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杰婷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綠色消費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鄒杰婷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綠色消費理念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價值層面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而這也正是綠色消費理念得以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邏輯。但當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綠色消費理念教育的缺失,直接導致綠色消費理念難以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需要將綠色消費理念教育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之中、積極開展綠色消費教育實踐活動、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加強綠色消費理念教育。
綠色消費;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學生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由此可見,新時期我國政府已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并由此提出了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積極推動綠色經濟發展。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方式,其對于引導大學生樹立綠色消費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融入綠色消費理念教育,是新時期推動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一項新課題。
(一)理論課程教育維度
從我國大學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來看,理論課程教育可以說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為了體現高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高校基本都無一例外地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必修課程體系,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但仔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內容發現,當前理論課程的內容主要集中于以下五個方面:1、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核心的信仰教育;2、理想信念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中并無綠色消費理念教育的內容。[3]雖然有些高校采用開設講座或舉報社團活動的形式,積極向學生宣傳綠色消費理念,但由于缺乏專門的綠色消費理念教育課程體系,使得學生對其并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難以轉化為內在的行為準則。與此同時,高校沒有將綠色消費理念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之中,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對于綠色消費理念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無論在備課過程中還是在授課環節,都難以將綠色消費的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之中,這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學生綠色消費的意識缺乏,無法從學校的課程教育中獲得綠色消費的相關知識。
(二)實踐教育維度
馬克思曾經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可觀的真理性,其在本質上并非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4]按照馬克思的觀點,要讓綠色消費理念真正深入大學生心中,并轉化為指導其實踐活動的行為準則,還必須讓大學生參與綠色消費理念教育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強化綠色消費的理念。如前面所論述,當前有些高校通過綠色消費理念教育講座或社團活動,向學生宣傳綠色消費理念。但總體來看,當前大學綠色消費理念教育實踐活動仍然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綠色消費教育實踐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脫節。從現有大學綠色消費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者來看,其多為大學社團或協會所組織,比如“綠色協會”、“環境保護協會”等等,思想政治教師并沒有參與其中。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將綠色消費教育實踐活動納入其課程實踐環節。另一方面,綠色消費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生參與度低。當前綠色消費教育實踐活動不僅僅次數較少,而且規模都較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在形式上多為綠色消費圖冊宣傳或微電影展示,作為學生而言,實乃難以真正參與其中,難以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體會到綠色消費的重大意義。
(三)教育方式維度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為灌輸教育和說服教育,此種教育形式與新時期大學生的個性特點相悖,也不符合綠色消費教育的要求。一方面,當前大學生群體基本以95后為主,他們成長于輿論環境更加自由的時期,因此其主體意識遠遠強于80后大學生。他們更希望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因此對于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和說服式教育極為排斥。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不破除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讓綠色消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較大之困境。另一方面,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與家庭教育脫節。當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還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與家庭教育的脫節,對于綠色消費而言,大學生可以說是一類較為特殊的群體,他們雖離開家人開始在學校獨自生活,但由于經濟未獨立,他們的消費支出基本都是由父母支持。基于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家庭教育對于大學生綠色消費理念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國高校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之下,即便是高校有目的、有計劃地將綠色消費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但由于缺少與家庭教育的互動,會使得綠色消費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5]比如父母并不限制子女在大學的消費額度,即使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視對其進行綠色消費觀念的培養,相信最終也難以讓其養成理性消費和節約消費的習慣。
(一)綠色消費理念教育融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對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綠色消費理念教育如果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其自然難以取得明顯之成效。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將綠色消費理念教育提升到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綠色消費理念教育。這就要求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將綠色消費教育的內容與其他常規性的內容等同視之,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之中加入綠色消費的相關內容,并在課程設計、教育方法上進行相應的體現。建議優化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課時,在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方案中以課時的形式明確要求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將綠色消費的相關內容納入備課、授課環節之中,以此來督促思想政治教師注重對學生開始綠色消費教育。在具體內容方面,綠色消費教育的內容可以包括綠色消費觀念、綠色消費的法律法規、綠色消費的技能等方面。
(二)積極開展綠色消費教育實踐活動
早在2005年,中宣部、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就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在該意見中,著重強調社會實踐活動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對于綠色消費教育而言,將綠色消費理念教育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之中,只是讓大學生具備了基本的綠色消費知識。若要讓大學生有能力參與綠色消費,還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其綠色消費的能力,讓其既懂得如何購買真正的綠色產品,又懂得如何在有限資金的前提之下,合理、理性地進行消費。基于此,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之外,可以設立綠色消費實踐教育環節,比如組織學生去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進行參觀,讓學生了解污染處理與垃圾處理的不易,進而增強自身綠色消費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在課程考核中強化實踐活動的比重。一直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考核方式都是以卷面考試為主,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積極性。為此,建議打破傳統以卷面考試為中心的思想政治課程考核體制,讓學生全員參與與綠色消費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中,將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表現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依據,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參與綠色消費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三)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我國社會正面臨著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背景也呈現出日益復雜的態勢,這就決定了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難以依靠傳統的教育方式達到既定的目標,需要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對于綠色消費教育而言,首先就是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性。在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介出現之后,當代大學生了解“新事物”的渠道有所增加,而這恰恰也為思想政治教師與學生互動開辟了新途徑。由此,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開通專門的綠色消費教育微博,在微博中及時發布與綠色消費相關的消息,并讓學生予以及時關注,并發表相應的意見。這樣就打破了過去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學生相對易于接受。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注重與家庭教育的互動,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共同加強對大學生綠色消費理念的滲透。比如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及時與輔導員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大致的家庭狀況,以此作為依據,選擇合適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方式,其對于引導大學生樹立綠色消費觀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綠色消費理念教育融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積極開展綠色消費教育實踐活動、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三步驟整體提升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1]祝合良.現代商業經濟學[M].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4:75-77.
[2]汪銘芳.綠色消費的哲學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25.
[3]陳華文,丁振國.高校綠色教育的現狀與實施策略探討[J].思想政治教育究,2011(6):45-47.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2.
[5]蘭寧,賀娜.淺析大學生環境教育[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6(12):55-57.
G
A
1006-0049-(2017)24-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