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山東省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日照 276826
?
淺析高職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幾點建議
張麗霞*
山東省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日照 276826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高職學生在大學生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2016年高等職業院校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分別達338萬人和1006萬人,高等職業學校招生數已占高等教育總數的46.8%。教育部計劃通過2015-2018年三年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1420萬人,高職生的擴招,隨之而來的是高職畢業生空前的就業壓力,如何引導畢業生構建合理的職業價值觀,從而順利就業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高職生;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是指人生目標和人生態度在職業選擇方面的具體表現,也就是一個人對職業的認識和態度以及他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向往。對高職生來說,職業價值觀就是哪個職業好,哪個崗位適合自己,從事某一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發現高職生職業價值觀呈現波動性和穩定性相統一的特點,也就是從理想化到現實的一個過程;同時研究還發現,大二是高職生價值觀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因此各高職院校可根據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職業價值觀教育和職業指導。
首先,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要制定和學生就業相關的保障制度,形成公平、公正的就業環境,減少就業過程中的學校、性別歧視,保障每個畢業生的權益不受侵犯;其次,制定和完善激勵機制和利益分配、調節政策。使大學生擇業前有政策的引導,擇業后有政策和制度的保證。三是政府要出臺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的相關鼓勵政策和激勵措施,對有條件自主創業的畢業生給予一定的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通過政府的這一系列措施,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保障機制,從而使他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處理好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一)職業價值觀教育要和學生的專業課程相結合,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相關的職業道德、職業要求等方面的教育。鼓勵學生通過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等途徑了解社會,了解所從事行業的具體要求和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從而在就業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
(二)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對學生進行全程職業價值觀指導,幫助學生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特點的職業價值取向。在對大一新生進行入學教育時,加入職業教育的相關內容,要將所學專業的特點,要求和未來的就業方向進行講解;大一學年,高職院校要根據國家要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明確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會干什么,從而逐步構建正確的價值取向。大二學年可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開設職業核心能力訓練和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等相關課程,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工作中要具備的基本素質,為將來的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大三學年可開設對學生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理清在簡歷制作、面試禮儀等方面的相關要求。
(三)通過專題講座、專家報告會、就業信息服務、日常咨詢(心理咨詢)等方式,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教育。高職院校可邀請和學生專業相關的專家、優秀畢業生等成功人士,為學生做專題報告,對學生面臨的就業現狀、職業生規劃制定的要求、理想目標的長遠意義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從而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就業之路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研究發現,母親的教育程度對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顯著影響。同時父親的教育程度和母親的教育程度對高職生自我發展的職業價值觀有顯著的交互作用,這說明家庭教育在學生構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家長要以身作則,首先自己要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這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幫助他們樹立適合自己的價值取向。其次,家長在幫助孩子選擇專業和指導就業的過程中要合理預期,準確定位,不要好高騖遠,要從社會和職業的要求出發,對高職生進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教育;再次,家長要建立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職業興趣,尊重他們的選擇,不要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強加給他們,讓孩子選擇一份真正喜歡并適合自己職業。
2014年中國農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一項針對1000多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大二這一年屬于“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發展自此進入轉折時期”。從相關研究和作者的工作經驗來看,大二同時也是高職生職業價值觀波動較大的一個階段,是他們職業價值觀逐步修正、確立、完善的一個關鍵時期,因此高職院校要抓住這一大二這一關鍵階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引導學生構建合理的職業價值觀。首先,高職院校要根據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和高職學生特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為其形成合理的職業價值觀奠定基礎。二是在二年級要開設和學生就業相關的一系列指導課程,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以后工作中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三是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和輔導員要給學生提供咨詢和服務,幫助學生渡過大二這個波動較大的時期,引導他們構建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的形成和完善是一個長期和復雜的過程,我們要根據學生在人生每個階段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引導,這就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等方面配合,才能幫助和引導他們構建合理的職業價值觀。
[1]柳巖紅,主編.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曹光海.高職生職業價值觀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7.
張麗霞(1983-),女,山東德州人,研究生,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學。 袁鳳英
G
A
1006-0049-(2017)11-01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