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玲 王 坤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 大慶 163319
黑龍江省大學生對紅色旅游認知的調查研究*
邵曉玲**王 坤*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 大慶 163319
文章采用問卷調研的統計方法,通過對黑龍江省大學生對紅色旅游認知的調查研究,全面分析這一群體對紅色旅游的認知程度,準確把脈大學生進行紅色旅游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特征,系統梳理制約大學生開展紅色旅游的諸多因素,進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在大學生群體中深入推廣紅色旅游的可行性對策,以期為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促進紅色旅游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黑龍江省;大學生;紅色旅游
紅色旅游以期化物育人的時代功效,決定了大學生必然是紅色旅游的主要群體。因此,對大學生群體開展紅色旅游認知的調查研究,既符合紅色旅游這一特殊旅游產品的市場商業活動規律,更是在大學生群體中培植愛國主義基因、發掘其思想政治育化功能的重要路徑。本次調查研究采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基本情況如下:其一,調研問卷的數量基本滿足了本次調查研究需要。先后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42份,回收率為90.33%,其中有效問卷542份,占回收問卷的100%。其二,合理定位調研對象。本次調研對象設定為黑龍江省內在讀大學生,選擇的學校涵蓋部屬高校(211或985)、省屬本科高校、省屬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范疇既包括同年級、又包括文、理不同專業。并在地域上幾乎覆蓋黑龍江省境內所有地區的高校大學生。其三,問卷設計的調研內容全面、合理。涵蓋了大學生進行紅色旅游的基本情況、紅色旅游認知、大學生進行紅色旅游的制約因素、在大學生群體中推廣紅色旅游的建議、紅色旅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之間的互動關系、黑龍江紅色旅游資源概況等方面的內容。其四,問卷調研程序合理、調研數據準確。問卷調查采用網上隨機調研和實地走訪調研的雙重方式。調研數據統計通過電腦程序自動生成,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基于此,本次調研的結果滿足了文章研究的基本需要。
(一)黑龍江省大學生對紅色旅游認知的主要途徑
黑龍江省大學生了解紅色旅游的途徑多種多樣,但是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通過書籍、報紙或者雜志了解紅色旅游的占39.85%,通過朋友提到過或者推薦了解的占46.13%,通過校園活動了解的占35.79%,通過課堂教學了解紅色旅游的占22.88%,通過網絡、電視等信息媒體了解紅色旅游的占56.09%,由此可以看出網絡新媒體成為大學生了解紅色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
(二)黑龍江省大學生對紅色旅游性質的認知
在體驗紅色旅游的過程中,您認為紅色旅游的哪個方面比較吸引你?69.37%的學生選擇紅色旅游景點的紀念意義,69%的學生認為是紅色旅游景點的教育意義,僅有33.95%的學生認為是紅色旅游景點的觀光價值,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認為與紅色旅游的觀光價值相比紅色旅游的教育和紀念意義更具吸引力。
(三)黑龍江省大學生對紅色旅游態度積極
在問到對于紅色旅游的看法是?從下列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紅色旅游的看法中認為紅色旅游是學習革命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的一種方式的占75.65%,紅色旅游能夠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占74.54%,能夠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的占67.16%,認為紅色旅游沒有實質意義的僅占15.5%和8.12%。
(四)黑龍江省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的基本概況
通過調研統計,目前,黑龍江省國家3A級以上紅色旅游景區30多家,紅色旅游接待游客總量達5686余萬人次,年平均增長10%,境外游客接待總量100余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0.0億元。隨著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黑龍江地區基本形成了以“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為主題定位,1個中心區、4個輻射區、6條精品線路、19個全國紅辦確定的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為主體,點、線、面相結合的紅色旅游發展布局。這為黑龍江省大學生開展紅色旅游提供了豐富的紅色旅游文化資源,也為黑龍江省大學生進行紅色旅游提供可能。
(一)時間、精力、經濟條件是制約大學生進行紅色旅游的主要因素
