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楊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0
彼得一世的改革措施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閆 楊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0
彼得一世作為俄羅斯的一代沙皇,在其執政期間,創造了很多豐功偉績。他在軍事、政治、宗教、教育、工業、商業等領域實施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給俄羅斯帶來了根本的革命性的變化,同時也極大地影響了整個世界。本文將從不同角度分析彼得大帝的改革措施及其對后世產生的影響。
彼得一世;改革;影響
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期,歐洲各國紛紛出現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的萌芽開始萌生。生產關系的變化帶動了經濟的飛速發展,文化、宗教思想、軍隊制度不斷進步與完善。與此同時俄國仍處在農奴制時期,人民過著水深火熱的悲慘生活。軍事制度弊端種種,貴族軍隊行動遲緩,無法適應當時國內外的戰爭環境。舊時代俄國的文化教育水平特別低,宗教思想占絕對的統治地位。
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嚴重阻礙了俄國的發展。自彼得執政后,丟棄本國腐朽落后的陳規舊俗,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去,了解人民疾苦,同時向西方國家借鑒,進行了一場從上到下的改革,為俄羅斯注入了新鮮血液,壯大了一個歐亞大帝國。
(一)軍事政治改革
彼得的軍事變革是從改編軍隊開始的。為了提高軍隊領導的指揮領導能力,彼得派出了一大批貴族青年去歐洲強國學習軍事,并用重金聘請外國高級指揮官擔任軍隊要職。同時,在全國還大力興辦軍事學校、技工學校和訓練班,注重提拔軍事人才。
彼得已經注意到地方行政機構的缺陷,為了方便商人和工匠,他下令,在首都成立市政院,市政院很快就成了市政廳。在其他小城市建立了地方自治署。為增強地方權力,1708年,彼得規定全國分為8大省,1714年,增加到11個省,每省一名總督管理,并具有軍事權力。各省也相繼成立議會,地方貴族擔任其成員。1719年,在省基礎上,國內被劃分成50個州,每個州都具有完善的行政制度。
(二)宗教文化改革
進行宗教改革,加強至高無上的皇權。彼得這徹底的改革,完全沒顧忌教會勢力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進行著。1701年,彼得下令,收歸教會財產,納入國有財產的一部分,教堂,修道院的領導者由世俗的官員擔任。彼得不僅限制了有經濟實力的教會成長,也采取措施限制教會的權威,使它成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
為了扭轉教育的落后局面,沙皇命令由各級政府直接管理,國內普遍成立校舍,著重培養貴族子弟,并指定要積極派遣留學生到西歐各大國去學習先進的文化。同時,當局也采取多種渠道和手段,西方近代科學著作統統被翻譯成俄語,擴大人們對科學觀念和科學知識的普及程度,致力于快速實現俄國的近代化。
(三)工商業改革
大力發展現代工業,改變了俄羅斯經濟的落后狀態。改革時期,彼得重視促進手工業的發展,發展國內采礦業,并建立了和歐洲列強類似的工廠企業。鞏固和擴大礦山企業原有領域,部分經營權轉讓給私人企業,同時,對于用勞動力和貸款等優惠辦法,政府找到了可行途徑,促進了國內外企業投資的激勵機制的形成。彼得是想保護和促進新興的民族工業的發展,提高進口關稅,彼得一世支持商業及貿易發展,提高內地商人的政治地位。在經濟上又允許商人有貿易特權。他鼎力采取重商戰略,這是一種高效的行徑。彼得提出要求,政府應實行保護關稅政策,嚴格限制進口,以保持其在國內市場銷售的優勢。
彼得一世的改革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有力地促進了經濟政治發展。
俄羅斯政治改革刷新,削弱貴族勢力,加強皇權,提高行政效率,彼得的改革資產階級色彩濃厚,創建了俄羅斯的近代議政制度。俄國邁向近代化道路的改革,從旁觀者的角度是為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合適的條件。彼得這樣的改革,使俄羅斯從封閉落后的狀態改善,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俄羅斯文化發展,教育事業欣欣向榮。
總而言之,彼得改革迎合了時代的要求,為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道路。彼得一世改革是俄羅斯歷史發展進程中光輝的一頁。他以一己之力抗爭世紀之交的傳統,消除了俄羅斯的野蠻,輝煌成就帝王之業。強硬的改革,俄羅斯在泱泱大國之列有了抬頭的資本。自彼得大帝始,俄羅斯融入世界強國之林。
[1]Игнатьев Д.И.Настольн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М.:Альпина Паб лишер,
2002.
[2]Морозова Н.С.Реклама в социально-культурном сервисе и туризме.М.: Изд.центр. Академия,2003.
[3]郝俠君.中西五百年比較[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6.
[4]孫成木.俄羅斯文化一千年[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5]金亞娜.俄羅斯國情[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
D
A
1006-0049-(2017)24-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