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小雪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0
?
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黨小雪*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0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間的信息傳遞不局限于時間和空間。新媒體在互聯網的產生發展中應運而生,新媒體依靠互聯網并通過科技手段來認識和改造世界。而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來說,不僅給他們帶來新的教育方式,也帶來了新的教育內容,更是沖擊了現在的教育觀念。
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響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方式與舊媒體有著天壤之別。
(一)新媒體概念
具體來說,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并非絕對的概念,是在新興網絡技術和科學技術上產生的一種信息傳播的方式。[1]新媒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新媒體通常是指通過網絡數字技術或者移動通信技術,通過無線網絡或者寬帶網絡等互聯網渠道,并通過手機終端系統向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新興傳播方式的統稱。狹義的新媒體則是指新興媒體。
(二)新媒體特點
互動性。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可以聯系到任何一個用戶,實現了信息的共享。這種交互性決定了新媒體的傳播是雙向的并非單一的。
全面數字化。這是新媒體最顯著的特點,在傳播過程中,將所有字碼轉變為二進制,并可以用相同的方法生產、分配、存儲。
個性化。以互聯網為基礎,可以給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使用與否取決于用戶,給予用戶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利。
(三)發展現狀
互聯網市場打開之后,許多新興媒體不斷涌現,新媒體順其自然的產生了。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更能夠加強人們之間的互動,提供舊媒體所沒有的畫面感,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媒體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近些年因為新媒體造成的不良現象也層出不窮,新媒體發展的健康問題也不容小覷。
我國新媒體的發展現狀:一、在傳播速度和傳播數量上,新媒體空前的比舊媒體影響之大,而且新媒體的市場正在逐步完善。二、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成熟也給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同時,新媒體的問題也日趨凸顯:一、虛假信息數量多,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也影響健康文明網絡環境的建設。二、網民素質良莠不齊。三、網民數量龐大但分布不均。
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互聯網新媒體的產生,更好的服務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體的高速發展,已經使它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延伸和繼續,極大的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式[2],不僅是從概念上,更是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內部引發了一系列的變革,新媒體對思政的影響還只是剛剛開始,或許還會更深遠。
(一)帶來的機遇[3]
1.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學校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更具體化,給學生留下了生動形象的畫面感。彌補了過去那種單純依靠書本語言文字來表達的不足之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造力。此外,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學校教學還可以采取多種傳播途徑和渠道,不斷引導著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
2.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更好的發揮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媒體為載體產生的新的教育模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雙向交流。借助新媒體技術,學校在整合教育資源的同時,還可以在不經意間引入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建設,使學生在無形中接受到教育,極大的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的開展。
(二)面臨的挑戰
1.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種挑戰
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體現了這個學校的整體精神面貌和文化素養,是一個學校文化形象的體現。校園文化的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高校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的開放性決定了校園之中可以存在多元素的文化,無論好壞。積極健康的文化元素可以在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同時傳播積極向上的文化,同時還可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形式。但是,新媒體環境下,校園文化也被融入了一些消極陳腐的元素,從而也帶來了沖擊主流校園文化的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學生價值取向的培養的挑戰
新媒體帶來了多元的文化。當今全球化社會中,外來文化和思想觀念逐漸涌入我國高校校園中,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產生了阻礙。同時也阻礙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一步展開。受這些思想文化的影響,大學生們盲目接受,不利于培養健康的道德觀念。與此同時,沉迷網絡的學生,也逐漸被網絡文化的不健康因素所侵害。學生的價值行為取向和社會意識的健全無形中被破壞,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產生了阻礙。
新媒體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社會發展需要新事物的出現,而新媒體作為信息化時代的一種新載體在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變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新媒體的實效性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導向和指引的作用[4]。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先進科技知識的學習,主動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和思想變化,努力構建一個文明健康的校園環境。
[1]馮薪碩.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網絡輿情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影響及對策.
[2]王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實效性論析.
[3]王毅.新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試析.
[4]鄭炎山.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
黨小雪,女,漢族,貴州財經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
G
A
1006-0049-(2017)07-0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