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堯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
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以沈陽故宮為例
王詩堯*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文化遺產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資源,是一個民族在長久歷史發展中所沉淀下來的文化精粹。目前,世界各國的文化遺產都已經被廣泛用于旅游產業中。因此,如何在保護中更好的開發文化遺產也成為了很多旅游地區的發展重點。本文以沈陽故宮為例,全面分析了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相應的開發策略,給相關人員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文化遺產;沈陽故宮;遺址開發;遺產保護
世界文化遺產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社會價值,并且遇到傷害以后很難恢復原樣。因此,針對于世界文化遺產的所有開發行為都必須要先考慮遺產的保護。但是目前我國很多文化遺產的開發出現了一定的急功近利現象,使得文化遺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某些文化遺產還出現了消亡。因此,在現階段做好文化遺產是具有鮮明現實意義的。
(一)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
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沉淀,是對民族發展歷史的一種認同,對于民族文化傳承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傮w來講,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主要分為四個方面。第一,歷史價值。世界文化遺產通常是一個時代最精粹的歷史沉淀,代表了某個歷史時期的智慧結晶。第二,藝術價值。文化遺產代表了所有歷史時期人們的共同審美趨向,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但同時一旦出現殘缺,其藝術價值也會大大降低。第三,科學價值。每個歷史時期都有獨特的技術,對于當今時代也有較大的啟發。第四,社會價值。文化遺產容易提高社會民眾的向心力,對于社會穩定和諧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二)沈陽故宮文化遺產的形成及文化內涵
沈陽故宮是滿清入關前由清太祖努爾哈赤修建,作為后金皇帝皇太極和福晉的皇宮。滿清入關后,遷都北京,沈陽故宮的地位下降為“陪都宮殿”、“留都宮殿”,經過清代康熙、乾隆等歷代皇帝先后不斷修繕和完善,才形成今天的沈陽故宮。沈陽故宮不同于其它遺產,其還具有較強的文化內涵。沈陽故宮文化遺產是滿族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滿族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個民族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連接民族之間的精神物體,是不同歷史時期民族生命的延續。因此,沈陽故宮文化遺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多方面的應用價值。
(一)沈陽故宮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
自從沈陽故宮成立專門的博物館以后,相關部門就設立了研究室、古建部等各類機構對其繼續全面的保護,并且負責對故宮建筑群進行定期的監測和維護。這些機構在日常管理中的主要智能就是根據相應的監測結果,分析故宮建筑群在近期有沒有重大安全隱患,并做好日常防護工作。對于那些已經出現損壞的建筑,這些機構還應該及時提出相應的修繕意見,并投入到搶救性保護工作中。在維護和修繕過程中,相關機構嚴格遵守“尊重歷史、修舊如舊”的理念,對故宮建筑群進行還原性修復。除此之外,沈陽故宮自從申遺成功以后,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將近兩千平米的地下文物庫,對那些不能移動的文物進行專門保護,大大提高了文物保護的安全性和保護力度。雖然說近多年來沈陽故宮的保護工作做的已經比較出色,但是還存在著各方面的問題,使得故宮文化遺址出現了較多的安全隱患。下面分三個方面,全面的闡述故宮文化遺址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二)沈陽故宮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1.監控范圍過小
目前,針對沈陽故宮文化遺產的監控范圍主要是古建筑群的房屋、地面、墻垣以及其它附屬物,所使用的監控方法基本上都是直觀形象監測,對那些已經出現外部變形的建筑區域進行歸檔處理。但是,影響建筑物安全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一方面是建筑物本身的性能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到建筑物外部環境的影響。特別是沈陽故宮文化遺產中的多數建筑都是木質建筑,很容易受到光線、風熱、水濕等各方面的影響,再加上很多木質墻面上還有一些彩畫和木雕,更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的破壞。因此,必須要在監測范圍和監控方法上進行調整,否則就不能真正保障沈陽故宮文化遺址的安全。
2.遺產保護預防性不足
沈陽故宮文化遺產的保護最主要的工作還是文物修繕,即在古建筑出現破損以后再進行后續處理工作。這種方法雖然看似遵從“少干預歷史遺產”的理念,但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遺產保護措施。隨著時間的推進,任何遺產和文物都會出現老化。比如沈陽故宮文化遺產中的石質文物,在接觸外界環境的過程中就會出現自然風化,最終使得文物表層出現剝落。如果保護團隊不能及時的對這些文物進行保護,而是等到它們已經出現明顯破壞以后再進行修繕,那么必將大大降低文物本身的壽命。在這方面,沈陽故宮的保護力度遠不如北京故宮的保護。在上個世紀,北京故宮就針對石質文物進行了預防性保護,而目前沈陽故宮所有文物的預防性保護并沒有太好的效果。
3.沈陽故宮文化遺產的孤島化.
