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蔡夢瑩朱樂佳
寧波大學,浙江 寧波 315020
?
現代青年農場主的培育模式研究
王 超 蔡夢瑩*朱樂佳
寧波大學,浙江 寧波 315020
自2012年,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四年提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方案,將新時代的“誰來種地”這一問題,提到了歷史性的新高度。2014年,農業部正式啟動了新時代農民培育工程,一大批具有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青年人才投入到轟轟烈烈的農業化建設中,“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成為我國農業建設的后繼力量與新生代。
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模式;研究策略
現代青年農場主的工作是基于目前農業發展科技化,農業人才薄弱化、農業建設滯后化的背景提出來的。其總體思路是“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在現代化農業社會中,發展新型農業,培育新型經營模式、建立現代服務產業,既是客觀要求,也是必然趨勢。遵循著“政府主導、多方參與、需求導向、模式創新”的原則,國家將青年力量聚合在一起,進行技能培訓、創業指導,給予政策扶持,創業成功后又要進行跟蹤服務,無論是在產業上還是在類型上,都盡可能的培育豐富的青年人才,激活青年的創造意識和創造活力,以創業助興業,以示范帶動實干。真正實現“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的培育模式是吸引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經過精心的培育與指導,在創業孵化基地的建立基礎上,采取定向管理、跟蹤服務、政策扶持,最終是要在全國范圍內培育并帶動全體青年進行農業建設。2015年,國家提出了“121”計劃,即在全國遴選培育1萬名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2年,跟蹤服務1年。
國家規定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年齡在18-45周歲之間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骨干、返鄉創業大學生、中高職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都可以提交申請,主動參與培育。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大部分參加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的是返鄉大學生,為此,農業部專門制定了針對這部分人群的培育模式。
(一)校內實習,校外實戰,團校企攜手培養農場主
將大學生作為現代青年農場主的主要培養對象,是將整體的社會資源進行了最深入的結合,這種結合是基于社會、學校、企業三方面的發展需要的。首先可以由學校出面聘請專業的優秀導師進行授課,傳授專業的農業知識;其次,邀請優秀的農業企業家進行創業演講,使大學生的思想和社會進行有效的對接不產生嫌隙。組織學生進入到現代農業企業進行實習,深刻掌握經營理念、掌握市場的發展規律、通過生產經營水平的提高看到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從而開拓出有效市場,發展互聯網技術。
如果學校具備一定的實力,可以開設農業實驗班,將實驗班的教學和普通班進行對照,總結其中的先進經驗,并和企業達成長期合作的項目,簽訂計劃的同時,也規劃出農業發展的前景。
(二)科學種地,創新培養,呼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
現代農村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良田野草叢生,農業污染越來越嚴重,未來誰來種田、怎樣科學種田、如何發展現代農業等現實問題已然迫在眉睫。
發展現代農業,人才是關鍵。人才從哪兒來,人才從資源最集中的地方來,將青年大學生進行有效的組織,通過專家的打磨,配合創業導師的指引,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走出一條農業產業化的道路。
目前的培育模式多是資源結組,人數控制在3-5人,比較容易將制定出來的方案實施下去。在農業部的網站平臺上,這些自愿結組的團隊會進行備案,以利于從更高的層面上為他們做出跟蹤服務與指導。
大學作為國家政策踐行的主要陣地,必須和社會需求緊密對接,在對接的基礎上,呼應國家對于發展“三農”的要求,通過小班教學、田間作業、及時總結、反省進步的模式,示范帶動當地農民的種植工作,帶領農民們實現真正科學化的富裕。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
(三)管理有效,政策有力,做好每一步的扶持工作
將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對象納入新型職業農民信息庫是互聯網發展到當今農業技術中最有力的運用,也是整合農業人才的最有利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進行管理與考核,省市縣都分別有不同的工作職責。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指導市縣做好認定管理和信息提交的相關工作。市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將遴選的培育對象,按照當地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納入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隊伍統一管理,建檔立冊,按統一要求記錄并報送到相關的管理平臺,實現動態管理、實時更新。
其次,農業部、教育部、團中央代表國家對現代青年農場主項目計劃做重點支持對象的處理,相關行業項目、人才激勵政策都要有所傾斜。2015年,農業部的“風鵬行動·新型職業農民”活動將全國100名優秀的青年農場主遴選為資助對象,由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每人資助1萬元,聯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設立專屬金融產品,提供配套金融服務。并督導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教育部門、團組織在財政上予以積極協調,將青年農場主的扶持工作做成一項系統的工程。
最重要的是扶上馬走一程,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培訓機構和創業導師要為培育對象提供連續的創業指導和技術支持。工信部要為“智慧農民云平臺”中的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對象提供在線教育培訓、在線管理考核、對接農村電子商務、信息推送等跟蹤服務。
現代青年農場主要有現代的意識和現代的培養模式,只有創新、發展才能使我國農業煥然新生。
[1]郭曉華,嚴凌苓,萬翔輝.探索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訓新形式、新方法[J].江西農業,2016(12).
[2]龍建國,張金星.中衛市現代新型青年農場主培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當代農機,2015(12).
[3]王宏,劉曉軍,何瓊.現代青年農場主產業孵化路徑的探討[J].四川農業科技,2016(01).
F
A
1006-0049-(2017)07-0259-01
*通訊作者:蔡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