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士蔚 何珊珊
動漫文化影響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盛士蔚*何珊珊*
信陽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當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不斷加強,隨之動漫文化也將迅速發展,而大學生作為動漫文化受眾主題,對青年大學生表現為正負兩方面影響,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動漫文化在意識形態對我國青年大學生的滲透比較突出,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我們應該不可小覷。目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時代性和緊迫性。在動漫文化語境下,如何實現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與時俱進,依然是學界和業界共同思考的重大課題。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便是試圖從學理的層面分析這些問題,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實施對策。
動漫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動漫文化界定
動漫文化目前比較為眾人所接受的,柳辛認為,動漫文化是“視覺消費時代以動漫形象為基礎、以現代傳媒為支撐的大眾文化。它以動畫、漫畫、游戲為核心,其外延涉及所有帶有動漫形象的事物及文化現象。”
(二)動漫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1.動漫文化的特征
動漫文化的特征主要具有地域性、虛擬性、娛樂性和商品性四大特征。
2.動漫文化的功能
動漫文化的功能包括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娛樂功能和經濟功能。
(一)動漫盛行的原因
1.動漫文化深受青少年喜愛
現實生活當中大部分的父母過度關懷自己孩子,導致大學生缺乏獨立自主能力。在現實中無法體會自己價值,只有在動漫的世界里找到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認同感。動漫文化作品符合大學生審美標準。
2.“讀圖”代替了“讀字”
由于快節奏的學習和生活,大學生沒有耐心去讀大量文字信息,用讀圖的方式代替讀字,隨之電子信息逐漸飛速發展,加之現代傳播科技飛速發展,動漫文化作為娛樂性一種方式,不僅可以減輕壓力,而且很受大學上的青睞,有的利用網絡傳播增加經濟一些收益,例如網絡中動漫形象”“張小盒”“兔斯基”。
3.電腦科技應用于動漫創作
軟件迅猛發展加速了動漫漫畫創作效率,同時電腦技術在卡通制作中的應用,提高動畫生產效率。電腦科技整體上推動動漫產業發展,動漫作品質量和速率的提升吸引了更多的動漫愛好者。
(一)意識形態的倒錯
我們的意識形態反映群體利益及價值取向,在動漫作品中這種意識形態滲透對資本主義制度和文化侵蝕,宣揚了本國民族的文化,也抵毀了其他國家的文化,嚴重的情節就是篡改了歷史,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真的是不可小覷。
(二)價值觀念的扭曲
我國在民族文化差異上,大學生正處在發育階段的價值取向不穩定,對動漫中的過度張揚個性,玩世不恭處事的態度與教育的發展方向是相悖的,一些動漫中宣揚的個人英雄主義、過度的張揚個性,玩世不恭的處世態度,這與我國集體主義教育是相悖的。
(三)崇洋國外心理嚴重
有些大學生對動漫產生過度的沉迷狀態,不僅漠視本國的文化,還崇洋媚外。目前,國外敵對勢力過度的扭曲和夸大負能量宣傳事件,來蠱惑煽動大學生不滿的情緒,這種現象需要大家更加提防。調查數據顯示,95.6%的人最愛日本動漫,接觸媒介最多的是網絡和手機(45.6%),其次為電視(44.3%)。[4]第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則顯示,2009年我國18周歲以上成年國民數字出版物閱讀率為24.6%。
(一)加強動漫的文化管理體制
目前,我國目前文化市場管理體制方面,存在欠缺,管理分散,辦事效率不高。由于法律不健全,執法方式落后,如“突擊”式管理對文化市場中的違法活動起抑制作用,只能治標不治本。需加強文化市場管理,保障合法經營者合法權益。規范交易市場,建立國產動畫片的發行許可制度,杜絕劣質卡通片流入市場。健全法律法規,加強對境外引進卡通片監管,實行嚴格的審查制度。
(二)加強動漫文化法律環境
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不斷推動中國特色動漫文化的發展。把握動漫產業發展趨勢和青少年對動漫產品的需求,創新品牌增強企業競爭力。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要支持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等社會團體配合政府部門制定青少年動漫標準和動漫分級制度,適時組織中國青少年動漫產品創新博覽會,為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創造良好的動漫文化環境。
(三)加強創新觀念,借鑒西方精華
在繼承、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并借鑒國外先進文化,再創新品。承擔和強化動漫育人社會責任,努力創作適合國民閱讀需要的動漫作品,既要以生動化不斷提高動漫質量,適當中加入民族文化元素,豐富文化內涵,更加貼近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之中,這樣更具有人性化,以優秀的文化內容吸引人,用和諧文化引領動漫產業,努力培養成為促進社會和諧重要力量。
(四)加強自律意識
在管理當中,遵守自律和他律手段,在動漫文化成人消費群體當下,倡導個體消費自律必要性。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重他律輕自律的傾向現象存在,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動漫分級、審查和監管機制,就是自律重要之前提。長期在消費的細節中引導培養個體的意志自律,能充分發揮過濾作用。要依法規范網吧的管理,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1]柳辛.動漫文化語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2]邱光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張京成.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07)[M].中國經濟出版社.
[4]熊曉明.杭州動漫受眾研究.中國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2010.
盛士蔚(1988-),男,河南濮陽人,信陽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思政);何珊珊(1988-),女,河南信陽人,信陽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22-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