沈陽故宮對于周邊環境的管理還有較大欠缺,特別是周圍的文化街、步行街等街道,產生了很多人流量,再加上周圍一些店鋪,使得這些街道的管理變得非常困難。目前沈陽故宮并沒有將這些街道看作是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也沒有對其進行必要的管理工作,僅僅將其當作普通的商業街看待。這種處理方法不僅大大破壞了沈陽故宮建筑群的整體美感,還容易給故宮建筑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即便忽視發生概率較低的交通安全事件,僅僅周圍的汽車尾氣就會對建筑群中的木質建筑帶來極大的損傷。因此,管理沈陽故宮文化遺址的周邊環境已經變得刻不容緩。
(三)沈陽故宮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
1.擴大監控范圍
首先,相應的保護機構應該在下一步工作中擴大南側范圍,將所有的古建筑群都納入保護范圍中,從而對沈陽故宮文化遺址進行全面的保護。其次,在監測方面,相關監測人員應該認識到直觀形象監測本身的不足,多使用一些目前比較先進的紋理變化監測等,收集所有建筑的細節變化。另一方面,相關人員在進行監控的時候,也應該重視沈陽故宮周圍環境的變化,并分析這種環境變化對于木質建筑的影響,從而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在這之中,一定要定期做好防蟲害監控,避免建筑在不知不覺中就遭到了破壞。
2.加強預防性保護力度
目前,沈陽故宮在預防性保護方面的執行力度較弱,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掌握相應的技術。在這方面,沈陽故宮可以跟北京故宮學習,引進目前北京故宮已經應用在石質文物上的防護技術。即在文物表面涂一層有機硅防風化材料SioR-17,而不影響文物本身的防水性、整體外觀和質感,并且還能夠大大提升文物的耐酸性和耐堿性。另外,沈陽故宮的文物保護組織還應該及時的關注目前國內外在這方面的先進技術動態,結合沈陽故宮建筑群的實際特征,將其引進到故宮保護體系中,從而提升沈陽故宮遺產保護技術層次。在這之中最關鍵的還是要改變保護人員的傳統防護理念,提高對于文物預防性保護的重視程度,加大對于保護技術的投入,并注重培養一些高素質人才,綜合提高沈陽故宮文化遺產保護力量。
3.強化景區附近街道管理
目前沈陽故宮周邊街區對景點本身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接下來的管理中應該有針對性的提高周邊街區的管理。這里主要加強對于周邊街區的街道管理和交通管理。一方面,景區管理者可以跟工商管理部門聯合管理,共同加強對于周邊街區的店鋪的內部衛生管理和街道市容管理。另一方面,景區管理者還應該跟交通部門形成聯動管理模式,著手治理汽車數量過多和亂停亂放問題。
(一)沈陽故宮的開發現狀
沈陽故宮文化遺址的開發主要是在申遺成功以后才開始的,目前其開發的方面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陳列展覽。其主要是將故宮中的一些文物或者復制品,經過歷史還原陳列在展廳中。這些文物主要展示了清代帝王的生活場景,以及清朝前期的風俗民情、文化特征等。特別是“沈陽故宮古建筑技術展”,不僅展示了古建筑的各類制造技術,還利用3D建模技術對古建筑的制造進行了真實還原,使得所有參觀的觀眾能夠直觀的感受到沈陽故宮古建筑的魅力。第二,文化旅游。其主要是向游客展示繪畫、音樂、文學等各個方面的民俗文化,從而讓游客更深層次的接觸沈陽故宮的文化內涵,比如“格格回宮過大年”、“故宮尋寶”等。第三,宣傳推廣現狀。在申遺成功以后,沈陽故宮文化遺產就在不斷加強其宣傳推廣力度,跟一些傳媒機構進行深層次合作,致力于達到世界文化遺產品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沈陽故宮文化遺址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1.門票定價不合理
近多年來,沈陽故宮旅游景區的門票遺址在不斷調整,目前已經達到了60元/人次,并且還是一種浮動票價。相關部門表示,之所以這樣定價是因為想要通過價格限制游客數量,從而實現對故宮建筑群的保護。但事實上,目前游客量對于沈陽故宮的壓力并不算太大,特別是沈陽故宮的淡旺季非常明顯。限制游客數量并不是只有提高門票價格才能做到,科學的管理與規劃也能夠起到同樣效果。偏高的票價使得很多游客對于沈陽故宮望而卻步,不利于文化遺產的傳播。
2.文化演出活動不斷減少
為了推廣沈陽故宮文化遺產,故宮博物館進行了很多露天文化演出,比如《國史實錄告成》、《萬壽慶典》、《盛京清宮新春朝賀典禮》等。目前文化演出活動是沈陽故宮旅游的一個附加項目,跟沈陽演藝集團進行合作演出。在剛開始的時候,文化演出活動相對較多,并且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但近幾年來,沈陽故宮的文化演出活動正在不斷減少。一方面是因為人力和物力成本的上升,使得演出無法取得較高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相關管理者認為沈陽故宮的品牌已經形成,因此不再使用文化演出來打響自身品牌。
3.商業活動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
沈陽故宮開發過程中伴隨著很多商業活動,這種活動實際上是不合法的。一方面,商業活動會加大人流對于文物的影響程度,可能會對文物產生一定的破壞。另一方面,大量商業活動會使得沈陽故宮商業化,跟其本身的文化氣息相違和。但沈陽故宮的開發者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跟一些大型集團聯合在故宮內部舉辦各類活動,比如華瑞置地的招商宣傳活動等。這些商業活動雖然能夠給當地政府帶來較大的經濟收益,但是一旦處理不當,很容易引發安全事件,對于沈陽故宮的古建筑產生很大的安全威脅。
