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玲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51
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探索和實踐
——以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煙花爆竹技術與管理專業為例
劉 玲*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51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抓手。職業教育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主,因此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否滿足崗位的需求是職業教育成敗的關鍵判據。近年來,高職院校已建設出一批“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大大地改善了學生的實習實訓條件。本文以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建設的煙花爆竹技術與管理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為例,介紹建設實踐,并提出基地建設的保障措施,為高職院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提供參考。
實習實訓;高職教育;工學結合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抓手。職業教育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主,因此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否滿足崗位的需求是職業教育成敗的關鍵判據。我國高職院校通過建設實訓基地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職業教育中的諸多瓶頸問題。2006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首次提出“生產性實訓”這一概念,此后,通過十來年的發展,高職院校已建設出一批“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大大地改善了學生的實習實訓條件。
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總體思想是:它既要具有教學功能,又要具有效益產出(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功能的人才培養基地。由企業參與進來,充分整合學校和企業的優勢來源,來構建具有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產品和管理制度的人才培養基地。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模式是中國特色高職教育的創新舉措,有以下幾種模式:引企入校型、校辦企業型、教學工廠型等。以下以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的煙花爆竹技術與管理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為例,介紹其建設實踐。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成立于2005年,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辦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學院。學院成立了煙花爆竹工程系,成為全世界唯一培養煙花爆竹人才的基地,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煙花爆竹安全技術創新中心。煙花爆竹是湖南省的傳統優勢產業,煙花爆竹產業市場份額占全球的60%以上,占全國的70%以上。根據湖南省《關于深入推進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辦學的若干意見》(湘政辦發〔2012〕45號)關于加快建設一批對接省優勢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校企合作生產性實訓基地精神,建設煙花爆竹生產與技術校企合作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使學生的技能訓練與崗位實際實現無縫對接,同時為在職員工的安全和技術培訓提供現實平臺,最終全面提高煙花爆竹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水平。
(一)建設思路
建設思路是:以煙花爆竹技術與管理特色專業為依托,利用專業與煙花爆竹產業協同發展的現實平臺,建設融產學研和社會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煙花爆竹技術與管理校企合作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
1.組合校內外資源形成合作放大效應
通過與東信煙花集團共建生產線及研發、銷售及燃放服務一體化實體,將煙花爆竹企業資金、設備和技術優勢專業人才資源優勢集成為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優勢,同時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源提質。
2.分置基地功能確保生產性實訓與安全生產相輔相成
基于煙花生產易燃易爆等危險因素的考慮,將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的生產功能設置在企業,而將研發和服務功能設置在學院,從而使“生產工種實訓”、“煙花銷售實訓”、“燃放實訓”等生產性實訓項目能夠安全的實施。
3.以社會服務功能拓展促進基地循環發展
以生產、培訓為依托,建設集“教學、生產、培訓、科研、服務”為一體的基地,開展對行業和社會的技術服務,促進基地循環發展。
(二)建設目標
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與煙花龍頭企業合作,采取“生產功能外置+研發功能內置”的方式,組合學院生產性設備和企業的大型設備、學校的實訓場地和企業的生產場地,建成包含1個產品研發中心、1條自動化組合煙花生產線、1個煙花產品銷售平臺、1個煙花燃放編排服務中心在內,及集“教學、生產、培訓、科研、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煙花爆竹技術與管理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使之成為全省煙花爆竹技術人才培養培訓中心、煙花爆竹新技術開發及推廣中心和煙花爆竹技術服務中心。
(三)重點建設內容
1.硬件條件建設
建設一個安全、環保新產品研發中心、一條組合年產20萬箱,產值2000萬的煙花生產線、一個品類齊全的煙花爆竹產品和原材料互聯網營銷平臺、一個焰火燃放服務中心。
2.指導教師團隊建設
緊跟煙花爆竹行業先進技術發展,建設一支理念先進、結構合理、師德高尚、專業技能強、團結協作意識強、具有全球視野的高素質、高學歷、高技能、高職稱的專兼職“雙師型”教學團隊。
3.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經過三年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有系統科學的實踐教學模塊,科學規范的模塊教學計劃、環節、方法、考核標準和評價機制,高效務實的實訓教學組織和管理機制。
4.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充分利用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的教學資源,建立社會服務體系,穩定為行業輸送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并開展面向企業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加強與企業合作進行項目研發和技術創新工作,為企業提供煙花爆竹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服務,提高實訓基地運作效率,促進學院與企業的深度融合。把基地建設成為滿足湖南煙花爆竹行業發展需要、行業特色鮮明、專業優勢明顯的品牌基地,引領行業的發展。
好的建設思路和建設內容需要人和制度來保障,才能順利實施。建議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一)設立組織機構
為確保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各項任務能夠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建議實行項目負責人責任制。在設置組織機構時,遵循精干高效原則、科學幅度原則、責權利對等原則、集權分權原則、分工協作原則、任務導向原則,避免出現多頭管理,職責不明確、架構不清楚導致的推諉扯皮。同時,建設工作小組可將建設任務進行分解,落實到人,并建立績效考評制度,定期檢查評估;對完成任務出色者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未按期或按要求完成任務者追究責任。
(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應建立管理制度、基地運行制度、權責一致的激勵制度等方面的制度,讓基地建設過程中,有章可依,有道可尋。
1.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
學院應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評價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為項目建設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2.建立健全基地運行機制
基地建設的運行機制主要是共享機制和可持續發展機制,最大限度發揮基地實訓功能。通過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為企業提供場地和設備,合作培養企業急需技術骨干。利用基地人員、設備優勢,可提供對外生產、推廣和技術服務,同時可開展專業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在職培訓和再就業培訓,實現自身造血功能,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建立責權利統一的激勵機制
建議建立項目目標責任制,并簽訂目標責任書。制定量化績效考核辦法和細則,實行目標管理,在規范程序、明確建設項目監測指標的前提下,實現責權利統一,對項目建設的進程、資金的投入和使用等進行動態監控。設立項目建設專項獎勵基金,做到獎罰分明。
(三)加強建設中的過程管理
應加強建設項目過程管理,將責任、績效與獎罰掛鉤,執行科學規范的立項、建設與管理程序,按照詳細的方案進行操作,確保項目按時間節點順利完成。加強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設立專門的賬戶,嚴格實行專款專用,確保專項資金使用的嚴肅性和合理性。同時,加強廉政建設,健全監督機制,嚴格執行公開招標等法定程序,確保建設項目順利實施。
本文分析了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特色,以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建設的煙花爆竹技術與管理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為例,介紹建設實踐,并提出基地建設的保障措施,為高職院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提供參考。
[1]高蓉.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的探索[J].中國林業教育,2011,29(1):43-45.
[2]梁燕.我國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1.
[3]彭少輝,劉一兵.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的啟示[J].價值工程,2014(35):213-214.
[4]馬薇,趙建軍.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29):162-164.
劉玲(1984-),女,漢族,任職于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主要從事煙花爆竹教學、安全生產技術研究。
G
A
1006-0049-(2017)24-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