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永 邵淑賢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因素分析*
劉廣永 邵淑賢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京津冀經濟的協同發展有助于促進區域內各方的利益提高,進而提高區域整體的發展競爭力。河北省是首都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產業結構的發展情況決定了區域協調發展的進程。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北產業結構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得出影響河北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因素。
京津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因素
根據河北省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全省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第一產業的比重一直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由1975年的26.72%下降到2012年的11.9%,下降了將近15個百分點,并且第二產業由1975年的50.32%上漲到2012年的53.2%,呈現出逐漸上漲的趨勢,然而第三產業的比重在1975年至2003年之間快速增長,上漲了將近15個百分點,2003年后逐漸呈現出平穩上漲的趨勢,2012年河北省的第三產業比重增加了36.9%。河北省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化趨勢與產業結構的一般演變規律相符,并且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對比河北省與京津地區2010年到2012年期間的產業結構,可以總結出北京地區已經構建起較為穩定的“三二一”產業結構,其主導產業為服務業,而河北和天津都屬于“二三一”型的產業結構,但在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上天津高于河北。河北省的主導產業是工業,第二產業占有較大的比重,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則較小,與京津地區相比較還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的。河北省這種產業結構形式,讓其與京津地區產業結構形成了相輔相成的優勢,京津冀之間產業結構的依次差距奠定了區域產業發展和融合的發展空間和堅實基礎。
首先是第一產業的競爭力較弱,大而不優。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綜合生產能力也不高。在農業產業結構中,種植業所占比重較大,所占比重偏高的是糧食作物,而高效經濟作物比重則偏低,并且節水灌溉設備設置落后,缺乏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畜牧業所占比重較低,生產管理方式比較落后和粗放,進而影響了經濟效益。其中漁業產值比重也遠遠低于沿海省份和全國水準,沒有充分發揮出沿海資源的優勢。除此之外,河北省農業生產化水平也不是很高,農產品沒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農業產業化主流企業也主要是小企業,進而影響了河北省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阻礙京津冀農業的協同發展。其次是第二產業急需轉型升級,大而不強。河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建材、石化和鋼鐵等“三高”傳統行業。輕工行業技術發展和整體裝備還比較落后,現代產業集群發展較慢,并存在嚴重的產品同質化現象。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缺少領軍的高端企業以及具有知識產權的特有產品,大部分的企業都屬于全球價值鏈的低區域和國際垂直分工體系的低端。河北省雖然鋼鐵產業一直是全國的產量榜首,但產品存在發展方式相對落后以及過度消耗資源和能源的情況,導致其附加值較低。河北省工業發展和資源環境削弱的矛盾會隨著自然資源的逐漸減少和相關政策的約束越來越明顯。再次是第三產業發展較為落后,所占比重較低。河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在2012年達到10046.8億元,僅僅是山東的43.65%、江蘇的36.88%以及廣東的32.67%,并且與全國平均數值相比將近低于13個百分點。河北省的第三產業的主導產業是以盈利能力較弱的傳統服務業為主,大多數的傳統服務產業經營規模較小,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不具備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進而總體的經濟效益不高。
(一)地方政府因素
地方發展程度受政府職能效益和政府服務水平的影響,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也需要通過高效能、高效率的行政管理隊伍和政府服務來實現。因此,政府的科學管理水平以及高效的運行制度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并加強社會公眾對地方政府的監督。目前地方政府仍存在服務態度差、程序復雜、職能履行不到位等不足。政府過多的干預會遏制市場經濟的發展,并且在產業結構進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政府也沒有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政府應不斷地提高自身服務水平,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給予轉型企業一定的發展空間,并加強對企業發展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監察。與此同時,政府還應制定推動河北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支持政策,保證審批質量和速度,加強審批工作的時效性,鼓勵企業進行新興產業發展,給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資源影響因素
第一,河北省人口眾多,交通發達,并且資源十分豐富,地理位置具有很大的優勢,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氣候也適宜,這都為成為農業大省提供了重要的條件,進而具有豐富的農產品產量。除此之外,河北省的交通運輸十分便利,航運、公路以及鐵路的發達方便了資源的運輸,進而第二產業發展迅速。例如石家莊醫藥制造業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一直良好地在發展;唐山鋼鐵業強盛,具有豐富的鋼鐵資源,并且河北省各地都與京津經濟圈構建起完備的物流體系和貿易體系。然而河北省的交通運輸業和旅游業發展較弱,雖然具有天然旅游資源,但沒有進行充分的開發,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服務業。第二,河北省的人力資源也存在一定的影響,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勞動力受教水平相對較低,高校數量也相對較少,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再加上北京和天津的都市誘惑,導致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外流。而河北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需要大批的人力資源,所以應多培養綜合素質高的人才,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積蓄人才力量。
[1]李國平,張杰斐.京津冀制造業空間格局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90-96.
[2]刁琳琳.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北京市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問題[J].領導之友(理論版),2016(23):54-62.
[3]王常健,張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2015(10):173-175.
*河北省統計局2016年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科研立項課題(課題編號:2016HZ08),課題名稱: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因素分析。
F
A
1006-0049-(2017)07-0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