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 瓊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4
?
淺談節目主持人語言特點
瑚 瓊*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4
節目主持人;語言;特征
節目主持人作為一些電視欄目的駕馭者和讓觀眾接收有效信息的一個媒介,其語言表達特色與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息息相關,節目主持人的能力直接影響著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因此,在節目主持人具備基本職業素質的條件下,還應該把內在的文化底蘊轉化為語言,通過有智慧型的語言來向觀眾更好的傳遞信息,提高節目質量。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發音應準確、規范。這里的規范性是指主持人應該運用觀眾都能理解的語言來主持節目,在我國普通話就是主持人的規范語言,雖然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視節目,除了少數外語節目、少數民族節目以及極少的地方語言外,絕大部分都使用的普通話。作為節目主持人,普通話發音準確是其必備基本素質,因為“受眾是從你的語言中接受信息的,信息的傳遞是否有誤,與節目主持人能否讀準確一個詞的音節關系密切”。
(二)語言應遵循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則。主持語言強調的是自然的口語,但又必須注意超越生活口語??谡Z較之書面語顯得散亂,缺乏邏輯性,在語法上會有成分殘缺、結構斷裂的不規范現象。主持人應將平實、隨意、精巧的生活口語與規范的語法要求有機地結合,使其既具有生活口語的靈活性,又具有書面語的邏輯性,唯此,才能進行有效的傳播。
(三)習慣用語的規范性。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語言習慣,舉個例子就在我第一次擔當演播室主持時在描述美景的時候“特別”、“那么”這兩個詞在幾分鐘的節目時間里反復說到,這樣的節目即使內容再精彩,主持人的音色再優美,也不能不令人倒胃口。節目主持人必須使用規范的、受眾普遍能夠接受的習慣用語。好的語言習慣不但不會削弱傳播效果,相反還能起到突出個性為節目增色的作用。
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個性化,是主持人將節目內容傳遞給觀眾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來說,經過自己加工錘煉的語言表達往往會體現出不同的主持風格,同時也有效避免了同行業之間的語言表達方式千篇一律,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組織方式和語言表達手段風格各異,所營造出的語言氛圍才能體現出該主持人語言特色。節目主持人獨具特色的語言表達讓聽眾便捷地接受節目信息的同時,又讓觀眾直接地體會到該節目主持人的個人修養及富于個性化的主持風格。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個性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富有邏輯性,主要是指以說理見長,節目主持人通過自己的邏輯思維所創造出來的語言,便具有一定的邏輯性,節目主持人憑借自己的理論知識,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地向觀眾分析事物的本質、事物產生的緣由以及事物的發展態勢等等。在節目中所運用的語言經常表現出該節目主持人思維的縝密性和思想的睿智性。
(二)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富有文化性,是指以淳樸厚重、雍容大氣見長,這種語言表達方式往往蘊涵著濃郁的書香氣息并且語氣溫和、沉著、委婉、悠長,使該節目主持人體現出一定的知識素養及城府,同時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的韻律性和節奏感,讓觀眾體現出語言的音樂韻味,由此也更能體現主持人的語言智慧與學識才華。
(三)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富有恬美性,是指以貼近自然生活的語言見長,這種語言在表述的過程中往往表現出自然溫馨,恬淡閑適,嫻雅可親的特點,這種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色讓觀眾更能體會到該節目與日常生活的息息相關,雖然沒有將主持人的智慧與才氣外露,但是在平和自由的語言氛圍中更能體會到平等對話的愉悅性,從而讓人感受到該節目主持人的親切與平實。
(四)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富有幽默性,是指在風趣、詼諧的語言見長,這種語言在節目主持人的表述過程中,往往反映出該主持人的才智和機敏,這種節目主持人擅長用巧妙機智、詼諧幽默的的語言,將復雜艱澀的問題轉化為風趣自然的對話,從而把觀眾從沉重壓抑的境地巧妙的引領到一個和諧輕松的氛圍中來。節目主持人語言的智慧性,是指節目主持人在其自身的文化知識積累及其所具備的文化底蘊上,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通過語言表達所體現出來的節目主持人的隨機應變能力、即興發揮以及控制現場的能力。這里便有效的運用了有聲語言和副語言的重要性:
1.節目主持人的有聲語言的重要性
隨著國家廣播電視節目的不斷成長與完善,電視節目種類越來越多。在各種類型的節目中,節目主持人往往是節目的靈魂。這就要求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過程中針對現場的突發狀況具備一定的隨機應變和現場控制能力,尤其現在的談話類節目,意外狀況更是頻繁出現,這就對節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節目主持人這種語言智慧能力僅僅依靠自身原有的知識積累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豐富的現場經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語言智慧,通過這種語言智慧來對現場進行控制,以達到該節目的預期效果。
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是電視節目內容的無形載體,它在折射該節目主持人的文化底蘊的同時,也影響著該節目的質量和收視率,由此可見,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更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性與智慧性。
2.節目主持人副語言的輔助性
電視節目是一門視聽兼備的傳播藝術,有聲語言相當重要,但有著輔助作用的體態語言同樣不能忽視。節目主持人在向觀眾傳遞節目的有效信息及表達思想感情時,不僅要通過其富有特色的口頭語言表達還要有副語言的配合,尤其是對于一名節目主持人來說,副語言尤為重要。
一個在屏幕前真正強大的節目主持人,往往是能夠用他們的體態語言來表達其情感的人。觀眾在收看節目的過程中,經常會注意到該節目主持人的目光語、表情語、姿勢語等,從而發現該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色。除此之外節目主持人的體態語言與主持人本人應該做到自然結合,而不是單純的機械模仿,否則難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1]李云鵬.不同類型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的特點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02).
[2]劉天明.淺談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點[J].新聞傳播,2009(10).
瑚瓊(1989-),女,陜西商洛人,本科,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實驗研究員,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G
A
1006-0049-(2017)11-0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