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晶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海南 海口 570216)
器樂演奏者藝術修養的重要性研究
余 晶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海南 海口 570216)
器樂演奏是一種以樂器為物質基礎來表現一種音樂的情緒以及意境,并且能夠反映出演奏者本身的藝術修養。古往今來,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所有享譽世界的演奏大師自幼便受到家庭或者周圍環境的文化和藝術的熏陶,并且會接受嚴格的有關藝術的教育,所以都具有著深厚的藝術修養。而器樂演奏作為一種向大眾展現一種具有高雅性質的音樂文化,對其演奏者的藝術修養要求,從來嚴格。
器樂演奏;藝術修養;音樂文化
器樂演奏的本質是向大眾展現音樂意境以及個人文化修養的一種外在表演藝術文化。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作品才會流傳千古,也只有真正用樂器演奏出音樂文化靈魂的才稱之為大師。而每個演奏者都會接受有關藝術文化的深刻教導,藝術,不靠投機取巧,也不靠賣弄技藝來現于世間,樂器的演奏具有一種靠表演來展現其藝術的精華,也有一種境界,是需要演奏者以自己內在的藝術修養來傳達的。
器樂演奏者以其在樂器技巧上面的出眾會演奏出具有一定意境和感情的作品,然而作為一類綜合表演的器樂藝術,要求的不僅僅只有高超的演奏技巧,還需要有內在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演奏者需要認識到每一段樂曲的深刻意義,例如在哪個歷史階段,那個歷史階段中又有什么樣的歷史事件,背景是什么,創作緣由又是為了什么等等,只有意識到每段音樂的創作背景,才能夠清晰地明白這段樂曲內在的靈魂是什么,而為了演奏出這段樂曲的真正的靈魂,演奏者更需要深刻的感受這段樂曲的意義,與樂曲同化,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將其演奏出來,將自己與樂曲完美地呈現給這個世界。
演奏者需要文化底蘊就相當于樂曲需要靈魂,任何一段失去了靈魂的樂曲都將會成為演奏者賣弄技巧的枯燥無味的演奏。所以如果演奏者沒有文化底蘊是演奏不出來具有靈魂的樂章,因為自身對樂曲的文盲屬性使自己無法領略到作品的深刻的內涵,然后便不能賦予其感情來表達作品,無論多么出眾的樂曲,沒有靈魂來支撐,便不會流傳下來,而作為高雅的器樂,快餐文化是無法涉及到的,就如同,沒有靈魂,便不能夠生存。
但凡一個真正的演奏者,都是對器樂藝術抱有追求的人,藝術能夠使人快樂,沉浸其中更是能夠感受到樂曲中蘊含的旺盛的生命。沒有藝術修養,感受不到藝術中所蘊含的深刻意義的人是演奏不了具有深刻內涵的樂章。不懂意義,沒有感情,在演奏的過程中就如同味同嚼蠟,既不能給自己喜悅也不能夠帶給聽眾快樂。完全沒有意義的演奏是對樂曲本身的一種侮辱。
演奏者的藝術修養來源于對樂曲的認知和感悟,演奏者可以通過書本來了解樂曲本省創作的意義和各種背景因素,然而就如同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的眼中便被其自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演奏者從中得到了的感悟是不一樣的,樂曲是死的,然而人是活的,思想總是在變化,千篇一律的感情是會黯然失色的。所以,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將自己對樂曲深刻的領悟同時與樂曲本身一起表達出來,這才能稱之為演奏,如果演奏枯燥無味,沒有內涵,就不會有人想去聽第二遍。器樂作為需要鉆研的一種藝術,沒有一定藝術修養的人就不能感受到樂曲魅力,也不能真正的沉迷于樂曲中賦予其深刻的情感。
器樂這種綜合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多方位和大范圍的展現,在器樂演奏會中我們可以在優美的器樂演奏中欣賞到樂曲的魅力,沉迷于樂曲優美的旋律,折服于演奏者高超的技巧和表現形式,在聆聽樂曲的同時,演奏者內心的豐富決定了演奏的情感,而人生的境界以及智慧更會借此傳達出來,許多演奏大師對樂章無比熱愛,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在彈奏不同的樂章時展現出來的也是截然不同的風味,熱情樂觀和悲哀惆悵,這都是人生的底蘊,非有心者不能得之。
許多樂章在創作過程中都會吸收很多外來因素,古今中外均有涉及,無論是繪畫的靈感還是雕塑的藝術感,還有文學作品的意義感,設計的創新和許許多多不同種類藝術的相輔相成和迥然不同。身為一個演奏者,器樂演奏的技術是第一要素,而藝術修養則是演奏者日后成長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這些藝術修養都是慢慢積累的,演奏者通過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和經歷,去感悟,去領悟,去升華。去將自己的藝術修養一點點的積累起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感受的越多內心就越豐富,就能感受不同的樂章意義。
演奏者在觀賞大自然美景中所得到的體驗會使演奏者對大自然的魅力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觀看其他器樂大師的演奏會中尋找自己的不足,去領略真正大師的風范,以及其演奏中的震撼人心。種種的因素都會增加演奏者的藝術修養,沒有人是一步成功的就如同藝術修養也不是憑空而來的,越是需要的積淀的東西便越是彌足珍貴。所以藝術修養在一個器樂演奏者那里便成了必須擁有的重要要素。
許多人愿意聽演奏會的根本原因在于表現出來的感覺,具有不同程度藝術修養的人對于樂章的感悟有很大不同,樂觀的演奏者從樂章中感受到了蓬勃的希望和旺盛的生命力,而內心冷靜的人會將其以一種沉重內斂的方式賦予其樂章張力,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激動。藝術修養是演奏者自己鋪下的路,技巧的精進彌補不了感情的枯竭,只有具有深厚藝術修養的人才會將樂曲中的情感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是一種全方位的享受,無論器樂演奏者還是聽眾。
器樂演奏是一種表達靈魂內在的表演形式,需要巧妙的演奏技巧作為支撐,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則是其主心骨。通過演奏向大眾表達出樂章的意義,表現出演奏者本身的藝術修養所能演奏出的樂章的意境。世界萬物都是有其內涵的,內心的修養是一種高度,一種難以企及的與眾不同的特有屬性。藝術修養才是演奏者能夠成為真正演奏者的重要因素。■
[1] 張劍婷.如何提高器樂演奏者的文化修養.北方音樂,2016.
[2] 關麗紅.從演奏者到藝術家——幾位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的藝術生涯.當代音樂,2015.
[3] 崔健.論蒙古族的傳統器樂火不思的藝術魅力.北方音樂,2016.
[4] 馮潔.普通理工科大學“音樂表演”專業的器樂重奏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音樂時空,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