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萌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0
當代政務微信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馬思萌*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0
當今時代,互聯網發展迅速并日益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機關為了回應互聯網+的時代要求,滿足公眾的知情權,采取微信這種新興媒體的形式來進行政務公開,了解社情民意。微信以其針對性、私密性、傳播的實時性和多媒體性等特點,越來越引起政府和公眾的重視,在政務公開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政務微信在發展中也暴露出推廣力度不足、信息內容質量不高以及互動性不足等問題。因此,筆者建議通過加大政務微信的推廣力度、改善政務微信的信息質量增強政務微信對公眾的回應性等措施完善政務微信。
政務微信;信息公開;功能定位
政務微信是指黨政機關和各級政府部門通過微信,主要是微信公眾號的平臺發布政務信息,實現政府與公眾的良性互動。政府部門申請并認證官方公眾號,通過公眾號發布政務信息,而公眾通過搜索與關注公眾號,獲取相關信息。
(一)針對性及私密性強
公眾自主搜索與關注感興趣的微信公眾號,并且每天收到該公眾號推送的信息。一方面,沒有關注該公眾號的公眾不會收到信息推送,有效避免了無用信息的轟炸。另一方面,對于關注公眾號的公眾,可以通過微信“置頂”功能置頂公眾號,避免錯失政務信息。政務微信的“一對一”服務方式,大大增加了服務以及信息公開的針對性和私密性,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果和效率。
(二)實時性傳播
政務微信以微信為載體,以智能手機為顯示終端,以移動網絡為網絡環境,因此與傳統的政務公開方式如政府網站相比,具有很強的實時性。公眾在查看政務信息時,打開微信點擊公眾號即可查閱,契合了當今快節奏生活中公眾時間碎片化的趨勢,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政府最新資訊。
(三)傳播的多媒體性
政務微信的多媒體特征顯著,在發布信息的方式上,可以發布文字、圖片、聲音及視頻信息,也可以添加網址進行鏈接,便于公眾理解,有效保證了信息發布的質量。另一方面政務微信明顯的優勢是不受發布字數限制,可以發表長文,這就確保了公眾能夠詳細了解政府信息。
(一)政務微信推廣力度不足
如上所述,政務微信在政府信息公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政府信息公開提供了更為便捷有效的途徑。政務微信在發布政務信息時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是公眾對該部門微信公眾號的訂閱和關注,否則政務信息就難以通過微信的形式傳遞到目標群體。微信的這一特點就決定了政務微信比政務微博或政府網站需要更大的宣傳和推廣力度,但是事實上,政務微信的推廣效果卻差強人意。部分部門的政務微信關注度低,公眾利用政務微信獲取政府信息的意識不足,即使公眾訂閱,也存在荒廢公眾號的現象。
(二)政務微信內容質量有待加強
政務微信之所以能夠在政府信息公開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為其具有針對性、實時性和傳播的多媒體性,但是政務微信在實際的運營中卻難以做到。首先,信息更新不及時甚至不更新。政務信息不能在第一時間通過政務微信傳遞到公眾,就不能迎合當今社會公眾時間碎片化的特點,不能體現政務微信相較于政府網站的移動終端的優越性。其次,政務信息發布過于簡單。政務微信相比于政務微博的最大優勢是不受140字的字數限制,可以盡可能詳細的向公眾傳遞政府信息。由于政務微信的傳播對象是對此政府部門政務微信主動關注的公眾,必然對該政府部門的信息有迫切的需要,但是政務微信信息發布過于簡潔,與公眾的需求產生明顯的不契合。最后,政務信息發布形式單一。政務微信的信息發布多以純文字為主,偶有配合圖片,發布形式過于單一,鮮有利用文字、圖片、聲音及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發布政務信息。
(三)政務微信與公眾互動性缺乏
政務微信信息下方具有評論功能區,公眾可以發表觀點和建議,將公眾的意愿和態度反饋給政府部門。同時,評論區的另一個功能是政府與公眾的交流平臺,公眾將疑問以留言或評論的方式反饋給政府,政府相關人員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為公眾答疑解惑,消除公眾的疑問或不滿。但是實際情況是公眾的評論或留言石沉大海,得不到政府的回應,或者政府的回應僅僅是禮貌性的予以回復,沒有實質性的有價值的信息,久而久之,政務微信就變成政府單方面發布信息的渠道。
(一)加大政務微信的推廣力度
由于政務微信發揮作用的前提是公眾對微信公眾號的關注,所以政務微信的推廣便成了政務微信能否發揮信息公開功能的前提條件。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推廣:一,通過已有的政務公開途徑推廣。例如在政務微博、政府網站、QQ空間等平臺介紹政務微信的功能優點及操作方式,甚至附上鏈接及二維碼。二,社區及政府大廳推廣。可以在社區以及政府辦公大廳門前樹立廣告牌,介紹政務微信,并安排相關工作人員負責指導公眾關注并正確使用政務微信。
(二)改善政務微信的信息質量
首先必須確保政務微信內容及時更新,確保其時效性。其次,注重審核政務信息的內容質量。措辭是否嚴謹,表達是否準確,內容是否詳細都是需要考察的部分。最后,增強信息內容的趣味性,圖片與文字搭配推送,加入視頻、音頻等發布手段,避免信息發布單調乏味,死氣沉沉。
(三)增強政務微信對公眾的回應性
提高政務微信對公眾的回應性,需要政府和公眾雙方的努力。首先,作為政務微信發布主體的政府部門,需要樹立服務意識,樹立政府與公眾地位平等的觀念。政務微信開設的目的是向公眾及時發布政務信息,實現與公眾的良性互動,而非僅僅是單向的信息發布。其次,對于公眾來說,需要提高自身修養,嚴肅看待并合理利用政務微信,自覺抵制網絡暴力。
[1]薛張偉.我國政務微信公共服務研究[D].安徽大學,2016.
[2]廖莎莎.我國政務微信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15.
[3]王玥,鄭磊.中國政務微信研究:特性、內容與互動[J].2014(01):66-77.
[4]朱友紅.芻議政務微信的功能與定位[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0(S3):43-44.
[5]王玥.政務微信的功能定位和傳播策略[D].吉林大學,2016.
[6]賀林平.政務微信悄然興起[N].人民日報,2013-05-09014.
馬思萌(1991-),女,漢族,河北唐山人,山西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
D
A
1006-0049-(2017)24-0106-01