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鵬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河南 新鄭 451100
?
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研究
張強鵬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河南 新鄭 451100
高校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校園文化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而在實踐中發現,當前高校對于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相互結合、滲透、作用等認識還不夠,二者互動的工作機制、隊伍建設、投入保障等方面還不到位。因此,面對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實情況,如何發揮校園文化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作用,通過二者的良性互動促進高校育人功能發揮更大的合力作用,是高校教育管理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高校校園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互動;研究
(一)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內在需要
高校是培養國家未來各項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校園文化活動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培養大學生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等教育工作,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當前,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在受大環境的影響發生了新變化,出現了新情況,高校思政工作又面臨著新問題。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可以實現解決當前大學生的一些實質成長問題,可以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是大學生全面成才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義重大。大學生由于受年齡、閱歷等因素的影響,其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狀態等都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當今社會,各種思潮涌動,大學生極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響。而高校校園文化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大學生的素質培養、思想引領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學生作為未來祖國的建設者,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能,還需要有全面的人文素養、禮貌禮節、心理知識等。而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可以豐富大學生業余生活,提高大學生組織協調和交流溝通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傳遞社會正能量,疏導學生的心理疑惑,讓大學生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是大學生今后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所必須掌握的內容。因此,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動建設是共同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的重要平臺。
(一)對二者互動的認識不夠
高校對校園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在工作中都能充分發揮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的育人功能,積極拓展活動項目,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開展的紅紅火火。無論是課堂教學主渠道還是第二課堂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得到了各級黨委的高度重視。各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兩方面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都有充分的認識。但與此同時,一些高校對二者互動的認識還不到位,大部分高校都是將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政工作分開來做,各有不同的部門負責,雖然都有不同的方法和載體,各項工作也都正常開展,但缺乏對二者良性互動的深入理解,如果能夠將校園文化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讓其良性互動,這對于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二者互動的工作機制不完善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動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需要完善的工作機制來做保障。由于一些高校對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互動的認識不到位,因此,二者互動建設的機制并沒有科學、系統地建立起來。
(三)二者互動的隊伍建設還不完善
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從組織者到參與者,覆蓋面廣,涉及各層次的師生,建立二者良性互動的隊伍就是要樹立良性互動的全員共建意識,努力建立一支高效全員化的良性互動建設隊伍。在實際工作中也發現,無論是校園文化建設還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在組織機構、人員配備等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四)二者良性互動的基礎條件有待加強
當前,我國高校發展迅速,高校招生和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但基礎設施和條件還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教學需求。很多高校都存在這教學條件差、設施設備陳舊、經費緊張、師資匱乏等問題。而校園文化建設投資以及思政教育投資與其他硬件投資不同,投入大而見效慢,因此,高校在進行基礎設施投資時,在這兩個方面的投資都不盡如人意。
(一)提高師生對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認識
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要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遵循文化發展規律,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弘揚主旋律,突出高品位,這些是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方向的要求,也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從內容和要求上來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正反映的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動建設。就是要求高校在實踐工作中,將二者有機結合,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動中,實現二者共同育人的目標。這就要求高校師生要深刻認識二者良性互動的重要意義,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主動性。
(二)健全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工作機制
一方面,要建設二者良性互動的動力機制。一是利益驅動。主要通過榮譽鼓勵與資金獎勵等方式來激勵。二是政令推動。主要是通過政策、要求等讓二者良性互動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是要建立二者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運行機制主要指二者良性互動的運行原理和活動方式。要建立互動觀念。觀念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是不易改變的,因此,高校應當充分重視二者良性互動對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統籌協調二者的開展。
(三)建立二者良性互動目標
育人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二者的良性互動建設就要圍繞高校“育人”這一中心目標來展開。二者的良性互動開展的形式、內容、活動組織、互動效果等都要以“育人”為目標,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共同發揮作用。
(四)建立二者良性互動大綱
互動大綱是具體實施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過程的依據,是構建科學互動體系的前提。互動大綱的制定,要圍繞如何更好地實現二者良性互動的目標和任務來展開,應從互動的內容、互動的方法、互動的新形式和活動的設計等方面來設計。
[1]梁智圓.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
[2]劉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研究[D].遼寧大學,2012.
G
A
1006-0049-(2017)11-0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