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翔
江南造船集團職業技術學校,上海 201913
?
技工學校專業銜接研究
王順翔
江南造船集團職業技術學校,上海 201913
技工學校最主要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出社會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實現學校與企業的完美銜接。對此,校企合作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力舉措。分析當前校企合作的現狀發現,當前學校與企業合作銜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幾點改進的建議對策,旨在使學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更加契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實現學校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技工學校;專業銜接
技工學校是直接向社會、企業輸送專業技能型人才的一個重要渠道,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各企業對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從當前產業發展的現狀來看,技能型人才依舊較為匱乏。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也鼓勵技工學校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此形勢下,校企合作成為當前技校學生專業技能與企業需求銜接的重要發展方向。就目前而言,雖然許多的技工學校都逐漸開始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來培養高能力、高技術的人才,但從校企合作開展的效果來看,當前技工學校與企業的銜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不高
在校企合作中,一般都是技工學校積極主動的選擇、邀請企業合作,多數企業其實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沒有全面的認識,認為校企合作對自己企業的發展并沒有較大的作用,參與積極性也不高。這種“一頭熱”的情況導致最終只有極少數的企業與學校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并且合作形式以淺層次、短期為主,缺乏長期深入的合作關系。
(二)學校與企業合作的目的不一致
學校為了培養出專業技能較高的人才,在校企合作中是較為積極的一方,學校也會根據產業需求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如優化專業課程結構、開發“一體化”課程,參與“一體化”教學改革、“一體化”師資培訓,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等。而企業所追求的則是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校企合作中不太重視長遠的規劃,甚至有部分企業將需要長期投入才能獲得效益的校企合作看做企業的嚴重負擔。企業和學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其目的僅僅是追求速成和短期內能夠獲得的經濟效益。
(三)學校與企業合作層次不夠深入
據調查發現,當前大部分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都只局限于企業資金、設備的投入,企業市場信息的提供,學校畢業生輸出等方面。至于人才培養的過程及課程設置等方面,企業并沒有太過重視,在師資培訓、課程計劃制定、教學改革、技術交流、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沒有真正的參與進來。另外,學校與企業共同建設校內生產基地、開設“訂單班”等,更多的是考慮到企業的實際生產需求,而沒有對行業、產業發展情況以及人才需求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把握,這樣培養出來的技能型人才就業時仍有較大的局限性。
學校與企業都要明確校企合作的基本任務,學校要按照企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制定人才培養計劃,企業要為學校提供相應的技術、設備、實踐場地等。要想實現學校與企業的完美銜接,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改進。
(一)企業深入參與人才培養計劃
首先,從企業層面上來說,企業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更為了自身的長遠發展,需要切實的參與到人才培養計劃中。在教學活動安排方面,強化企業文化、班組管理、技術工藝、專業技能、崗位技能、管理文化、生產設備維護等多項培訓模塊。在教學內容上,實行校內課程和企業工作任務交替并行,由企業提供實習場地和設備設施,配備經驗豐富的師傅擔任指導教師,學生通過企業提供的多個真實關鍵崗位完成工作任務,實現學生到職業的有效銜接。
(二)豐富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合作實現學校與企業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了發揮校企合作的最大效果,可以靈活開展合作模式。
如采取“訂單”合作模式、工學交替模式、教學見習模式、頂崗實習模式(2+1模式)、合作建立職工培訓基地、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等,學校與企業也可以定期舉辦校企聯誼會或企業家報告會等,讓學生及時的了解企業需求的變動,盡早為就業做好準備工作。
(三)政府做好引導,提升校企合作支持力度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既是一種公益事業,同時又具有產業屬性。要想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銜接,單靠市場調節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給予有力的支持與引導。政府可通過出臺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加強對校企合作的干預和協調溝通,在校企合作中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通過相關免稅政策和各項費用減免政策,鼓勵企業深度參與技工院校教育進程,形成互動雙贏的校企合作機制。
技工學校畢業生不能很好契合企業需求的問題,校企合作模式是銜接學校與企業的橋梁。開展校企合作模式更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與職業能力的提升,能夠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真正的運用到企業的項目中,實現學校與企業發展的雙贏局面。
[1]夏青.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實現技工院校新一輪改革轉型[J].職業,2015(26):25-27.
[2]王煒.淺談"校企雙制"辦學對提升技工院校培養能力的重要性[J].職業,2016(27).
[3]高霞.高職院校產學研結合層次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13):84-85.
G
A
1006-0049-(2017)07-01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