4.互聯網促銷應用不深入
沈陽故宮文化遺產的宣傳還停留在傳統宣傳途徑上,對于互聯網的使用還不深入。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互聯網媒體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比如傳播范圍廣泛、不受時空限制、信息交互較強等。沈陽故宮文化遺產在互聯網宣傳方面的缺失,使得目前很多年輕旅游群體都不了解沈陽故宮,也就產生不了旅游興趣。
(三)沈陽故宮開發的優化策略
1.科學進行景點定價
目前,沈陽故宮門票成人標準票價為60元/人次。這個價格讓多數游客覺得“物非所值”,這也說明了沈陽故宮門票價格對于游客來說稍微有點高。為了更好的確定門票價格,這里通過分析價格上限和下限的方式來確定最合適的門票價格。
首先,在價格下限方面。當前多數文化旅游景點的門票價格都為50元/人次左右,而那些公園性質的旅游景點票價會更低,比如洛陽王城公園票價為40元/人次。因此,對于沈陽故宮景區來說,40元的票價是一個門檻,絕對不能低于這個價格。
其次,在價格上限方面。沈陽故宮目前實行全年60元/人次,這個價格是有點高的。因此,價格調整必須要沿著下調的思路進行。目前沈陽故宮旅游有著顯著的淡季和旺季,因此可以考慮在淡季的時候下調價格,在旺季的時候維持原價。根據前文所提及的價格下限,本文認為可以在淡季的時候將價格定為45元/人次為宜。另外,沈陽故宮還應該針對沈陽市居民提供一定的優惠,比如憑身份證可以享受半價優惠,或者每一名沈陽居民可以在一年免費進入一次故宮等,從而讓沈陽居民能夠真正進入自己家門口的景點。
2.在節目演出上投入更多的成本
沈陽故宮文化遺址目前在節目演出方面還有較大欠缺,在下一步應該增加節目數量,并且還應該充分挖掘節目的吸引力。首先,沈陽故宮文化遺址應該明確演出節目的重要性,特別是其帶來的品牌關注度,提高沈陽故宮文化遺址的社會形象。其次,沈陽故宮文化遺址應該對現有的節目演出進行深入的改動,提高節目與故宮文化的融合程度。在這方面,可以開發以滿足文化和宮廷文化為核心的演出活動。在具體活動開展中,可以將滿族本身就有的各類慶典活動進行相應的改動,突出其表演功能。同時還可以結合沈陽故宮的宮廷文化,通過歷史實事來還原后金皇帝的日常生活。但在還原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于皇帝生活的藝術加工,使其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從而對游客群體產生吸引力。
3.加強故宮文化遺產開發的監管
沈陽故宮文化遺產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源,不能因為開發行為而受到破壞。因此,相關監管部門應該重視故宮文化遺產,并且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對于故宮文化遺產開發的監管。在這之中,故宮文化遺產開發的理念跟自然保護區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因此,在監管方面也可以提高沈陽故宮文化遺址的層次,重視對其內部文物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防護,避免其在開發過程中受到不良影響。
4.積極使用現代化的營銷策略
沈陽故宮要想在當今旅游市場中站穩跟腳,進行互聯網宣傳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沈陽故宮可以跟一些大型旅游網站進行合作,在這些網絡平臺中對景區現狀、建設情況、景點布局等信息進行展示,從而充分吸引游客的興趣。另一方面,沈陽故宮還可以使用互聯網來收集當前旅游市場中的游客需求,從而給相應旅游產品的開發提供必要的資料參考。除此之外,沈陽故宮還要維護好自身的互聯網品牌形象,利用互聯網的便捷來解決游客在旅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加強游客的旅游體驗。
沈陽故宮文化遺址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因此,針對沈陽故宮文化遺址的各類開發行為必須要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加強預防性保護,將所有的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應該合理定位沈陽故宮文化遺址在開發中的地位和角色,削弱商業利益的影響,真正將文化遺址作為一種重要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從而達到遺址保護和經濟收益的雙贏。
[1]周博.遺產旅游與遺產保護的關系探析——以集安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為例[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4(2):55-58.
[2]王志超.希臘世界文化遺產的管理與保護經驗研究——兼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45-150.
[3]徐珊珊.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對河南省的啟示[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25-29.
王詩堯(1994-),女,遼寧沈陽人,本科,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旅游管理專業。
G
A
1006-0049-(2017)07-0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