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陜西 西安 710061
淺談旅游景點日文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張 婷**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陜西 西安 710061
目前中國旅游業中旅游景點介紹的翻譯不盡如人意。作者通過具體的實例分析,對旅游日語翻譯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探討了問題存在的原因,希望能夠引起社會對于旅游資料翻譯質量的重視,擴大西安市及其周邊旅游國際知名度。
旅游景點;翻譯;問題;原因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也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世界旅游市場。從2013年全國旅游市場工作會議獲悉,2012年全國接待入境外國游客總量為6392.5896萬人次。陜西省接待入境旅游首次進入全國前10位,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07.62萬人次。日本、韓國、歐美等國的游客也日益增多。其中,日本的客源顯著增多,成為中國旅游的主要客源國之一。
伴隨著中國近年來經濟的迅猛發展,旅游業也顯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西安作為十三朝文明古都,其內在的深層文化底蘊以及不勝枚舉的自然歷史風光更是越來越多的吸引著來自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的游客。為了讓西安的文化底蘊能夠被更多的日本人所了解,在旅游景區的各個景點都有詳細的中日文介紹。為了了解其翻譯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本文對西安旅游景點的日文翻譯進行了實地考察,在發現其中存在問題的同時還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對規范旅游景點的日文翻譯發揮一點微薄之力。
我們之所以重視旅游景點日譯資料的確切性和規范性,是為了使游客能夠清晰地了解景點的基本情況,并根據其基本情況進而理解內在的深層文化內涵。然而,就筆者對目前一些旅游景點的實地考察,很多地方的解說詞存在大量不規范,甚至錯誤的翻譯。這樣的翻譯不但會讓游客對旅游景點的真實情況難以了解,對其內在的文化內涵無法體會,更會產生一些誤解,從而對西安的旅游形象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筆者通過對西安周邊的旅游景點進行實地考察,發現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翻譯問題。下面將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一)日譯資料名稱雜亂,不統一
日譯資料中對地名的翻譯比較雜亂,例如“華山”有的譯為“華山”,有的譯為“華の山”。其實,因為日語中也存在著大量的漢字,所以不論哪一種譯法都能夠理解,只是在視覺效果上有些混亂,不夠統一。
(二)拼寫和語法錯誤
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也是層出不窮,其所引起的歧義也是不容忽視的。例如,「階段に注意」中表示“臺階”的「階段」被無故寫成了「段階」。這種錯誤十分低級,雖然意思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給游客留下的印象卻很糟糕,在對外宣傳方面沒有發揮積極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
(三)語句表達不符合日文表達習慣
翻譯是兩國文化的融匯貫穿,如果譯者在翻譯的時候僅僅是將字面意思平鋪直敘,傳達給游客的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而其中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就只能被忽略了。更有甚者,完全是完成任務式的拼湊翻譯。例如“殘疾人專用”正確的翻譯是「身體障害者専用」,而有些旅游景點竟然直接翻譯成了「殘疾者専用」。這種翻譯完全是一種臆斷,一種漢語和日語的混搭,給游客留下的印象無疑是不倫不類,死搬硬套,令人啼笑皆非。
有很多原因都會造成日譯資料中的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中日文化的差異以及對其理解的偏差。
(一)文化差異引起的詞匯歧義是日漢翻譯的一塊絆腳石
中日兩國雖然一衣帶水,但是它們卻分屬于不同的文化圈,不同的文化內涵必然會體現在不同的語言形式上面。而漢語和日語中都有漢字,所以大部分詞匯從意思層面上有著共通的地方。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在翻譯日語詞匯的時候往往會望文生義,翻譯出一些看似正確,其實令人啼笑皆非的詞語。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中日兩國文化差異所造成的。
(二)中日思維方式的不同影響翻譯的準確性
中日兩國文化的差異必然會反應到兩國人民思維方式的不同,這種差異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日翻譯的準確性。例如,我們常用“金盆洗手”形容某人以什么為契機,改掉以前的陋習重新做人。然而,這個意思在日語中的表達形式卻是“足を洗う”??梢钥闯?,由于思維方式的不同,雖然表達的是同一意思,卻使用了“手”和“足”兩個完全迥異的詞匯。
正是因為存在這些看似相似表達卻完全不同的詞匯,中日翻譯中才會出現許多令人困惑和容易引起誤解的翻譯。為了降低誤解,避免中日文化沖突,就要從兩國文化的本質區別著手,大量閱讀一些有關日本政治與文化、歷史地理等方面的書籍資料,在翻譯中盡量縮小差異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存在原因的基礎之上,筆者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以下一些解決策略。
(一)避免雜亂,統一書寫規范
譯者應該認真細心的書寫譯語,注意書寫的規范;標識制作者嚴格按照譯文制作,認真校對。
(二)同一名稱,統一譯法
避免同一事物不同的譯語,造成混淆不清,公示語的語義具有特定性和唯一性。為了避免不良后果,應該統一公示語的譯法,不應因為混亂而造成誤解。因此,管理部門非常有必要對公示語進行統一的譯法,并組織校對人員認真進行核對,避免由于疏忽產生的一些笑話。
(三)翻譯語言簡潔明了,避免拖沓
由于中日文化差異,詞語表達的外延和內涵多少都會有所差異。在翻譯的時候盡量做到語言簡潔明了,重視選擇語義含義深刻的詞匯。切忌由于文化差異導致意義上的誤解和詞語表達上的拖沓。
在國際文化經濟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旅游翻譯資料已經直接影響到了西安市在國際旅游市場上的形象。我們必須規范旅游宣傳資料的翻譯標準,提高旅游宣傳資料翻譯的質量,使旅游景點的日文翻譯更加地道,更加合乎日本人的思維方式,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日本游客,推動西安以及陜西旅游業的全面發展。
[1]王培英.跨文化交流[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2]程盡能,呂和發.旅游翻譯與實踐[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方夢之.譯學辭典[M].上海外國語教育出版社,2004.
*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項目批準號:11JK0401)《西安文化遺產類旅游景點日漢翻譯文本研究》的最終成果。
**作者簡介:張婷(1982-),女,陜西銅川人,文學碩士,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H
A
1006-0049-(2017)24-00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