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保衛 周 毅 白加棟
淺談新時期延安精神引領高校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路徑*
姚保衛1**周 毅2**白加棟3**
1.黃岡師范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2.山西省壽陽縣團縣委,山西 壽陽 045400;3.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 716000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在當今信息爆炸的大數據時代,“95”后大學生群體容易出現社會責任感缺乏、價值觀扭曲、理想信念缺失、艱苦奮斗精神弱化等趨勢,特別容易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追求個性、顛覆傳統等行為,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已經迫在眉睫。本文通過概括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現狀,認為弘揚延安精神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最后探索出用延安精神引領高校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有效路徑。
踐行延安精神;思想政治;高校;大學生
延安革命時期是中國革命面臨嚴峻形勢和險惡環境挑戰的特殊時期,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形成了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內容的具有鮮明特征、鼓舞共產黨人不斷進取的延安精神。
延安革命時期是中國革命面臨嚴峻形勢和險惡環境挑戰的特殊時期,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形成了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內容的具有鮮明特征、鼓舞共產黨人不斷進取的延安精神。
(一)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之日起,就把追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人類的解放和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正因為中國共產黨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為實現共產主義事業不懈努力奮斗,中國的革命在延安才能掀起一陣熱潮,贏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
(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成功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在理論上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的飛躍。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同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中國國情的認識,找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確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改造中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努力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踐證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
(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并認真貫徹實踐。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奮斗歷史。在延安時期自然環境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依然不忘人民,同人民同甘共苦,戰勝了各種困難和風險。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才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四)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是一種勤儉節約、積極進取、埋頭苦干的偉大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延安時期,面對國民黨圍堵封鎖的嚴峻形式下,毛澤東同志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部隊戰時作戰,閑時種地。通過開展大生產運動解決重重困難,通過開展整風運動達到思想統一,最終依靠自身力量取得革命的勝利。
上述的四個方而,構成了延安精神的重要本質內容。延安精神引領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中國革命力量由弱到強、中國革命事業由挫折走向勝利。延安精神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之寶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不竭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對加強青年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一)堅定的政治方向是大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前提
堅定的政治方向是對黨員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青年大學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前提。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激勵青年大學生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關鍵時期,面對當前高校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感等缺失的問題,要通過弘揚延安精神培養青年大學生樹立高尚的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家國情懷,引導大學生其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住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青年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基礎
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不可替代的中堅力量,肩負著繼往開來,勇于創新,實現中國富強的光榮使命和重要責任。面對國內國外復雜形勢的嚴峻挑戰,當代大學生更應在面對社會、學業、生活等現實壓力時始終堅持大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路線,結合本身的基本實際情況,用辯證、發展的眼光,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與時俱進的創新創業精神。
(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青年大學生敬業奉獻的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當代青年大學生提升本領,對事業、工作、學習、生活敬業奉獻、誠實守信的要求。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引導大學生追求真正的人生價值,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四)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青年大學生勤儉節約、立身做人的品質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青年大學生勤儉節約、立身做人精神品質。“95后”大學生以后將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生活在相對安逸的環境中。新時期有必要對青年大學生進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用延安精神武裝自身。青年大學生既要刻苦學習文化知識,也要努力進行社會實踐鍛煉,特別是到祖國艱苦、條件復雜的西部基層去歷練,實現人生價值。
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肩負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責任,把延安精神內容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引領大學生學習延安精神,弘揚延安精神是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和成才的必然要求。
青年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黨和國家事業要發展,青年首先要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強調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革命精神、先進的典型人物等貫穿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思想。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延安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傳家之寶和全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必須通過學習和踐行延安精神,積極探索正確的方法,加快延安精神在高校青年大學生中綻放光芒,引領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勁、持久的青春動力。
(一)搭建新媒體平臺,開拓延安精神教育新領地
“95后”青年大學生是接觸和使用新媒體最快、最多的群體,微信、微博、QQ、搜索引擎等以其獨特的功能和魅力強烈地吸引著大學生群體,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和學習交流的主要渠道,極大地改變了大學生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高校網站、微信、微博等平臺是文化宣傳的重要途徑,更是對大學生思想引領的重要平臺。高校要以校園網、微信、微博等平臺為依托,開辟學生學習交流延安精神平臺,激發大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平臺學習延安精神,通過學習延安精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把網站、論壇、微博等平臺打造為延安精神教育和傳播的第二課堂。
(二)豐富校園文化,形成良好氛圍
高校有著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校園文化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充分發揮高校黨委、團委的領導作用,把學習、弘揚延安精神的內容融入大學生社團組織;鼓勵高校大學生在深入學習延安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延安精神和學校實際,創作并自編自演形式多樣的文化節目,同時通過優秀節目的評選表彰和集中匯演,擴大宣傳力度和影響;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櫥窗、社團活動、學術講座等途徑把延安精神進行報道,形成學習延安精神的良好氛圍。
(三)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融入延安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國高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主要有:《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高校要結合實際,把延安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講授過程中。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的政治路線問題、軍事問題、黨建問題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著作都是在延安時期完成的,延安時期是毛澤東思想從形成、發展到成熟的重要時期,延安精神則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形成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也是在延安時期實現的。因此學習《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近代史綱要》等,都應了解和學習延安精神,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理論課程結合延安精神、歷史事件、英雄事跡來講授,既可以提高理論課的生動性,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一門課程中,更應該在第一至第五章節的學習過程中融入延安精神的學習,用延安精神來引導大學生樹立崇高的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家國情懷,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開展實踐鍛煉,踐行延安精神
延安時期,面對交通閉塞,經濟落后,國民黨的圍堵封鎖,廣大軍民積極參加大生產運動,部隊戰時作戰,閑時種地,在革命熔爐中錘煉了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鍛造了高尚的品質。今天,進一步學習和踐行延安紅色革命精神,應結合當前高校和青年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鍛煉活動,特別是加強到條件艱苦困難、環境惡劣、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進行實踐鍛煉,促使廣大青年大學生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在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中堅定理想信念和踐行延安精神。要充分利用假期,組織大學生赴延安參觀、學習、調查、實踐鍛煉,開展志愿服務、三下鄉等公益活動。要充分利用選樹典型、視頻播放、采訪紀實、攝影展覽等多種方式,豐富學習和弘揚延安精神的內容。通過參觀延安紅色革命根據地,讓學生親身體驗當年紅軍和革命者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愛黨情懷。
(五)建立長效學習機制,增強學習實效性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教育,一到延安,就創辦中共中央黨校,開展學習運動,堅持理論同實踐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要加強引導廣大高校青年大學生進一步學習和踐行延安精神,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要加強學習組織領導,完善各項保障;要加強營造高校青年大學生人人向學的濃厚氛圍,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要強化制度建設,形成學習的長效機制;精心設計學習載體,增強學習的實效性。
[1]高遠飛.以延安精神引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有效途徑[J].新西部:理論版,2016(7):120-121.
[2]李川川.論對大學生加強延安精神教育的必要性與有效途徑[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83-86.
[3]嚴華.論延安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134-135.
[4]張軍.延安精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82-85.
[5]王英,等.延安精神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5):245-249.
*全國學校共青團課題《延安精神育人視域下的高校基層團學組織自主管理模式研究》(2017LX218)。
**作者簡介:姚保衛(1988-),安徽阜陽人,碩士,黃岡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周毅(1986-),山西壽陽人,本科,共青團山西壽陽縣委,副書記,研究方向:管理學;白加棟(1986-),陜西人,延安大學石油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22-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