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美玉
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前景
曹美玉*
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 221116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不僅在生活上帶來了很多的便利,還給教育領域也帶來很大的影響,這種信息化環境下給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不能只是在教學知識以及內容上有所發展,還要在信息技術上有所掌握。并且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只是依靠個人或者是學校教師之間的相互溝通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通過吸收一些優秀的教育資源,從而才能建立一個相對而言比較穩定合理的信息化教師專業發展環境。
信息化環境;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前景
為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教育水平也要隨之有所改進提升,而近年來互聯網等科技的快速發展,這種新型應用模式已經打破了傳統并提出了新的挑戰,其中,在教育鄰域中,信息化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會更高,要學習的也會更多。教師專業發展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充實自身,使自身的專業水平有所提升,其中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順應時代,尋求新的教學模式賦予這個行業新的含義,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要將教育理念進行轉變,從而將信息化技術真正的融入于教育事業中。
社會上的各種職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有著一個專業化的進程,因此,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對教師這個職業的進程進行分析,這種專業發展的理念的提出對我國的教育職業的發展以及一些相關的學術研究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受到這種積極影響的同時,對我國在實踐教學中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自信息技術運用于教育領域中,對教育領域的進步有著很大的幫助,其中對其幫助最大的國家就是美國,是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美國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這種模式,并且對于美國的教育影響至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通過在實踐中的研究發現,在目前有很多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發展項目都是屬于短期的,以及希望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可達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這些項目的具體實施對于教師的教學實踐并沒有特別大的幫助,不能對其產生特別明顯的效果,會給相關的教育者帶來一定的挫敗感[1]。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信息化環境下會給教師專業發展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并且在這種環境下,會給教師帶來一定的便利,使教師認識到在自我發展中對職業的需求以及對自身的認識,在有了比較直白的認識后,教師在專業的發展過程中,為實現自身教師會通過不斷的調整以及對教學模式的轉變等,將自身的發展與職業規劃聯合起來更好的發展下去,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在實踐中會有一種職業的榮譽感。但是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這其中也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很多的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還不是特別的了解,對于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規劃還不是特別的明確,有很多年紀比較大的教師,有著非常的教學經驗,當引入信息化技術后,這些教師對于這種教師模式不能夠很好的適應,不能夠將教學內容很好的融入其中,因此,在調查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教師會選擇沉默,這說明環境的轉換還是有很多教師是不適應的,還沒有做好相關的心理準備[2]。
(一)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能力
對于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能力的提升,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改善,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教師在對自身的專業水平提升期間獲取相關知識的方法越來越多,不僅僅只是從書本上來進行獲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對全世界的相關教學資源進行學習,還包括對教師的培訓或者進修等相關的方式也是越來越多,因此,在目前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方式來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相互聯合的能力進行增強。首先,要讓教師的相關理念進行轉變,認識到信息技術已經是教學中的一個元素,是一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對于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以及環境的構建等有著一定的幫助;其次,在將信息技術以及教學內容進行聯合的同時要分清主次,不能夠將信息技術作為主體,真正的主體是教學內容,信息技術在其中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功效,不能夠將課程完全的代替,也不能將其置于教學內容之上,信息技術只是用于輔助教學以及營造出很好的教學環境的工具;最后,教師要對信息技術的定位有著明確的認識,認識到信息化的講解是比較系統的不能夠代替教師的有針對性的講解,很多信息化工具都是不能將傳統的黑板以及粉筆等代替,這兩種模式所呈現給學生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二)平衡信息資源配置
在對學校的信息資源進行配置的時候保持平衡,可以有效的消除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導“限制性因子”,“限制性因子”就是指缺乏生態因素,或者是在臨界線之下的,或者是跨過了忍受限度的因子,會使生態整個系統的新陳代謝受到一定的影響,同理,在教育生態系統中,有很多的生態因子都有可能會轉變成“限制性因子”[3]。信息化環境下有很多的因子來阻擋教師專業發展,因此,只有找出各種因子并進行分析,特別是一些限制因子的存在,一定要選取合適的方法來對其進行處理,才能使教師的專業得到很好的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導限制性因子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在環境上,教師專業發展的信息化環境還是比較落后的;相關的信息資源在分配的時候沒有平衡化,從而導致出現區域性配置不平衡的現象;還有就是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還是有所不足。對于上述的幾種現象的分析了解到,要改善這類現象首先就要建立起比較健全的校園網絡系統,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上一定要均衡,減少城鄉差距,并通過信息化技術的相關培訓讓教師對于這種工具的運用更加的得心應手,從而使每位教師都能夠突破自身專業發展的困境,教師除了通過培訓還可以尋找不同的方法來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
教師在教育領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必須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才能自身更好的發展,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1]趙建華,姚鵬閣.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前景[J].中國電化教育,2016(4):95-105.
[2]楊珊珊.基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3]杜曼麗.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前景展望——基于中美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對比[J].中國成人教育,2017(9):134-137.
曹美玉,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講師。
G434;G
A
1006-0049-(2017)22-01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