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 彤
內蒙古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互聯網+時代高職英語翻轉課堂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聞 彤**
內蒙古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代在發展,而我國目前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仍然陳舊,不能夠很好地適應當前學生對于差異化學習和個性化提高的迫切要求。究其原因,教師的作用不容小覷。
互聯網+;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師角色
近些年來,高職院校學生普遍缺乏端正的學習態度和基本的文化素質。教師的教學觀念滯后,沒有任何先進的輔助手段。同時為了保證學生的過級率,教師不愿意將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的交際教學法引入課堂,更不愿意高標準要求學生。課堂上的主宰著永遠是教師,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師生之間沒有任何積極的互動。教師和學生把教和學的重點都放在了應對考試的內容和答題技巧上,沒有任何能夠與課堂教學相依托的活動,教師在教學中不自覺地削弱了語言運用的作用。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極大地忽視了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對于學生未來的工作也有不良的影響。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英語已經成為世界上相對通用的語言。作為高校教師應該意識到,目前的英語教學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各個行業的需求了。
(一)什么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概念最初源起于美國。這種模式分為“外化”和“內化”兩個步驟?!巴饣奔唇處熓孪葘⒄n堂講授內容通過網絡傳給學生,“內化”即檢查學生作業和為學生答疑解惑,以此幫助學生消化吸收課堂所學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很快就在美國流行起來。
這種教學模式在美國取得成功后,我國的專家學者也開始廣泛地關注起來,并對此進行了積極探索。翻轉課堂這種模式并不是將傳統的課堂準備階段與課后的復習、練習鞏固階段進行簡單地對調,而是由教師事先提供視頻教學資料,學生需要在課前反復觀看和學習。教師則在課上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協作探究,并完成相關練習和作業,幫助學生在課上完成消化吸收的內化過程。
(二)教師角色轉換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應該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英語課堂教學轉變為多元化的課堂教學,以多種多樣的方法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他們的的英語水平,同時還要確保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高職英語課程,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在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里,教師掌握著指揮棒,這種模式下學生最后的表現分化明顯。究其原因,每個學生的語言積累、學習習慣各不相同,原來傳統的課堂不能夠顧全所有學生的個體和認知差異,因此不能滿足各個層次的學習訴求。而翻轉課堂模式旨在將傳統英語課堂上“老師為主,學生為輔”的現狀改變為“教師‘引’,學生‘論’”的模式,合理利用教學過程及同輩、師生互動的教學機制。翻轉課堂采用先學后教的模式,強調教學的自主性、互動性及個性化[1]。更多體現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形成了師與生互動、生與生互動的多元交際模式。在這種課堂氛圍中,有限的教學資源和結構得到了明顯的利用及優化,極大地促進了因人施教理念的貫徹。
與傳統英語課堂相比,翻轉課堂具有極鮮明的優勢。這種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把英語課堂當成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徹底顛覆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由“教師為中心”變為“學生為中心”。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師角色,教師需要在多種角色間轉換。有學者指出翻轉課堂中教師扮演著集“教練”“知己”“技工”“學者”于一體的“導演式”角色[2];也有人提出教師在翻轉課堂中應該成為使用技術的先行者、學生學習的支持者以及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3]。
教學過程中,“教”、“學”“自主”與“互動”這幾個因子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適應。僅僅通過改變這一系統中的某一個因子都難以徹底解決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生態失衡”問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形成師生間的多元化互動,更加密切師生、生生關系。通過課堂師生互動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應用。并將課堂內容延伸到課外內化吸收,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翻轉課堂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賦予了教師更多更具挑戰的角色。其中,教師課堂教學角色是否適應學生的期待、是否合乎語言教學規律、能否得到科學的搭配和靈活的發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新教學模式的成敗[4]。教師角色即教師行為,是教師的社會地位以及對教師的期望[5]。教師的課堂行為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教師對語言本質、語言教學本質和語言特點的理解,還包括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以及師生之間的關系等等[6]。
高職英語翻轉課堂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內心期待,使其自身角色與期待最大限度地達到契合。這種模式的教學過程中,其中的機械性成分降低,指導性成分提升。多元化教師角色對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思維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為了可以在多種角色之間自由轉換,當然也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斷更新和汲取新的先進的教學理念。這有利于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對于人才培養的個性化和多樣化也具有長遠的意義。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對自身的角色給予準確界定。在充分明確教學改革宗旨的基礎上,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新角色是教學實踐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地利用網絡、技能等方法不斷地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其能夠自主學習。
[1]李曦.翻轉課堂中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轉型[J].英語廣場,2015(4):74-75.
[2]于天貞.從“主演”到“導演”:基礎教育翻轉課堂中教師角色轉換及其路徑[J].上海教育科研,2014(5):49-52.
[3]張文杰.翻轉課堂中教師角色定位[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100-102.
[4]Gardener D,Miller L.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5]張翅.近十年來國內關于教師角色的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06(5):19-21.
[6]華維芬.試論外語教師在自主學習模式中的定位[J].外語研究,2001(3):76-79.
*包頭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項目編號:2017-zc08)。
**作者簡介:聞彤,女,內蒙古科技大學外語學院,外國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G434;G
A
1006-0049-(2017)24-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