,具備傳統音樂及福州方言基礎,外加其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多樣廣泛的就業形式以及豐富的實踐活動等,使得福州方言歌傳承更為有效、更加廣泛及持久,更具有可行性。本文將針對上述四個可行性特征進行逐一闡釋。
教育是音樂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渠道。因此,高職院校從傳承條件來說,十分符合福州方言歌曲的發展需求。首先,高職音樂專業方向十分全面,除了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所設置的課程內容之外,還是福建省傳統音樂文化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開設許多特色課程。從這個角度來看,高職院校中音樂人才不僅密集,且能力更加多面。這些學生們整日浸泡在閩劇、古琴等傳統音樂海洋中,不僅熟悉這些文化瑰寶旋律、動作、程式、文化,還對福州話了如指掌。無論發音、還是字意、書寫都是手到擒來。讓他們去學習用福州方言、福州音樂旋律演唱的“蝦油”味道十足的歌曲更加容易。
高職院校學生除了具有傳統音樂深厚積淀,他們還了解、熟悉西方音樂體系,對于流行音樂文化更加熱愛。從知識儲備、音樂技能以及個人情感上,都符合福州歌曲傳承人才培養的需求。與此同時,使得福州語歌曲的傳播更為有效。如“人類學研究成果表明,同處一個文化圈的人們,心靈相通,相互之間具有一種默契,通過只言片語就可以心領神會,傳遞信息高度有效,甚至無須借助言說,就可以有效傳遞信息。這種心領神會就是意會。人人具有意會能力。意會建筑在共同經驗基礎之上?!闭沁@些學生與教學者之間已經有共同的經驗,使其在接受音樂文化過程中才更為容易,促進福州語歌曲更為有效地傳播。
高職院校教育體制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特征,根據當下社會工種的需求而進行崗位定制式的學歷培訓的教育模式。在高職院校人才能力教育的核心主要是培養其實際工作、活動技術等相關能力,即“使人成為某種人”。正如《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職教育應“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福州方言歌曲的傳承更需要以能力培養為主的傳承環境,而非普通高等院校中知識普及性質的教育模式。從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來看,他們也更加適合福州方言歌曲的傳承與發展。
他們是具備多樣能力的人才,如演唱能力、舞臺表演能力、歌曲創作能力、教育能力以及組織策劃能力等。因此,通過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音樂人才,都具備扎實的崗位技能及職業素質,十分適合福州語歌曲人才多元能力培養的標準。可見,通過高職院校這一途徑培養出來的學生,既能夠作為一位合格的傳承者,同時也將成為稱職的教育者、推廣者、傳播者以及組織者、策劃者、創作者等。最終使得學生們一走出校門就可以勝任福州歌曲傳承、發展的各種工作。
如上文所述,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使得音樂專業學生就業方向更為廣泛。從中長期來看,更利于福州歌曲的廣泛、深入傳承。與普通高校中的音樂專業相比,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更具接地氣特征。如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普遍的專業設置為歌唱、鋼琴、舞蹈等核心專業及電子音樂、鋼琴調律等輔助專業。其中,歌唱專業以培養美聲唱法及民族唱法人才為主。由于受西方教育體系以及美聲唱法所謂科學性演唱方式的影響,這些院校的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較為固定,很難會為福州方言歌曲這樣較為流行化、隨性化的音樂文化提供發展及傳承的空間,只會淪為教學間隙的調劑品而已。這也都是由于普通高校、音樂院校及師范院校培養學生就業方向單一,學生們對自身期望值較高,以及課程設置西方化、專業化、標準化等因素所致。
然而,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應用型的,是與社會工作所需掛鉤的。因此,在課程設置等方面便不會全部照搬其他音樂專業院校西方教學體制,而會根據學生們就業方向進行及時的、自由的、靈活性調整。此外,學生們畢業后按部就班地進入各個工作領域,無論是作為一名中小學教師、幼兒園的教員、文化館等文藝團體演員、編導還是進入各個政府部門從事音樂文化策劃、活動文案設計、相關藝術政策制度等相關工作,其角色都是多樣性的,所在的工種類型也是分散且廣泛的。從這一點來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后,不僅能夠作為福州歌曲傳承優秀的接班人,同樣,隨其就業的多樣性,也將推動福州方言歌曲的廣泛傳播、運用,并成為日后的主力軍。鑒于此,高職院校更為適合福州方言歌曲的傳承,具有切合實際的可行性。
課堂教學是福州方言歌曲的核心環節,應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實踐活動作為福州語歌曲傳播、運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為重要。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使其在課堂教學環節之外還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活動,以幫助學生們將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崗位應用技能,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檢測、自省,如何在知識獲取與能力鍛煉中衡量利弊,尋找竅門。
這些實踐活動主要包括校內活動以及校外社會活動。校內的實踐活動主要是指在學校內部舉辦,以各個學院以及學校工會、學生會為組織者,以學校校慶、迎新生、畢業送別以及教師節、國情節等為契機,舉辦的各種文藝活動。其中有演出形式、有歌唱比賽形式、還有校園歌曲創作大賽等。這些活動可以為福州方言歌曲在學校內部的傳播提供重要的平臺,促進原本作為音樂專業學生為傳播主體的文化媒介向非音樂專業的學生群體進行傳播。
校外社會活動與校內活動的形式、內容有相同之處,也有區別。例如,相同的地方都以文藝演出、歌唱比賽、創作大賽等形式為主。但不同的是校外活動更為社會化,其組織方、舉辦方更具有權威性,同時還能夠帶來經濟的創收。例如,由福州語歌曲協會從2006年開始舉辦的福州語歌曲大賽,以及由政府支持、由企業贊助的各大節慶晚會等。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鍛煉能力的好機會,還可以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通過獲取獎項或在福州歌劇院等高層次的舞臺演出而獲得身份認同。包括一些比賽、演出帶來經濟收益,都能夠激勵他們日后更為努力地學習以提升自己的價值。同時,他們也可以通過這些實踐演出、演唱活動將福州語歌曲廣泛傳播到社會范圍中,從而擴大福州歌曲的社會影響力,推動其作為福州市音樂文化名牌的發展之路。
綜上所述,從教育條件、教育目標、實踐活動、就業方向等方面來看,福州語歌曲在高職院校中進行傳承都有其可行性。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或專業院校音樂學生相比,更具有傳承者的優勢。
[1]李漩漩.閩南語歌曲的文化傳承和未來發展[J].福建藝術,2012(05).
[2]王秀玲.閩南語歌曲的發展現狀與思考[J].人民音樂,2008(12).
[3]王萍萍.閩南語歌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J].福州: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2(06).
[4]王耀華著.福建傳統音樂[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