調查顯示,影響大學生紅色旅游的因素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占49.08%,可以看出影響和制約大學生紅色旅游的主要因素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大學生由于閑暇時間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周末時間短且不集中,選擇外出旅游時間倉促。大一、大二時忙于各種社團活動,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選擇外出旅游,大三、大四時期考研、面臨找工作的壓力大學生更加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旅游。此外,花費高,沒有足夠的經費預算占31.73%,這也是制約黑龍江省大學生進行紅色旅游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大學生更多傾向于休閑娛樂旅游
盡管大學生基于愛國主義的感召,熱衷于紅色旅游,由于青年大學生特殊的年齡階段形成的認知心理,我們的調查又面臨這樣的一種尷尬:在相同條件下有紅色旅游和休閑娛樂旅游兩種選擇時,僅有17.7%的人愿意去紅色旅游景點,82.3%的人更傾向于迪士尼樂園和綠色風景等休閑娛樂的旅游場所。這也是導致紅色旅游景點年輕人偏少的一個原因。
(一)做好宣傳、拓寬大學生對紅色旅游的認知渠道
網絡新媒體成為大學生了解紅色旅游的主要途徑,紅色旅游文化宣傳要不斷豐富和創新網絡媒體宣傳渠道。紅色旅游信息的發布不要僅局限在旅游局的官方網站上,更要結合論壇、博客、微博、微信平臺開展宣傳,為大學生接觸紅色旅游文化信息創造更多的機會。基于各高校均有自己的網站或校園網,紅色旅游景區可與高校的網站建立友情鏈接,適時推出時尚的紅色旅游項目;也可以在大學生較為關注的網站設立旅游專欄,為大學生提供查找旅游信息、購買旅游產品、交流旅游心得等服務,開展新型的紅色旅游網絡動態營銷。
(二)紅、綠旅游相結合的營銷推廣
“紅”指的是紅色文化旅游,“綠”指的是綠色的休閑娛樂旅游。人們在選擇旅游產品時往往會選擇那些觀賞價值高的綠色休閑娛樂旅游,大學生也不例外。基于此應該打造紅色旅游景區與綠色休閑娛樂旅游的融合。黑龍江省既有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園、鐵人紀念館、東寧要塞遺址等為代表的厚重紅色旅游資源。也有以林海旅游、冰雪旅游、邊境旅游、黑土文化旅游為特色的休閑娛樂旅游資源。要把這兩種旅游統籌發展好,以“紅色旅游”為基礎,用“綠色旅游”擴大市場,充分形成合力,以滿足大學生求美、求知、求新的需求,共同打造黑龍江地區紅色旅游的靚麗名片。
(三)引入紅色旅游文化資源進校園
積極引導紅色旅游文化進校園,創造濃厚的紅色校園文化氛圍,讓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愛國主義熏陶。一方面,充分利用好第一課堂。高校思政課是宣傳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陣地。結合課程性質,教師可以結合紅色旅游文化,開展教學,提升大學生對紅色旅游文化資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認知度。在開展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紅色旅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體驗式教學、實踐教學,在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同時,不斷提高大學生對紅色旅游的認識、理解和感悟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結合九·一八、八·一五等紀念日,通過舉辦愛國主義講座、文體活動等形式,傳播紅色情懷,使同學們更多的了解紅色文化。此外,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還可以邀請紅色旅游專家,紅色旅游景點的優秀講解員進課堂,與學生互動,增強紅色旅游的吸引力。
綜上所述,黑龍江省大學生對紅色旅游認知的基本情況不但反映出當前中國大學生群體對紅色旅游的認同和熱愛,更折射出這一代人對愛國主義情懷頂禮膜拜。因此,合理定位、創造條件,深入推動大學生開展紅色旅游,這不僅是大學生在紅色基因中尋求砥礪、健康成長的自我需要,更是在路徑上契合了國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需要。
[1]朱東國.大學生紅色旅游消費行為及其營銷策略[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2]譚曙輝,喻彩霞,張河清.紅色旅游深度開發與大學生戶外運動互動發展——以長株潭為例[J].經濟地理,2008(4).
[3]崔艷波,馬莉亞.發展黑龍江省紅色旅游的思考[J].奮斗,2015(3).
[4]張美秋.黑龍江:紅色旅游產品成熱點[N].中國旅游報,2015-09-04-02.
*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在大學生群體中推廣紅色旅游的市場調查研究(項目編號201610223018)的階段性成果。
邵曉玲(1993-),女,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公共事業管理;王坤(1977-),男,碩士,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講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F
A
1006-0049-(2017)20-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