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雅惠
河北師范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
對中職生職業心理的思考
馮雅惠
河北師范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中職生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中職生的就業狀況也倍受關注,而職業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中職生主要存在職業期望極端化、人際交往能力差、職業認同感較低等職業心理問題,本文根據這些具體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職業指導對策。
中職生;職業心理;職業指導
眾所周知,目前的中等職業學校主要生源為中考的“失利者”,他們在文化課成績方面遠遠不及普通高中的學生,因此,他們選擇開始學習一門技術,一方面為了提升自己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為了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中職生在面對就業時,他們往往會感到迷茫、困惑,在職業心理上表現出很大的問題。
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中職階段的學生所處的15歲到21歲正是青年人接受中等教育或者進行職業選擇的一個關鍵時期,此階段是人一生所有階段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決定著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正處于此階段的中職生一方面要不斷完善自我意識、不斷發展自我觀念,另一方面又要不斷的進行人生選擇,考慮自己將來的人生發展方向。
(一)在升學與就業之間搖擺不定
近年來,隨著各級各類招聘單位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格,很大一部分中職生對自己的“低”學歷產生焦慮情緒,尤其是對中考發揮失常的那部分學生來說,本來就不甘心于讀中職學校,但由于年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不得已進入了中職學習。所以,他們希望能夠繼續升學,然而,面對強大的就業壓力,他們擔心對口升學失敗,同時也錯失了找工作的好機會,或者升學成功,但本科畢業時更難找工作。所以,他們在升學與就業之間搖擺不定,在選擇上存在心理矛盾。
(二)對自我職業期望極端化明顯
我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已經成了就業市場的代名詞,然而,技術、技能型人才嚴重短缺,高級技工嚴重稀缺,這同樣是我國就業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由于對就業市場缺乏全面的認識,對就業信息缺少深入的了解,大部分中職生在面對職業選擇時存在自卑心理,他們往往認為:連本科生、研究生找工作都成了問題,中職生的就業也就幾乎無望了。所以,這種自卑的狀態,一方面會使他們失去對本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他們在求職時屢屢碰壁。還有部分中職生,對職業期望值過高,盲目樂觀,強調薪金待遇、工作地區,怕吃苦等。
(三)人際交往能力較差,職業認同感較低
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群體,叛逆、個性,他們大多標新立異,我行我素,缺乏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中職生在實習時往往與同事的相處不是很融洽,特別是在與帶班師傅的相處中,常常會產生矛盾,面對職場中的矛盾而且常常感到束手無策[1]。另外,有很多中職生認為作為一名技術工人不但工資待遇低,而且社會地位也不高,進而對自己的工作缺乏熱情和自豪感,職業認同感較低。
(一)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
為了解決學生對就業信息“知之甚少”的現狀,學校及老師可以逐年收集逐級逐類的招聘信息,考慮到學生對就業地點的選擇問題,收集信息時可以以本地區的招聘信息為主,并且及時把這些信息提供給學生和家長。老師可以利用職業指導課的時間,為學生分析收集到的招聘信息,包括薪金待遇、工作性質、學歷要求等,幫助學生培養合理的職業期望,同時也可以利用職業指導的時間,讓學生真正、全面地了解目前的就業市場現狀,對自己的就業前景形成正確合理的認識,同時提升對自己本專業和未來職業的認同感。
(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職業心理咨詢[2]
學校應該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職業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職業指導課程,一方面幫助學生客觀準確地認識自己,為自己形成科學的職業定位。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心理咨詢,改善學生不自信的心理狀況,完善自我認識,提高自信心,使他們在求職時能更好的表現自己,同時也為每個學生必將經歷的求職失敗做好心理準備。另一方面,在職業指導課程實施當中,要特別注意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提升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為將來的職場生涯打下堅實的人際交往基礎。
(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鼓勵學生自主創業
首先,要讓學生立足現實,形成正確的自我定位。工作輕松且薪資待遇好的工作是不存在的,理想化的工作只存在于觀念當中,在現實中是很難找到的,初入職場的新人必須做好吃苦的準備,要從基層做起,從低層做起。其次,要讓學生學會正確處理工作與金錢、社會地位、名譽的關系,要努力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和諧統一,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的同時,也要處理好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最后,也可鼓勵部分具備創業潛質的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以創業代替就業。
[1]朱新婷.中職學生職業心理現狀調查與分析[J].就業,2013(1):71-72.
[2]曾慧玲.對職校生的職業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138-140.
G
A
1006-0049-(2017)11-0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